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30题)
1.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被看作—个文学流派,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
A:有一定的组织和名称
B:有着共同的艺术宣言
C:艺术家彼此间经常唱和交流联系
D:因为艺术风格相似、相近而被后人归纳而成
【答案】:D
【解析】:
2.明代戏曲《牡丹亭》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孔尚任
C:汤显祖
D:洪舁
【答案】:C
【解析】:
3.艺术典型的两个“有机统一”指的是__________。()
A:普遍性与偶然性,特殊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B:普遍性与必然性,偶然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C:普遍性与特殊性,偶然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D: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4.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是指__________。()
A:《命运三女神》
B:《掷铁饼者》
C:《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D:《大卫》
【答案】:C
【解析】:
5.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叫做__________。()
A:文体期待
B:意蕴期待
C:意象期待
D:情感期待
【答案】:C
【解析】:
6.提出“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欧文
D:奥尼尔
【答案】:B
【解析】:
7.清代戏剧家洪舁的代表作品是()
A:《长生殿》
B:《汉宫秋》
C:《西厢记》
D:《赵氏孤儿》
【答案】:A
【解析】:
8.在艺术创造中,对形式选择的原则应该是__________。()
A:是否生动活泼
B:是否新颖巧妙
C: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
D:是否满足欣赏者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9.“兴、观、群、怨”说是我国春秋时代__________提出的。()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A
【解析】:
10.“花儿”这一民歌形式流传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
【答案】:A
【解析】:
11.下列影片中,属于亚洲电影的是()
A:《偷自行车的人》
B:《乱世佳人》
C:《罗生门》
D:《两个人的车站》
【答案】:C
【解析】:
12.意境深远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诗人()
A:曹植
B:陶渊明
C:王维
D:孟浩然
【答案】:B
【解析】:
13.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改编的。()
A:巴金
B:老舍
C:茅盾
D:鲁迅
【答案】:B
【解析】:
14.绘画中的画布、画笔、水墨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属于()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答案】:A
【解析】:
15.艺术创造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一般采用___________。()
A:艺术思维
B:抽象思维
C:理性思维
D:逻辑思维
【答案】:A
【解析】:
16.传播方式中,__________因为覆盖面广和速度快,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传播方式。()
A:自身传播
B: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答案】:D
【解析】:
17.阿拉伯园林发源于__________。()
A:印度和西班牙
B:波斯和印度
C:古巴比伦和波斯
D:西班牙和古巴比伦
【答案】:C
【解析】:
18.恩格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读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这属于__________。()
A:本体批评
B:伦理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
D:心理批评
【答案】:C
【解析】:
19.悲剧的效果是()
A:单纯的快乐
B:单纯的痛感
C:由快感到痛感
D:由痛感到快感
【答案】:D
【解析】:
20.关于艺术的发生,持“表现说”观点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席勒
C:克罗齐
D:爱德华泰勒
【答案】:C
【解析】:
21.《伏尔加河纤夫》是俄罗斯巡回画派代表画家__________的名作。()
A:米勒
B:列宾
C:伦勃朗
D:康定斯基
【答案】:B
【解析】:
22.艺术品的中心是()
A:物质媒介
B:审美意象
C:故事情节
D:思想情感
【答案】:B
【解析】:
23.以艺术作品的存在为依据,舞蹈、戏剧应该是__________艺术。()
A:时间
B:空间
C:时空
D:想象
【答案】:C
【解析】:
24.戏曲作品《桃花扇》产生于()
A:元代
B:明代
C:清代
D:初年
【答案】:C
【解析】:
25.朗香教堂是建于__________的现代建筑。()
A:法国
B:英国
C:荷兰
D:德国
【答案】:A
【解析】:
26.“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是__________的著名诗句。()
A:文天祥
B:杜甫
C:陆游
D:高适
【答案】:A
【解析】:
27.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和布努艾尔导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等是__________流派的代表作品。()
A:存在主义
B:超现实主义
C:表现主义
D:荒诞派
【答案】:B
【解析】:
28.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
A:《窦娥冤》
B:《汉宫秋》
C:《西厢记》
D:《赵氏孤儿》
【答案】:A
【解析】:
29.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是指___________。()
A:艺术构思
B:艺术体验
C:艺术联想
D:艺术表现
【答案】:B
【解析】:
30.“巡回画派”中最著名的作品有《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其作者是__________。()
A:列宾
B:苏里柯夫
C:委拉斯贵支
D:乔托
【答案】:B
【解析】:
二、问答题(共10题)
31.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凸现出来的理性内涵。
【答案】:形象情境意境
【解析】:
32.建筑艺术:巴黎圣母院
【答案】:(1)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中世纪宗教建筑,位于法国巴黎市区塞纳河中心的西岱岛上,是巴黎最负盛誉的名胜之一。(2)它的整体建筑采用石材,正面塔楼高68米,屋顶正中直插蓝天的尖塔高达90余米。圣母院的正面向西,共分三层,平面呈十字形,东西长130米。东端是圣坛,西端是大门,最下一层拱门上雕着许多圣经人物。整个建筑庄严和谐,内部东西向排列着两列直通屋顶的高达24米的柱子,堂内大厅可容纳9000人,有力地体现了超脱红尘的宗教感情。(3)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代表了教的神秘和崇高,是世界哥特式建筑中最庄严、最完美、最富丽堂皇的典型。
【解析】:
33.简述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和任务。
【答案】:我们研究、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即任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系统和全面地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确立进步的、科学的艺术观。(2)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透过各种艺术现象,科学地辨析艺术活动的特点和规律。(3)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造、接受和批评。
【解析】:
34.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融汇入艺术家的知、情、意。
【答案】:审美理想审美情趣
【解析】:
35.试述审美感知过程中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答案】:(1)知觉和感觉存在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只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它的活动时,才会产生感觉和知觉,一旦客观事物在我们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时,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2)知觉与感觉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第一,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客观事物总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所组成,没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性的知觉就不存在。感觉是一切复杂认识的心理基础,首先是知觉的心理基础。知觉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为前提,如果没有对各种花的颜色、气味等个别属性的感觉,就不可能形成对花的整体性的知觉。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愈丰富、愈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愈完整、愈正确。第二,感觉往往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事物的个别属性总是离不开事物的整体属性而存在。人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是以知觉形式反映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第三,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心理活动,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感觉基础上意识到感觉的意义,与理解有密切联系。知觉虽然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不同于各种感觉因素、个别属性相加之和,知觉的内容与感觉的内容具有本质的不同,不是用各种感觉所能取代的。(3)知觉与感觉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知觉中,大脑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在感觉中,大脑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第二,知觉的产生必须通过各种感官的联合行动才能获得,是在多种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感觉在客观事物单纯作用于人的某一感觉器官时也能产生。感觉直接产生于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接触,这是由于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性及其关系的完整反映。也就是说,第一点区别决定了第二点区别。
【解析】:
36.艺术鉴赏的主观条件,就是指具有__________能力的主体。
【答案】:鉴赏艺术
【解析】:
37.艺术语言的两个最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审美的功能。
【答案】: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
【解析】:
38.艺术作品的层次可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解析】:
39.什么是意境?谈谈你对意境三个特点的理解。
【答案】:(1)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2)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①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②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③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④结合自身理解阐述。
【解析】:
40.试述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
【答案】: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既是指艺术创作中的发现能力,而且也是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形式、意蕴)的能力。因此,作为艺术家来说,审美创造能力必须是高出一般人之上的,因为这是他的专长,他必须努力使自己具备下面几点独特的能力:(1)敏锐的感知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是艺术家重要的素质,这是艺术创造的开始。艺术家应该具有特别敏锐的观察、体验与感知生活的能力,应当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类事物感性的具体特征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2)丰富的想象能力艺术创作绝对不能离开想象,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想象必须伴随深思熟虑。听觉、视觉记忆中的音响和图形需要理性的思考给以整理、组合,以形成秩序。轻浮的想象绝不能推动真正创造性的活动,绝不能产生价值的作品。只有经过深思熟虑,艺术家才能把他集聚在身心之内的东西迁移到意识领域里来,达到所谓“迁想妙得”的境界。(3)精湛的艺术技能艺术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专业技术和技法的能力。专业技术包括对工具材料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的掌握,专业技法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所必需的具体技巧和方法。以上所谈的艺术家修养的几个方面,是艺术家进行独创性的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艺术家应毕其一生进行修养的三大方面内容。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和相互完善化的,因而也是有机地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出艺术家特有的艺术创作才能和水平。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