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摘句法
1·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段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
如《 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段有总起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可以作这段的段意。
2·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一过渡句,第一分句是上段段意,第二分句可做下段段意。
二·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
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如《太阳》(说明文)第一段中三节分别写了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所以段意可串连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三·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
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四·综合法
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如《给颜黎明的信》第一段分三层来写:(1)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信;(2)不要只看文学书;(3)可以看世界旅行记和有益的电影。这三层都是围绕怎样读书写的,所以段意可归纳为:鲁迅谈怎样读书。
五·缩句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1.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隆化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7、抓关键词法。有时候只要用一个词来回答文章写了什么,就找到了突破口。
总之,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还很多,不管用哪种方法,都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以上方法,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可以试一试。
在小学语文中,给句子换个说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单项训练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改变句子的说法
例如:深圳的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吗?(改为陈述句)
此例是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要把“不是......吗”去掉,不改变原来的意思。答案是:深圳的发展速度很快。
二、改变叙述人称
例如:李明告诉老师,他叫李明,是从北京来的。(改用第一人称叙述)
此例是将第三人称叙述改为第一人称叙述,也就是要将“他”换成“我”,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答案是:“我叫李明,是从北京来的。”
三、改变语法结构
例如:哗哗的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此例是在原句上分别加上“把”和“被”字,不改变原来的句意。答案是:哗哗的雨水把战士们的衣服淋湿了。
战士们的衣服被哗哗的雨水淋湿了。
四、改变修辞手法
例1: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答案是: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例2:下了一场大雪,到处都变白了。(改为排比句)
答案是:下了一场大雪,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
例3: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改为比喻句)
答案是:老师不辞辛苦,像慈母一样,用心血培养我们成长。
下面出几道练习题,同学们试做一下。
1、瑟瑟的秋风吹落了一片片树叶。
把字句:
被字句:
2、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珍惜它。
反问句:
3、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案是正确的。
陈述句:
4、白鹅是一种高傲的动物。
反问句:
5、老师对我们的教导,难道我们会忘记吗?
陈述句:
6、小红对妈妈说:“明天我要去参加春游活动。”
改为第三人称:
7、新来的日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缩写:
8、西湖的美景吸引住了我。
把字句:
9、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
反问句:
10、你不能参加文艺演出。你应该向老师请假。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1、许多青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为祖国作出新的贡献。
缩句:
12、白中泛青的肉蒙着细细的水珠。
缩句:
13、外面的风很大。我们都不怕。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4、儿子把热水壶放在了爸爸的被窝里。
改为被字句:
15、大家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反问句:
16、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我们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7、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种好事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做?
陈述句:
18、他不愿意听人家叫他“小黑鬼”。
反问句:
19、狂风把漫天的雪搅得迷迷茫茫。
被字句:
20、总理对小明说:“我要去休息了。”
第三人称转述:
21、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反问句:
22、你来了。你别走了。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3、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设问句:
24、飞飞对爸爸说:“我还要等我的同学呢。”
转述句:
25、数不清的星星闪耀着迷人的光辉。
缩句:
26、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整个树林。
缩句:
27、蓝蓝的天空中飞来美丽的小鸟。
缩句:
劳动节简介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拥有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