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作者:林徽因)
(1)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2)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3)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4)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5)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对第二节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你”像云烟一样,如梦如幻,充满烂漫气息。
B.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你”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
C.将“你”比作云烟,是在表达“你”转瞬即逝,难以把握的特点。
D.将“你”比作云烟,是在表达“你”轻柔如梦,天真浪漫的特点。
2.对第三节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比喻,生动地写出爱如“四月天”,光艳轻灵。
B.采用拟人,生动地写出爱如“四月天”,新鲜柔嫩。
C.采用比喻,生动地写出爱如“四月天”,鲜妍庄严
D.采用拟人,生动地写出爱如“四月天”,融暖缠绵。
3.对该诗的语言美与形式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该诗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五彩缤纷,稍显过分雕饰之嫌,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情感。
B.该诗共五节,每节三行,从整体上来看比较整齐,具有建筑美的特点,但同时字数与句式又有变化,显得灵动而不呆板。
C.该诗不但注重押韵,而且故意进行一些“陌生化”的断句,使阅读充满阻塞感,使人不由自主放慢阅读节奏,更利于诗人自我感受的传达。
D.该诗选取的意象是一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景物,形成了全诗美不胜收的绘画美。
4.下列与该诗所描绘的景物特征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5.下列写作手法,该诗没有运用到的一项是( )
A.动静结合 .首尾呼应 .重章叠句 .使用典故
6.对该诗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该诗虽然使用了层层叠叠的比喻,但都是从一个角度来表达的。
B.该诗使用了层层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没有雕饰之感,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纯净的意境。
C.该诗从不同的角度设喻,意在表达作者丰富的感悟,在华美的修饰中展现清新自然的感情。
D.该诗采用多个比喻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图景。
7.对该诗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第二人称,拉近了与抒情对象的距离,仿佛是在面对面地倾诉。
B.十几个“你”字,仅仅是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
C.十几个“你”字,不仅是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还起到了使音韵和谐的作用。
D.使用第二人称,可以更直接地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答案解析
1、C.将你比作云烟是突出你的轻柔如梦、天真烂漫的特点,营造了朦胧而又温馨的意境。
2、C.修辞手法是比喻,文中的关键词是“鲜妍”“庄严”。
3、A.“稍显过分雕饰之嫌”错误。
4、D.本诗关键词“四月天”是春天,诗中选择的意象温暖而充满希望。A、B、C都是描绘的春天的美丽景色,D选项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5、D.本诗没有使用典故。
6、A.本诗从不同的角度设喻,意在表达作者丰富的感悟,跳动人的多种感官,给人丰富的想象。
7、B.诗中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读来亲切自然,便于抒发作者对儿子的挚爱,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你”的每次出现,突出了诗人的情感指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