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5分)
(一)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惦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仓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 )的笑容,就要淀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qióng( )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 )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 )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忍俊不禁( ) 仙露qióng( )浆 伫( )立 沉浸( )
(2)找出文段中的三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3分)
改为 改为 改为
(二)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①( )【A.繁华嫩叶 B.繁花锦簇】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②( )【A.卖弄 B.展现】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亮地响着。
(1)在①、②空中选择相应的词语选项。(2分)
①( ) ②( )
(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酝酿( ) liáo( )亮
(三)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①( )【A.灵秀 B.秀气】!……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píng( )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②( )【A.贮蓄 B.存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chéng( )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③( )【A.亮晶晶 B.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④( )【A.空灵 B.澄明】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在①、②空中选择相应的词语选项。(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一髻( )儿 镶( )上 绿píng( ) chéng( )清
(四)
天上的云,真是①( )【A.形态万千 B.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 ),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 zhuì ( )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lǒng zhào( )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 )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②( )【A.预兆 B.征兆】。
(1)在①、②空中选择相应的词语选项。(2分)
①( ) ②( )
(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峰峦( ) 点 zhuì ( ) lǒng zhào( ) 一霎( )间
(五)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 )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chāi( )散一家人,分成两路,①( )【A.各得其所 B.各取所需】,终不愿意。我决定②( )【A. 委曲 B.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 )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1)在①、②空中选择相应的词语选项。(2分)
①( ) ②( )
(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chāi( )散 一霎( )时
(六)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xī( )地在空中①( )【A.摇摆 B.摇曳】,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 )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②( )【A.林阴 B.林荫】,走到做dǎo(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1)在①、②空中选择相应的词语选项。(2分)
①( ) ②( )
(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笑xīxī( ) 匿( )笑 dǎo( )告
(七)
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意,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至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 )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 )给骗子“御聘( )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 )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随声附和( ) 赐( )给 御聘( ) 爵( )士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八)
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①( )【A.明星 B.星星】。天上的①( )【A.明星 B.星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piāo miǎo( )的星空,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chén liè( )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zhēnqí( )。
(1)在①空中选择相应的词语选项。(1分)①( )
(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piāo miǎo( ) chén liè( ) zhēnqí( )
三 、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1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停滞(zhì) 炽热(zhì) 威慑(shâ) 模仿(mú)
B.半晌(shǎng) 膝上(xÿ) 黑痣(zhì) 纠纷(jiū)
C.屏息(bǐng) 搓捻(niàn) 尴尬(gün gà)碎片(cuì)
D.须臾(yú) 焚香(fãn) 感慨(kài) 绰号(chuō)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n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蜷曲(quán)
B.唱和(hã) 肥硕(shuî) 鳊鱼(biün) 乌桕(jiù)
C.寥廓(liáo) 枯涸(gù) 清冽(liâ) 梦寐(mâi)
D.偌大(ruî) 竦峙(sǒng) 栖息(qÿ) 禅心(chán)
3、下列词语的书写及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诱惑(yîu) 茸立(sǒng) 挑逗(tiüo) 沉淀(diàn)
B.痴想(chÿ) 屡次(lǚ) 绽开(zhàn) 焦虑(lǜ)
C.沉浸(jìn) 迸溅(bìng) 响彻(qì) 遗撼(hàn)
D.伶丁(líng) 嶙峋(xún) 闷热(mân) 训诫(jiâ)
4、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炫耀(xuàn) 称职(châng) 爵位(juã) 情不自禁(jìn)
B.恩赐(cì) 勋章(xūn) 潺潺(chán) 发愤图强(qiáng)
C.陛下(bì) 驰骋(chþng) 呈报(chãn) 自吹自雷(lãi)
D.淬入(cuì) 颚然(â) 开辟(pì) 疲惫不堪(pí)
5、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刹那(chà) 半晌(xiǎng) 倾向(qÿng) 栅栏(zhà)
B.屏息(bǐn) 倏忽(shū) 绰号(chuî) 焚香(fãn)
C.屋檐(yán) 黄晕(yùn) 发髻(jì) 炽热(chì)
D.搓捻(niǎn) 澄清(dâng) 感慨(kǎi) 威慑(shâ)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综迹 遐思 富丽堂皇 全付精力 B.幺喝 精致 迫不及待 人声鼎沸
C.勋章 愚蠢 兴高采烈 踉踉跄跄 D.滑稽 头衍 励精图治 巧夺天工
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榆钱 狡滑 疲倦不堪 花团锦族 B.军阀 谴憾 截然不同 小心翼翼
C.自毫 灵魂 迷迷糊糊 珠丝马迹 D.惭愧 寂静 不求甚解 独具慧眼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喜出忘外 絮絮叨叨 不可抗拒 B.形影不离 自做主张 天真烂漫 模模糊糊
C.感概万端 混为一谈 由然而生 D.恍然大悟 宽宏大量 滚瓜烂熟 整装待发
9、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洗耳供听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B.方头大耳 不亦乐乎 择善而从 博学笃志
C.繁华嫩叶 花枝招展 梦寐以求 D.盘虬卧龙 忍俊不禁 仙露琼桨 浮想联翩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高不可攀 瘦骨嶙峋 复水难收 B.展转反侧 海枯石烂 开膛破肚
C.更胜一筹 骇人听闻 眉开眼笑 D.惊慌失错 踉踉苍苍 塞翁失马
四.成语辨识专题训练。(1题2分)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4.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 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市短小精悍的民俗节目《鼓盆歌》,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亮相。
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7、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七年级(上)文学常识及名著导读梳理
1、《紫藤楼瀑布》选自:《铁箫人语》 作者:宗璞,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冯钟璞,笔名: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等。
2、《春》选自《朱自清散文》,作者朱自清,现代散文集、诗人。字佩弦,号秋实,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绿》等。
3、《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舒,北京人,满族,著名作家生于北京一个贫困家庭。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代表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
4、《看云识天气》本文是朱泳燚根据有关资料改写成的。朱泳燚,1940年生于上海。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艺术》。
5、《散步》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著有列系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选自《中国青年报》。
6、《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暮歌》《晨歌》《飞鸟集》等。
7、《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8、《郭沫若诗两首》选自《郭沫若全集》。郭沫若(1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剧作家,历史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第一本诗集《女神》,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瓶》。历史剧《屈原》等。
9.《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人。《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10《论语》十则
作者孔子,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世者,名丘,字仲尼,鲁国 人,《论语》是记录孔子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包括《学而》,《为政》,《里仁》等二十篇。
11.《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作《孙子兵法》,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碣石篇》等诗篇。
(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另有《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木相清酌》等。
(3)《钱塘江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等。
(4)《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元大都人。代表作《汉宫秋》,散曲见于《雍熙乐府》,后人将其散文辑为《东篱乐府》,其中《天净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为著名。
七年级(上)文学常识及名著导读检测
【文学常识】
一、《紫藤萝瀑布》选自 作者 ,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二、《春》选自 ,作者 。
三、《济南的冬天》选自 ,作者 ,原名 字 ,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四、《看云识天气》本文是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
五、《散步》作者 。
六、《金色花》选自 ,作者 , 文学家。1913年获 奖。
七、《皇帝的新装》选自 ,作者是 (国家)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还创作了 、 、 等优秀作品。
八、《郭沫若诗两首》选自 ,作者 ,原名 ,我国著名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 》、《 》。
九、《童趣》选自 作者 字 , 代文学家。《浮生六记》是作者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十、《论语十则》选自 ,该书是记录 和他 言行的一部书,共 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 ,字 , 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3000人、贤士72人。
十一、《观沧海》选自 ,作者 字 , 末年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
十二、《次北固山下》选自 ,作者 , 代诗人。
十三、《天净沙》选自 ,作者 , 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十四、《龟虽寿》选自 ,作者 ,字 , 代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十五、《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 ,作者 , 代诗人。
十六、《夜雨寄北》选自 ,作者 , 代诗人。
十七、《泊秦淮》选自 ,作者 ,字 , 代诗人。
十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选自 ,作者 , 代政治家、文学家,浣溪沙是 。
【名著导读】
1、《繁星》《春水》是 在印度诗人泰戈尔 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它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歌颂, 二是对 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的思考和感悟。
2、“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些有趣的故事出自《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作者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善用绝妙的 笔法,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书中大部分动物语言,广泛采用 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栩栩如生,给人印象深刻。
【直接默写】
1.水何澹澹, 。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
。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 。
5.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 。 ,但余钟磬音。
6. ,闻道龙标过五溪。 , 。
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
8. ,夜泊秦淮近酒家。 , 。
9. , 。小园香径独徘徊。
【理解默写】
1、曹操的《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本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3.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点明游赏的地点和季节,画出西湖春色轮廓的句子是:
,描写黄莺报春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游不足,赏不够,乐而忘返的留恋之情的句子是: 。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7.《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表现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8. 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9.《浣溪沙》
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诗歌赏析】
【观沧海】
曹操 (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理解】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3、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4、简要赏析画线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理解】
1、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3、“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 、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 __"。
2、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 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 的情绪。全曲的主旨句是 。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
4、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理解】
1.诗中的“万籁”是 (2分)
2.诗歌中最能体现古寺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 ”“ ”(2分)
3.由本诗衍化出的成语有“ ”、“ ”(2分)
4.下列对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曲折脱俗、鸟语花香。
B.颔联中“幽”和“深”两字写出了后禅院因少人问津而显得荒凉冷僻。
C.颈联中“空”字表现出诗人面对清澈潭水,俗念全消的自由、超脱之感。
D.诗歌表达了诗人进入深山古寺后,时有发现,流连忘返的愉悦兴奋之情。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妙在何处?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理解】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理解】
1.诗中用一个“__ 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2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3、这首诗“烟笼寒水月笼沙”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4、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____、_____和_____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 相呼应。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 ”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描绘西湖早春美景,最后两句中“ ”两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品析其妙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寓情于景是诗歌中一种较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是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文常】
(1)本文中的“子”指的是 ,名 ,字 ,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 ) ”。后世将他与另一代表人物( )合称“ ( ) ”。
(2)《论语》, 家经典之一,是记录 的一本书。它与 、 、 合称为“四书”。
(3)请写出《论语十则》中至今沿用的成语。(至少写四个)
**特别注意的是,本文的作者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1)说( )乎
(2)论( )语
(3)乐( )乎
(4)不愠( )
(5)三省( )
(6)传( )不习乎
(7)罔( )
(8)学而不思则殆( )
(9)诲女( )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的字词】
(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学而不思则罔
(5)不亦君子乎
(6)吾日三省吾身
(7)三省吾身
(8)与朋友交而不信
(9)传不习乎
(10)温故而知新
(11)学而不思则罔
(12)思而不学则殆
(13)诲女知之乎
(14)是知也
(15)见贤思齐焉
(16)士不可以不弘毅
(17)知松柏之后凋也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善者而改之。
译: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
【理解默写】
(1)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2)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
(3)《<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5)《<论语>十则》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6)《<论语>十则》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7)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
(8)在《<论语>十则》中孔子提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1)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2)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
山 市
蒲松龄
【原文】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参考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与他志同道合的友人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想起近处没有这寺院。不一会儿,看见几十所宫殿,碧绿的瓦,翘起的屋檐,这才明白是“山市”。不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城墙上面成凹凸形的矮墙,连绵不断六七里,竟然变成一座城市。城中有的像楼阁,有的像厅堂,有的像街巷,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用亿万来计算。忽然刮起大风,尘土之大无边无际,城市隐隐约约罢了。不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一切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每层)有五间房那么宽,窗户都大开着,每一行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楼层越高,亮点就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昏暗地看不分明,分不出它的层次了。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有的人靠着(栏杆),有的人站立着,形态不一。过了一会儿,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它的顶部;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屋舍;突然像拳头、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与尘世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山市”)又被称为“鬼市”。
【文常】
《山市》选自____,作者____,字留仙,世称“____”,____代文学家。
【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奂山:
青冥:
禅院 :
飞甍:
高垣:
睥睨:
连亘:
窗扉:
倏忽: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的字词】
山市:
邑:
然数年恒不一见 :
同人:
青冥:
相顾:
无何:
飞甍:
始悟:
未几:
高垣睥睨:
连亘:
居然城郭:
中有楼若者:
堂若者:
坊若者:
历历在目:
莽莽然:
依稀:
既而:
危楼:
霄汉:
窗扉:
洞开:
裁:
黯然缥缈:
往来屑屑:
凭:
不一状:
逾时:
倏忽:
市肆: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译:
2. 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译:
3.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译:
4.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译:
5.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译:
童 趣
沈复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参考译文】
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直视太阳,也能注意到最细微的事物。(当我)见到微小的事物,必定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声如雷,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变成白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观察,把丛草比作树林,把虫蚁比作为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凭着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适愉快十分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庞然大物,推倒山压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大吃一惊。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鞭打,(把它)驱赶别的院子去了。
【文常】
1.本文节选自 (自传体散文)。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 (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 代文学家。
2.本文依次写了 、 、 三件趣事,全文紧扣一个“ ”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和天真烂漫的意趣。
【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项为之强:
鹤唳云端:
虾蟆 :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的字词】
项为之强:
项为之强:
素 帐:
徐喷以烟:
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盖一癞虾蟆:
鞭数十: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译:
3.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译:
4.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译:
5.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
【内容理解】
1.“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3.童年的“我”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飞鸣”。他做这件事感受到怎样的“物外之趣”?从这“物外之趣”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06年海南省】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18分)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节选自《闲情记趣》)
18.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盘盂(yū ) B.探汤(tāng) C.鹤唳(lì) D.怡然(yí)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日始出时去人近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日初出沧沧凉凉 (4)项为之强
20.翻译句子。(6分)
(1)孰为汝多知乎?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1.[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 怎样的特征,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怎样的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