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带式输送机安装前的检查
a.预埋件与预留孔的位置和标高应符合设计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b.金属构架的长、宽、高的尺寸偏差不大于规范要求;构架弯曲不大于其长度的1/1000,全长不大于10mm;构架型钢无扭曲变形。
c.托辑表面应光滑无飞刺,轴承应有润滑油脂,转动应灵活,否则应解体检修。
d.胶带的规格(厚度、宽度、帆布层数和覆盖胶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规定,胶面无硬化和龟裂等变质现象。
2带式输送机安装
2.1基础放线
a.基础划线采用经校验合格的经纬仪及钢卷尺配合,用经纬仪打出标高点及纵向中心线的点,然后用钢卷尺找出各支腿的位置。
b.先放出胶带机纵向中心线,然后放出头部及尾部滚筒中心线,再放出减速机电动机的中心线。
c.由于输煤系统采用多台胶带机联合作业,故在放线时要注意两台胶带机的衔接。当由于土建施工造成位置偏差较大时,要进行综合分析后,适当调整其胶带机的位置。
d.在测量各基础(预埋铁件)标高时,要对每个基础标高做出详细记录,然后根据记录配制出垫铁调整支腿的高度。
2.2设备清点、编号及搬运
a.设备清点以厂家发货清单为准,清点后将发货清单与施工图纸核对,发现缺件、型号规格有误差时,及时向供应部门提出。
b.设备清点时必须请甲方代表、厂家代表、施工单位供应代表参加。
c.清点时,要做好详细记录,清点后要办理设备移交手续,手续的内容包括:缺件的数量规格、破损件的数量及规格、错发件的数量及规格以及对上述问题的处理意见等。
d.设备搬运由于胶带机架构绝大部分为5~7m长,故应选用合适的载重汽
车。
e.设备安装运行现场,其结构在吊装机械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一次到位,对于头部减速机,由于该件较重,故将其存放到安装位置附近,然后选用合适的吊车进行吊装。
2.3设备解体清洗、检查、间隙调整、涂油组装
a.对于厂家技术文件有规定,不允许现场解体检查的设备,现场不做解体检查。但确认有问题必须解体检查的,必须征得厂家代表及甲方代表、施工单位技术部门同意。
b.对于减速机,其齿侧、齿顶间隙采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齿面接触情况采用色印法检查,检查结果接触面积未达到要求时,采用齿面涂抹研磨膏然后转动齿轮进行研磨;
c.对于轴承间隙采用压铅法或塞尺法进行测量,对于锥形轴承,其间隙要进行调整。对于端盖不同者,其调整方法也不同。
d.滚筒轴承检查结束后,调整好轴封与轴承座之间隙,然后通过轴封上的顶丝将轴封固定在轴上。
e.滚柱逆止器检查。结束后调整好动静部件的径向间隙,并将其清洗干净,然后装上滚柱和弹簧片,此时逆止器内不许添加任何润滑剂。
f.设备解体前要对设备表面进行清理,各相关结合面要打好钢印号。
g.要尽量利用顶丝拆卸,没有顶丝者要用特制楔铁撬开。
h.所拆下的零件,要按拆卸顺序整齐放好,对于螺栓、螺母、垫圈要将其连在相关件上。
1.清洗剂采用煤油和无铅汽油,清洗干净后用吹净,然后用白面团粘净。
j.清洗干净的零部件要用白布或塑料布盖好。
2.4构架安装
首先进行主滚筒支架的安装,主滚筒支架就位是按照施工图进行的,利用吊线锤和水平仪进行找正,使支架中心、标高、水平等符合要求。其次进行托辐支架框的安装,主滚筒支架安装后,以它为基准安装整个托辐支架框。托辑支架框安装时,位置找正除按照画好的平行于纵向中心线的两条线进行外,还要用线锤核对其中心,用玻璃管水平仪检查标高和水平,托短支架框位置找正后,将各个托辐支架框沿桥面全长用角钢连接起来,再焊在桥面的预埋铁件上,进行二次灌浆。最后进行从动滚筒支架的安装,从动滚筒支架的中心线与整个构架中心线应一致,标高、水平符合要求。
2.5滚筒安装
滚筒安装时轴线必须与胶带相垂直,纵横向位置偏差不大于5mm,水平度偏差不大于O.5mm,标高偏差为±10mm。
2.6安装减速机、电动机
减速机安装找正以驱动滚筒为基准采用百分表法找正;电动机安装前要将液力偶合器装于减速和输入轴及电动机轴上,然后用百分表法进行找正。
2.7拉紧装置安装
尾部拉紧装置应工作灵活,滑动面及丝杆均应平直并涂油保护;垂直拉紧装置的滑道应平行,升降应顺利灵活;配重块安放应牢靠,配重量一般按设计量的2/3装设,上煤时若有打滑现象再行增加,并应按设计装设安全围栏。车式拉紧装置安装时,其滑轮安装采用拉粉线及吊挂线锤法安装,拉紧滚筒要置于拉紧车驾的最前端,然后用手拉葫芦进行临时固定,重锤安装是在地面上组装,然后用手拉葫芦将重锤吊至最高位置,将钢丝绳拉紧锁定到重锤横梁上,待胶带全部粘接完毕后,再拆除临时固定的手拉胡芦。
2.8托根安装
托短支架应与构架连接牢固,螺栓应在长孔中间并应有方斜垫;相邻的托根高低差不大于2mm;托根轴应牢固地嵌入支架槽内;靠近头部滚筒处的几组托根应与胶带充分接触,否则应将其适当垫高。
2.9落煤管和导煤槽的安装
a.落煤管安装前,要对各翻板门进行检查,应转动灵活;
b.各楼层的落煤管按照楼层进行组合,组合后,要核对其各部尺寸及角度;
c.组合后的落煤管采用手拉胡芦进行吊装;落煤管吊装前,按照施工图纸,安装好支吊架;
d.落煤管吊装完后,要结合实际情况核对落煤点,如落煤点偏差较大时,
应重新调整,即修改落煤管;
e.落煤管管壁应平整光滑,其重量不应压在导煤槽上;各落煤管、落煤斗的法兰连接处均应加密封垫,以防煤尘外泄;
f.煤闸门应严密,应有开关标志,操作灵活方便,导煤槽与胶带应平行,中心吻合,密封处接触均匀;
g.所有输煤机的缓冲托转安装位置应对准落煤管,如果施工图中所定位置与此不符,则现场应调整缓冲托辐的安装位置。
2.10胶带的铺设和胶接
由于本期工程供4台电热式胶带硫化器,B=1200πun,DPLT200型;1台电热式胶带修补机,PXBG型,故带式输送机采用热胶法进行胶接。胶带铺设采用卷扬机作为拖拉机械。
a.胶带铺设前应准确核实胶带的截断长度,使胶带胶接后拉紧装置有不少于3/4的拉紧行程;选择覆盖胶较厚的一面为工作面;胶接口的工作面应顺着胶带的前进方向,两个接头间的胶带长度应不小于主动滚筒直径的6倍。
b.胶带胶接工作开始前应作胶接头的胶接试验,试验的胶接头总的扯断力不应低于原胶带总扯断力的80乳胶接口可割成直口或斜口(一般为45。左右),胶接头应根据帆布层数割成阶梯形,每个阶梯长度不小于50mm,在切割阶梯剥层和加工时不得切伤或破坏帆布层的完整性,必须仔细清理剥离后的阶梯表面,不得有灰尘,油迹和橡胶粉末等,涂胶前阶梯面应干燥无水分,胶接头合口时,必须对正,胶接头处厚度均匀,并不得有气孔,凸起和裂纹,胶接头表面接缝处应覆盖一层涂胶的细帆布。
c.热胶法:皮带阶梯切好以后,将皮带上的旧胶层刮去,即打毛,此道工序比较重要,打毛时先用电动砂轮机(已换上圆钢丝刷),打磨时移动砂轮机的速度要均匀,圆钢丝刷对胶带的作用力要均匀。大面积打毛结束后,用木工铿修整。皮带的旧胶刮净后,用#120航空汽油清洗皮带面,干后刷胶。胶浆应用优质汽油(一般用#120航空汽油)浸泡胎面胶制成,使用时应调均匀,不得有生胶存在。涂胶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应涂刷浓度较小的胶浆,第二次涂胶必须在第一次涂刷胶浆汽油味已消失和不粘手时再进行,涂刷胶浆时应及时排除胶面上出现的气泡或离层,涂胶总厚度应使加压硫化后的胶层厚度与原胶带厚度相同。加热硫化时,先将皮带的阶梯层迭起来,接头处留出InInl的间隙,以消除在折曲时接头处的硬度。皮带迭好后用木锤由中间向两边锤击,以排出气体,然后放到硫化器中进行硫化。硫化时胶带接头应有0∙5MPa左右的夹紧力,由于胶带层数为5层,故加温到140C,恒温25分钟,自然减温完成后,当温度降到75OC以下时可拆除硫化器。
2.11临时件拆除
当接口强度达到后,松开木方及临时固定拉紧滚筒的手拉葫芦,使重锤缓慢落下,将胶带拉紧,然后装好安全围栏。
2.12梨式卸料器安装
a.由于卸料器采用整体发送到安装现场,安装时,先将卸料器拆下,然后将胶带托起,将卸料器的托辑及升降装置送入安装位置。
b.卸料器装好,然后将该卸料器至于卸料位置,检查卸料器与胶带的接触情况以及卸料位置,然后进行调整及固定。
2.13其他附件安装
a.滚轮逆止器安装。
b.空段清扫器安装。
c.弹簧清扫器安装。
d.导料槽安装。
e.头部漏斗安装。
3皮带输煤机安装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规定。
表:皮带输煤机安装
| 工序 | 检验项目 | 性质 | 单位 | 质量标准 | 检验方法和器具 | |
| 基础检查 | 基础检查 |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 钢尺及经纬仪测量 | |||
| 构件安装 | 中心线偏差 | l三 | ≤0.05%每段构架长度 | 放线后用钢尺检测 | ||
| 标高偏差 | mm | ±10 | 用玻璃管水平仪检测 | |||
| 水平度偏差 | 横向 | ιnm | ≤3 | 拉线,用钢尺检测 | ||
| 纵向 | ≤10 | |||||
| 管状带式机框架 | 中心连线的直线度 | ι三 | 符合DL5190.2规定 | 绷钢丝,用钢尺检测 | ||
| 曲线部分的线轮廓度 | mm | 符合DL5190.2规定 | 绷钢丝,用钢尺检测 | |||
| 滚筒 | 纵横中心线偏差 | nun | ≤5 | 用钢尺检测 | ||
| 工序 | 检验项目 | 性质 | 单位 | 质量标准 | 检验方法和器具 | |
| 安装 | 轴中心标高偏差 | +10 | 用玻璃管水平仪检测 | |||
| 水平度偏差 | ≤0.5 | 用水平尺检测 | ||||
| 滚筒轴中心线与皮带机长度中心线角度 | 保持垂直 | 拉线,用钢尺检测 | ||||
| 拉紧装置安装 | 尾部拉紧装置 | 轴承滑移面平直、光洁、无毛刺,丝杆无弯曲,调 节灵活 | 目测 | |||
| 中部垂直拉紧装置 | 构架安装牢固:滑道无弯曲并平行;滚筒轴承与滑道无卡涩,滑动升降灵活 | |||||
| 配重框架及配重块安装 | 配重框架固定牢靠,配重块安放按设计规定 | |||||
| 辑装托安 | 中心间距偏差 | ιnm | ±20 | 用钢尺检测 | ||
| 上下托根水平度偏差 | mm | ≤0.5 | 用水平尺检测 | |||
| 相邻托辑工作而高度偏差 | nun | ≤2 | 用玻璃管水准检测 | |||
| 托辐架与皮带机构架连接 | 螺栓应在长孔中间并有斜垫和放松垫 | 目测 | ||||
| 托根 | 托转架卡槽与托辑轴头卡装严密,牢固不松动 | |||||
| 管状带式机 | 承载段的直线部分托辑组中心线的直线度 | nun | 符合DL5190.2规定 | 绷钢丝,用钢尺检测 | ||
| 载段的曲线部分托辑组中心线的线轮廓度 | nun | 符合DL5190.2规定 | 绷钢丝,用钢尺检测 | |||
| 托辕组 | ι三 | 对面托辑平行,托辐间距相等,偏差Wl | 用钢尺测量 | |||
| 相邻三组短子内表面高低偏差 | mm | ≤2 | 拉线,用钢尺检测 | |||
| 过渡托辑 | 安装位置、角度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胶带在圆形和平形之间的过渡 | 目测 | ||||
| 落煤斗、导煤管、导煤槽 | 部件外观 | 各部件应平整、光滑,无漏焊、变形 | 目测 | |||
| 支吊架安装 | 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重量不压在导煤槽上 | |||||
| 导煤槽安装 | 导煤槽应与皮带机中心吻合且平行,两侧匀称,密封胶板与皮带接触不漏 | |||||
| 落煤斗、导煤管、导煤槽 | 法兰连接 | 法兰垫料严密,螺栓紧固,螺栓露出螺母丝扣适量 | 目测 | |||
| 导向煤闸门安装 | 煤闸门操作灵活,开关标志正确 | |||||
| 工序 | 检验项目 | 性质 | 单位 | 质量标准 | 检验方法和器具 |
| 附件安装 | 清扫器安装 | 清扫器与皮带接触平齐、严密安装牢固 | 目测 | ||
| 止回器安装 | 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规定,安装牢固,动作灵活、可靠 | ||||
| 犁式卸料器安装 | 卸煤器操作灵活,卸煤时皮带与犁刀结合紧密,煤可卸净 | 目测 | |||
| 过桥爬梯安装 | 美观牢固,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 | 目测 | |||
| 驱动机安装 | 减速机安装 | 主控 | 符合本规程表5.1.13规定 | ||
| 电机安装 | 符合本规程表5.L15规定 | ||||
| 联轴器中心找正 | 主控 | 符合本规程表5.1.14规定 |
表4:皮带胶接
| 工序 | 检验项目 | 性质 | 单位 | 质量标准 | 检验方法和器具 | |
| 皮带铺设 | 皮带规格 |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 目测并用钢尺检测 | |||
| 皮带工作面选用 | 选用覆盖胶层较厚的面 | 目测 | ||||
| 皮带接口设置 | 胶接接口的工作面应顺着皮带的前进方向,两个接头间的皮带长度应26倍滚筒直径 | 目测,用钢尺测量 | ||||
| 皮带截断长度 | nun | 皮带胶接后,拉紧装置的拉紧行程应23/4 | 用钢尺测量 | |||
| 带接皮胶 | 股接头强度实验 | 主控 |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无规定时试验接头扯断力不小于原胶带的80% | 试验测定 | ||
| 接口形式 | 直口或斜口(30°) | 用钢尺测量 | ||||
| 钢丝胶带接头长度 | nun |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 用钢尺测量 | |||
| 布每阶长度帆带层梯度 | 带宽W500mm | mm | >200 | 用钢尺测量 | ||
| 500InmV带宽WloOOmm | nun | 2250 | 用钢尺测量 | |||
| 105Omm≤带宽W1600mm | mm | >300 | 用钢尺测量 | |||
| 165Omm≤带宽W2000mm | mm | 2350 | 用钢尺测量 | |||
| 胶接头合口 | 合口必须对正 | 目测 | ||||
| 热粘接 | 硫化温度 | r |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无规定时应按照口15190.2中11.2.3的规定执行 | 温度计检测 | ||
| 硫化压力 | MPa |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无规定时应达到L5~2.5 | 压力计检测 | |||
| 硫化时间 | min |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无规定时按照DL5190.2规定执行 | 用表计时 | |||
| 冷粘接 | min | 固化时间根据环境按照合格试验接头的固化时间确定 | 用表计时 | |||
| 胶接头外观检查 | 主控 | 厚度应均匀,不得有气孔、凸起和裂纹,接头表面接缝处应覆盖一层涂胶细帆布 | 目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