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0:09:06
文档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父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2)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
推荐度:
导读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父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2)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父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2)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3)期行:相约同行(4)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5)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1]陈太丘与朋友约定________(时间)同行。因为_____________ ,元方斥“友人”无信,因为______________,元方斥“友人”无礼。在与元方的交谈中,友人的心情经历了从______到______的转变。

[2]《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都出自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__________。(书名)

[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门外戏_________ (2)日中不至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文中“友人”的朋友,听说了这件事,你对他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①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②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注释:①旦:早晨  ②百住:数以百计。住,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 好:喜欢

B.每旦之海上 之:到……去

C.从鸥鸟游 从:听从

D.汝取来,吾玩之 取:捉

[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中描写的人物叫_________,她化为精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大海十分辽阔,精卫却坚定地衔树枝和石子来填塞大海。这表现了精卫(  )

A.做事自不量力,十分愚蠢。

B.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C.做事不经过仔细思考就开始行动。

[4]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时,我们会赞扬这是精卫填海的精神?(  )

A.小豆豆在围棋比赛中输给了对手,她坚持刻苦练习,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获得冠军。

B.马小虎总是丢三落四,这个毛病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四年级。

C.林雯雯每年春节都和家人一起挂红灯笼,贴春联。

4. 阅读理解。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叶公好龙”中,“好”字的读音是_______,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叶公好龙”?用“ ”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3]叶公看到真龙以后是表现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公真的喜欢龙吗?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车胤买不起灯油读书,他想到了什么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理解。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孤:小时候死了父亲。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荻(dí):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苇叶,秋天开紫花。④闾(lǘ) 里:乡里。⑤文字:文章。

[1]“家贫无资”的“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当这个字表示“供给;提供”的意思时,可以组词为_________。

[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

A.他从小时候开始写诗歌文章时,个子就和大人一样高了。

B.他从小时候起开始写诗歌文章,下笔就和大人一样镇静了。

C.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水平已经和大人一样高了。

[3]选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苦读的故事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扩展阅读。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④。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

(注释)

①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②拓(zhè)木:柘树,桑树的一种,木质坚硬,叶可以喂蚕

③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④其鸣自詨(xiāo):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1]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并完成填空。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____________,山上长了很多____________。

树木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嘴,____________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溺:__________ 故: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衔:____________ 埋: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精卫填海》是一篇历史故事,选自《山海经·北山经》。(_____)

(2)这个故事刻画了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_____)

(3)精卫是炎帝大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_____)

(4)这个故事反映出精卫的愚昧,木头和石头根本不可能填塞东海。(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精卫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恭勤不倦(____)a.疲倦 b.倦容 c.倦意

(2)以夜继日焉(____)a.继而 b.继续 c.继承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胤在夏天的晚上是怎样读书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4]你从中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车胤。

[5]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A.萤火虫可以照明用,效果好,还特别环保。

B.无论环境多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成就一番事业。

C.只有家贫的孩子,才会努力学习。

9. 阅读理解。

孟母诫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日:“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④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缀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③喧:遗忘。④引:拿来。

[1]这个小古文蕴含的道理是( )

A.母亲要教育孩子 B.教育孩子要用暴力 C.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不能半途而废

[2]解释加点的字。

其母方织(________) 以此诫之(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天地。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①无所出。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计:办法。②俄:一会儿。③老父:对年老的男人的尊称。

[1]解释加点的字。

初竖执之:_____   遂依而截之: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中老父说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给我们什么启示?下面分析有误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别人提意见时,你要学会分析,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

②别人提出的建议,尤其是老年人,我们一定要尊重、听从。

③人不能自作聪明,倚老卖老,这样会耽误了别人的事。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11. 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选择。

(1)“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的意思是(____)。

A.品尝   B.曾经   C.尝试

(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____)。

A.只有   B.唯一   C.只是

[2]“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用“____”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

[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什么。

B.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C.做事之前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地开始行动。

[6]如果王戎和小伙伴们在道边又发现了一棵桃树,只有最高的树枝上还长着几个桃子,你认为树上的桃子甜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 (_________) 溺(_________)

堙 (_________) 故(_________)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________》,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卫用__________去填平东海,表现了精卫__________的精神。

13. 拓展阅读。

故乡的芦苇(节选)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我们被这美妙的乐音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喊着……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剪下小片片,当做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各自的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哆!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

[1]请在文中找到符合下面结构的词语。

AB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ABCC式: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乡的芦苇带给“我们”哪些欢乐?试着写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言文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父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2)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