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的问题不解决,老百姓身旁的“苍蝇”没人管,乃至满天飞,上面打再多的“老虎”,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工作做好,就必需解决好在老百姓身旁的问题,不断强化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本人就如何抓好基层纪检工作谈谈几点观点:
一、落实“两个责任”,牵住“牛鼻子”。基层要把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作为第一责任人。一是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解决“不肯抓”的问题。从严管党治党,不仅不会影响经济进展,而且会增进经济进展。而落实“两个责任”比较差,重经济、轻党建,结果群众不满意,抓不好党建反倒会影响经济进展。二是算好人心向背的政治账,解决“不敢抓”的问题。“不得罪分子,就必然会孤负党、得罪人民”,只有把那些横行乡村的分子惩处了,基层党组织才能博得民心,才能把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选上来,才能真正解决好进展、民生和稳固的问题。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不会抓”的问题。有的乡镇抓主体责任仍然局限于“老样子”,开会、发言、发文件,制定“两个责任”清单,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也不结合实际。有的乡镇老是在形式上下功夫,但问题究竟是什么?用什么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却不会抓。必需具体抓,作为,必需既明白道理,又会抓具体事、具体案件,解决实际问题。四是纪委要把监督责任做细做实。扛起主体责任,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必需跟上。一要自觉当好的参谋助手,通过监督责任的落实增进主体责任的落实。纪委要主动作为,认真分析信访情形,掌握本地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的廉政状况和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做到情形明、数字准、家底清,及时向报告,使抓党风廉政建设有的放矢。要勇于担当,发觉违纪苗头就马上去管,触犯了纪律就及时处置,该谈话的谈话、该核实的核实,不怕得罪人,不妥老好人。二要加速“三转”、回归主业。在乡镇一级,纪委往往只有纪委一个人是专职纪检干部,其他纪委委员都兼着其他工作,力量有限。乡镇纪委更要加速“三转”,把职责聚焦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三要充分发挥双重领导的优势。乡镇纪委无条件听从服从乡和县纪委的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强化沟通协调,在人、财物上给予乡镇纪委大力支持,为乡镇纪委办好案提供保障。
二、落实“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着力解决“雷声大雨点小”问题。坚持“老虎”、“苍蝇”一路打,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旁的问题,让基层群众真正感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带来的实际成效。一是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县纪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了大接访大排查,对接访排查问题线索进行及时处置。这充分表现了抓早抓小,充分表现了对干部的关心珍惜。县、乡都要结合实际,对问题线索进行排查,摸清底数、分类处置。二是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确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着力解决“雷声大雨点小”问题,县乡纪委要依照“三转”要求,专司其职,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采取坚决有力办法认真解决,必然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进一步探索县乡两级纪律检查机制改革。认真落实“两个为主”和“两个全覆盖”的要求,踊跃研究落实各级纪委专门是县乡镇纪委的职责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等问题。
三、完善各项机制。一是坚持完善机制。一方面要踊跃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运转模式和运行体系,着力解决基层纪委职能泛化、力量薄弱、工作不聚焦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配齐配强纪委干部。真正把那些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选配到纪委职位上来。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研究考核纪检监察工作用什么尺子什么标准,把奖罚制度建起来。必然要解决干和不干、怎么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三是坚持实事求是。不能有案不查,一两年一个案子不办,但也不能为办案而办案,乃至为了凑数办案,更不能离开实际下指标,片面追求办案数量。要实事求是,做到文明办案安全办案。
四、严明党的纪律。要以啄木鸟精神严明党的纪律,发觉“虫子”就及时啄出来。把纪律挺在前面,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党纪严于国法,要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反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利,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就要在“法律的笼子”前再加一道“纪律的笼子”,起到双保险的作用。把纪律挺在前面,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珍惜,是避免干部掉进泥坑的重要办法。对干部常常“扯袖子”,就可以有效避免“戴铐子”。要坚持“双学”、以上率下。要一级学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第一做到。要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要增强日常的执纪监督,对干部严格要求,先把干部的“小毛病”“小事”“末节”和“第一次”管住管好,把多咬耳朵、常扯袖子、勤打招呼机制化、常态化。要以啄木鸟的精神严明党的纪律,发觉“虫子”就及时啄出来,减少“病树”、保护丛林。要坚持纪律眼前人人平等。执行纪律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纪律眼前没有特殊化,都要人人平等。
总之,咱们要尽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的各项办法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老百姓身旁的问题,践行党的群众线路,树立好的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气氛,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党的执政基础必然会取得不断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