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小猫钓鱼教案大班】
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比较容易分心,易受外界干扰而转移注意力。《小猫钓鱼》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内容简单,主题突出,形象生动,可以让孩子们从小猫的经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并激发幼儿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能安静、专心地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掌握语言与词汇的表达,能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的能力。
3、理解新词: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发幼儿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能安静、专心地倾听故事,并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难点:理解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的意思,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随着音乐将幼儿带入多媒体教室。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三、多媒体演示,学习故事《小猫钓鱼》。
1、老师边讲故事,边放动画课件。
2、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师连续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个问题,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连续回答,能力稍差的幼儿可先回答其中1-2个问题,根据老师的再次提问进行补充。
3、再次看动画课件,听故事。
4、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故事情节:
(1)、开始时,小猫为什么总是钓不到小鱼?后来它是怎样钓到鱼的呢?(学习并理解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2)、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我们做事时应该怎样?
四、分组比赛看图讲述故事(让幼儿尽量丰富语言,组内可交流)
五、小结。(表扬今天在活动中认真、专心学习的幼儿,提出在平时的各项活动中都应认真、专心的要求。)
六、延伸活动:
1、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认真、专心的态度。
2、在语言角提供《小猫钓鱼》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和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很好,能够安静的听完故事,并能用较为丰富的语言看图讲故事,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发了幼儿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识。我还特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出示了 三心二意 和 一心一意 的字样,帮助幼儿在听故事懂道理的同时,也进行了识字。由于幼儿本来就认识 一 、 二 、 三 的字样,在听了故事后,很快就掌握了这两个新的成语。一些小朋友还马上学以致用了起来,看见杨新洲因为分心没听见老师的问题,便指着杨新洲说道: 你三心二意了! 你不一心一意! 可见,孩子们已经清楚的理解了成语的含义。在以后的各环节中,可以通过这次的活动提醒幼儿养成做
事专心的习惯,并鼓励幼儿多将学到的词语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篇二:小猫钓鱼教案大班】
1.知道哪些是观赏鱼,哪些是食用鱼。
2.理解《小猫钓鱼》故事内容,并能利用图片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1.知道一些常见鱼的名称。
2.知道鱼是可以吃的。
3、小猫头饰若干,钓鱼竿若干,自制池塘一个,观赏鱼与食用鱼的图片若干,平面鱼缸一个,盘两个。
教学步骤:
一.引起学习动机:
出示小猫头饰,问幼儿: 小猫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
有一只小猫想到河边去钓鱼,我们看看它有没有钓到鱼。
二.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小猫钓鱼》故事书,讲述故事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幼儿根据故事的图片,进行复述故事。
4.教师: 小猫钓了这么多鱼,可是这些鱼儿,有些可以吃,有些是给人观赏的不可以吃,小猫不懂怎么分,你们帮小猫分一分,把观赏鱼放在鱼缸里,把食用鱼放在盘子里。
5.教师让每个幼儿拿一张鱼儿的图片,轮流把鱼儿分别贴在鱼缸或盘子里,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要把这条鱼儿放在鱼缸或盘子里。
6.小朋友全部贴好后,让幼儿说一说对不对,并问幼儿为什么
有的观赏鱼不可以吃?
三.结束活动:
幼儿在 鱼儿水中游 的歌曲中回到大组活动区,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刚才玩了什么游戏?感觉怎样?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鱼可以做成哪些食品,明天告诉老师。
故事:
在树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一天早上,猫妈妈带着小猫到小河边去钓鱼。
一只蜻蜓飞来了。蜻蜓真好玩,飞来飞去像架小飞机。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小猫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猫妈妈钓到了一条大鱼。
小猫又坐在河边钓鱼。一只蝴蝶飞来了。花蝴蝶真美丽,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又去捉蝴蝶。蝴蝶飞走了,小猫又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猫妈妈又钓了一条大鱼。
小猫说: 真气人,我怎么一条小鱼也钓不着?
猫妈妈看了看小猫,说: 钓鱼就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
小猫听了猫妈妈的话,很难为情,就一心一意地钓鱼了。
蜻蜓又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小猫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一步也没有走开。
不一会儿,嗨!钓鱼竿上的线往下沉,钓鱼竿也动起来啦!小猫使劲把钓鱼竿往上提,哎哟!一条大鱼钓上来啦!小猫高兴地喊起来: 我钓到大鱼啦,我钓到大鱼啦!
猫妈妈和小猫一起抬着大鱼,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篇三:小猫钓鱼教案大班】
设计背景
因本班大部份幼儿,做事专注力不持久,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待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选这个题材来进行教育
活动目标
1、懂得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2、能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 。
3、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故事的道理,能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能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故事《小猫钓鱼》、视频图片《小猫钓鱼》五幅。
2、 猫妈妈、猫小弟、蜻蜓、蝴蝶、鱼的头饰。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到河边玩过呀?有没有在河里钓鱼过呀?是怎么钓的?
2、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听一个故事好吗?请小朋友们扶台闭眼睛。
基本部分:
3、教师播放录音磁带故事《小猫钓鱼》,幼儿安静的欣赏。
4、听完故事请幼儿起来坐好,提问:这是什么故事?故事讲了什么?刚开始的时候,猫弟弟为什么没有钓到鱼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猫弟弟钓到鱼了没有呢?
5、小结: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可不能像猫弟弟开始的时候那样三心二意哦,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6、激发幼儿以人们及自己讲讲哪些事情应该一心一意的。
7、播放《小猫钓鱼》视频图像1,2,3,4,5。进一步理解故事。
8、幼儿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并给同伴讲述故事。
9、幼儿自愿选择角色,并戴该角色的头饰,分组合作,表演故事《小猫钓鱼》。
结束部分:
10、交流讲评,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通过幼儿扶台闭眼的状态下倾听故事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专注的、清楚的听故事。并经过一问一答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接着我用视屏图像《小猫钓鱼》的图像展现给幼儿,在次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在幼儿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环,有四分之一的幼儿能连续生动的讲故事,小部分幼儿还是不敢讲,我想我对幼儿的启发、鼓励方面可能还需加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