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1)闾左( ) (2)谪戍( ) (3)忿恚( )
(4)免冠徒跣( ) (5)以头抢地( ) (6)休祲降于天( ) (7)以遗( ) (8)臧否( ) (9) 舴艋(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4分)
(1)为天下唱 ( ) (2)复立楚国之社稷( )
(3)度德量力( ) (4)恢弘志士之气( )
(5)长跪而谢之( ) (6)陟罚臧否 ( )
(7)利尽南海 ( ) (8)仓鹰击于殿上( )
(9)休祲降于天( ) (10)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11)盖追先帝之殊遇( ) (12)等死,死国可乎( )
(13)八百里分麾下炙( )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8分)
(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
(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带边框多义词的含义。(5分)
(1)遗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②深追先帝遗诏 ( )
(2)效 ①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
②不效,则治臣之罪 ( )
(3)次 ①皆次当行( )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4) 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①( ) ②( )
(5) 以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5.选择词义在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 (2分)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抱恨终天
B.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后值倾覆 樯倾楫摧
D.不宜妄自菲薄 薄暮冥冥
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根据提示填空(14分)
(1)《陈涉世家》的作者是 , (朝代)著名的 家和史学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终于写成 。 它是我国第一部 ,鲁迅称之为“ , 。”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3)在现实生活中,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用《出师表》里的话说):“ , ”。
(4)《破阵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5)《望江南》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痛苦的名句是: , 。
(6)《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苏轼,给他建功立业的两句是: , 。
(7)《出师表》中揭示后汉衰败原因的语句是“ , ”。
(8) 在《武陵春》中,表现词人愁之深重的两句是: , 。在古代诗词中请再写一句能表现作者愁绪的句子: , 。
(9)《渔家傲 秋思》表现作者矛盾心理的句子 , 。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 。 !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50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8至12题。14分
唐雎不辱使命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陡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她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夸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于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表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解释下捌句中加线的词语。2分
(1)天下缟素 缟素( ) (2)寡人谕矣 谕 ( )
9.甩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10.文中描写秦王神志的词语有。“不悦”“ ”“ ”表现了秦壬骄横凶暴、色厉内荏的特点。2分
11.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3分
答:
1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朝统一是必然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唐雎不辱使命”呢?(3分)
答:
(二)阅读《陈涉世家》完成下列各题(13—20题共23分)
第一段: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会天大雨( ) ②度已失期( )
③上使外将兵( ) ④楚人怜之( )
14.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羲之之书晚乃善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①天下苦秦久矣。
翻译: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翻译:
16.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位什么样的人。2分
第二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版本不同,或者为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7.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吴广素爱人 素:sǜ 朴素
B.广故数言欲亡 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广 笞:chī 用竹板打
D.被坚执锐 被:biè 同“披”
18.翻译下面语句。4分
(1)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翻译: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
19.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3分
20.陈涉揭竿,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
(三)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21~25题。(13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 (2)便要还家( )
2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皆若空游无所/依
2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翻译:
(2)先帝不以臣卑鄙
翻译:
24.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
25.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