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0:09:28
文档

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

三、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紫外吸收法[原理]H202在240nm波长下有强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使反应溶液吸光度(A240)随反应时间而降低。根据测量吸光的变化速度即可测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仪器与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250ml1个;刻度吸管0.5ml2支;2ml1支;10ml试管3支;恒温水浴锅。[试剂]0.2mol?L-1pH7.8磷酸缓冲液(内含1%聚乙烯吡咯烷酮);0.1mol?L-1H202(用0.1mol?L-1高锰酸钾标定)。[方法]1.酶液提取
推荐度:
导读三、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紫外吸收法[原理]H202在240nm波长下有强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使反应溶液吸光度(A240)随反应时间而降低。根据测量吸光的变化速度即可测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仪器与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250ml1个;刻度吸管0.5ml2支;2ml1支;10ml试管3支;恒温水浴锅。[试剂]0.2mol?L-1pH7.8磷酸缓冲液(内含1%聚乙烯吡咯烷酮);0.1mol?L-1H202(用0.1mol?L-1高锰酸钾标定)。[方法]1.酶液提取
三、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紫外吸收法

[原理] H202在240nm波长下有强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使反应溶液吸光度(A240)随反应时间而降低。根据测量吸光的变化速度即可测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仪器与用具] 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250ml1个;刻度吸管0.5ml2支;2ml1支;10ml试管3支;恒温水浴锅。

[试剂] 0.2mol?L-1pH7.8磷酸缓冲液(内含1%聚乙烯吡咯烷酮);0.1mol?L-1H202(用0.1mol?L-1高锰酸钾标定)。

[方法]

1.酶液提取 称取新鲜小麦叶片或其他植物组织0.5g,置研钵中,加入2-3ml 4℃下预冷的pH7.0磷酸缓冲液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转入25ml容量瓶中,并用缓冲液冲洗研钵数次,合并冲洗液,并定容到刻度。混合均匀,将量瓶置5℃冰箱中静置10min,取上部澄清液在4000r.min-1下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粗提液,5℃下保存备用。

2.测定 取10ml试管3支,其中2支为样品测定管,1支为空白管,按表42-2顺序加入试剂。 25℃预热后,逐管加入0.3ml0.1mol的H2O2,每加完1管立即记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杯,240nm下测定吸光度,每隔1min读数1次,共测4min,待3支管全部测定完后,按式42-3计算酶活性。

3.结果计算 以1min内A240减少0.1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u.g-1min-1)=

式中 Aso--加入煮死酶液的对照管吸光值;

As1,As2-样品管吸光值;

Vt--粗酶提取液总体积(ml);

V1--测定用粗酶液体积(ml);

FW--样品鲜重(g); 0.1-A20每下降0.1为1个酶活单位(u);

t-加过氧化氢到最后一次读数时间(min)。

注意:凡在240nm下有强吸收的物质对本实验有干扰。

【思考题】

1、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因素有哪些?

2、过氧化氢酶与哪些生化过程有关?

参考文献 【1】Mukherjee S P,Choudhuri M A.Determination of glycoalte oxidase activety H2O2 content and catalase activity.Physiol Plant.1983(58):167-170

【2】蒋明义,郭绍刚,渗透胁迫下稻苗铁催化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植物生理学报.1996.22(1):6-12

【3】林植芳,李双顺等.衰老叶片和叶绿体中H2O2的积累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植物生理学报.1998,14(1):16-22

【4】邹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5】【美】吉尔鲍特GG.缪辉南,陈石根等译.酶法分析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实验材料:小白菜

注意事项:

1、 三角瓶、容量瓶等务必要清洗干净。

2、 研磨时CaCO3不要加得太多,大半匙即可,且要洒均匀。

3、 过滤时不必全部过滤完,有20ml滤液即可。

4、 把握好实验进度,不拖延时间,以免酶液失活。

5、 滴定时速度不要过快,以免过量(最快不要超过1秒/滴)。最佳终点为

最后半滴加入后蓝色消失。

6、 每次滴定起点一致,都从零开始。

7、 左手操纵活塞,右手摇三角瓶,溶液要摇成漩涡状。

8、为了保证实验的平行性,四个三角瓶里所加的试剂应该来自同组药品,中途不要试剂瓶(使用别组药品)。

结果分析:

但本实验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比如气温高低、样品差异、试剂新旧,因此较难达到老师的水平。

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1、实验时间过长,酶液失活;2、器皿未洗干净,残存酸或碱,酶活性下降;3、样品滴定过量。

结果偏高的主要原因:1、空白样滴定过量。

小知识:

1、 加入过氧化氢之前为什么要保温平衡?

答:为了使三角瓶中的溶液温度达到过氧化氢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过氧化氢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20-25℃,受实验室条件,如果室温在这个范围内则不进行水浴,在空气中保温。

2、 为什么有个别组在加入KI溶液后有黑色沉淀出现?

答:因为KI溶液放置时间过长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出现单质I2,这样再加上被过氧化氢所氧化而得的I2,就可能在三角瓶中出现单质I2过饱和,从而析出变成沉淀。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更换KI溶液重做。

3、为什么不能用NaOH代替H2SO4终止酶活性?

答:H2SO4除了利用强酸性终止酶活外还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参与KI生成I2的氧化还原反应; NaOH虽然有强碱性可以终止酶活,但不能参这个反应,这样无法测出过氧化氢的量。

【转帖】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过氧化氢酶

--------------------------------------------------------------------------------

:pH值范围4-9,而以7.0,37℃最适。冷冻、冻干、阳光、氧气降酶活。用Beers&Sizers法(改进型)测定。见[德]B 施特尔马赫著,钱嘉渊译 酶的测定方法 p186-188。

1.试剂:

(1)1N氢氧化钠溶液:称2g,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

(2)磷酸盐缓冲液(pH7.0):取0.68g磷酸二氢钾,溶于75ml蒸馏水,用1N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至7.0,定容至100ml。

(3)底物溶液:现配。用磷酸盐缓冲液把0.6ml过氧化氢(30%的H2O2)稀释至100ml。

(4)酶液浓度应为5-20u/ml。

2.操作:

用移液管将1.0ml底物溶液和1.9ml蒸馏水滴入一只1厘米比色皿,并调水温至25℃。为检查在不加酶的情况下吸光度是否也降低,在240nm处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若吸光度的降低幅度超过0.01,则在计算主值时须减去此值。取另一比色皿,加入上述溶液,并加0.10酶溶液,在240nm处以蒸馏水为参比在连续5分钟内测定吸光度(每隔1分钟读取一次结果,直至每分钟吸光度的降低值达到稳定为止)。

3.计算:在上述条件下,每分钟酶促分解1umol过氧化氢的酶量定为1个酶活力单位。

U/mg = E240×

3 / 0.0436×Ew

式中:E240—240nm处每分钟内吸光度的降低值

Ew—每0.10ml所用酶液中含酶的重量(mg)

0.0436—240nm处1umol过氧化氢的吸光度

3—反应混合液的总体积。

5] 波钦诺克 X H 著.植物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荆家海,丁钏荣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05~207

参考文献

【1】Mukherjee S P,Choudhuri M A.Determination of glycoalte oxidase activety H2O2 content and catalase activity.Physiol Plant.1983(58):167-170

【2】蒋明义,郭绍刚,渗透胁迫下稻苗铁催化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植物生理学报.1996.22(1):6-12

【3】林植芳,李双顺等.衰老叶片和叶绿体中H2O2的积累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植物生理学报.1998,14(1):16-22

【4】邹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5】【美】吉尔鲍特GG.缪辉南,陈石根等译.酶法分析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三、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紫外吸收法

[原理]

  H2O2在240nm波长下有强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使反应溶液吸光度(A240)随反应时间而降低。根据测量吸光的变化速度即可测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仪器与用具]

  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250ml1个;刻度吸管0.5ml2支;2ml1支;10ml试管3支;恒温水浴锅。

[试剂]

  0.2mol·L-1pH7.8磷酸缓冲液(内含1%聚乙烯吡咯烷酮);

  0.1mol·L-1H2O2(用0.1mol·L-1高锰酸钾标定)。

[方法]

  1.酶液提取 称取新鲜小麦叶片或其他植物组织0.5g,置研钵中,加入2—3ml 4℃下预冷的pH7.0磷酸缓冲液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转入25ml容量瓶中,并用缓冲液冲洗研钵数次,合并冲洗液,并定容到刻度。混合均匀,将量瓶置5℃冰箱中静置10min,取上部澄清液在4000r.min-1下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粗提液,5℃下保存备用。

  2.测定 取10ml试管3支,其中2支为样品测定管,1支为空白管,按表42—2顺序

  加入试剂。

  表 42-2 紫外吸收传测H2O2样品测定液配制表

管 号 S1 S2 S3

粗酶液(mI)

PH7.8磷酸(ml)

蒸馏水(ml)

0.2 0.2 0.2

1.5 1.5 1.5

1.0 1.0 1.0

  25℃预热后,逐管加入0.3ml0.1mol的H2O2,每加完1管立即记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杯,240nm下测定吸光度,每隔1min读数1次,共测4min,待3支管全部测定完后,按式42-3计算酶活性。

  3.结果计算 以1min内A240减少0.1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u.g-1min-1)= (42-3)

    式中

    Aso——加入煮死酶液的对照管吸光值;

    As1,As2—样品管吸光值;

    Vt——粗酶提取液总体积(ml)

    V1——测定用粗酶液体积(ml)

    FW——样品鲜重(g)

    0.

1—A20每下降0.1为1个酶活单位(u)

    t—加过氧化氢到最后一次读数时间(min)。

[注意]

  凡在240nm下有强吸收的物质对本实验有干扰。

文档

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

三、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紫外吸收法[原理]H202在240nm波长下有强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使反应溶液吸光度(A240)随反应时间而降低。根据测量吸光的变化速度即可测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仪器与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250ml1个;刻度吸管0.5ml2支;2ml1支;10ml试管3支;恒温水浴锅。[试剂]0.2mol?L-1pH7.8磷酸缓冲液(内含1%聚乙烯吡咯烷酮);0.1mol?L-1H202(用0.1mol?L-1高锰酸钾标定)。[方法]1.酶液提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