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杨朔的散文多采用“三段式”的结构形式,即“开头设悬念,中间转弯子,卒章显其志。
2.1987年,方方中篇小说《风景》的发表震惊文坛,这一作品与池莉的《烦恼人生》后来被评论家称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
3.尹小跳是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中的主人公。4.余华小说《现实一种》主要讲述的是山岗、山峰兄弟相残的故事。
5.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而成的。
6.小说《古船》中讲述了隋、赵家族的矛盾,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赵柄和赵多多。
7.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中的主人公是王瘦吾、陆虎臣和靳彝甫。
8.长篇叙事诗《一个和八个》中被投入监狱的战士是王金。
9.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登记》是20世纪50年代初为配合新婚姻法的颁布和贯彻而创作的。
10.盛佑亭是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中的一个充满矛盾性格的人物。
11.朦胧诗人中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是顾城。
12.张承志是新时期第一个公开宣布皈依宗教的作家。
13.“为商州写书”是作家贾平凹提出的。
14.王安忆的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追寻的是茹姓家族的母系历史。
15.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小说主要形成两大流向,其中以人本探究见长且主要揭示人性之丑、恶的作家主要有残雪、苏童等。
16.当代作家汪曾祺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17.“好的散文是一首诗”是杨朔在《海市》一书的《小序》里提出的。
18.“马铁丁”是诗人郭小川与另外两个作家发表杂文时所用的笔名。
19.张承志小说中常用的三种诗性结构模式是:寄托式、情景交融式、象征式。
20.中篇小说《祖父在父亲心中》的是方方,散文集《千年一叹》的是余秋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15分)
21.“枫杨树故乡”经常出现在下列哪位作家的小说中【C】
A.汪曾祺B.莫言C.苏童D.周梅森
22.中篇小说《黑骏马》的是【C】
A.马原B.张炜C.张承志D.扎西达娃
2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小说的“形式创造”和“叙事实验”方面做出较大成就的新潮作家是【C】
A.苏童B.马原C.余华D.莫言
24.苏童小说《我的帝王生涯》的主题意蕴是表现【D】
A.宫廷斗争的残酷与对权力斗争的超越B.对权力斗争的超越与对帝王文化的反思
C.对宫廷禁锢的厌倦与对自由人性的向往D.人的异化与本真自我的复归
25.张炜曾偏激地直言:“我很不喜欢这个人物,我觉得这个人代表了一大批所谓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是我们的社会有可能遭受巨大不幸的一个根源。”这段话中的“这个人物”是指【C】
A.王三江B.肖万昌C.隋见素D.赵多多
26.巧云和十一子是汪曾祺哪篇小说中的主人公【C】
A.《天鹅之死》B.《受戒》C.《大淖记事》D.《钓人的孩子》
27.郭小川在作品中用了三个“惆怅”、两个“迷惘”、一个“暗淡无光”、一个“忧伤”的诗歌是【D】
A.《甘蔗林——青纱帐》B.《将军三部曲》C.《一个和八个》D.《望星空》
28.上官金童是莫言以下哪部小说中的人物【A】
A.《丰乳肥臀》B.《红高粱》C.《檀香刑》D.《金发婴儿》
29.散文集《山居笔记》的是【D】
A.杨朔B.贾平凹C.张承志D.余秋雨
30.“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一诗句出自以下哪首诗【D】
A.《山民》B.《惠安女子》C.《回答》D.《神女峰》
31.《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的许多次卖血都与以下哪个人物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A】
A.一乐B.二乐C.三乐D.许玉兰
32.张炜激情咏赞“葡萄园是一座孤岛般美丽的凸起,是架上最后的一片绿洲。他在哪部小说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葡萄园”【D】
A.《一潭清水》B.《秋天的思索》C.《柏慧》D.《九月寓言》
33.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是由5部相连贯的中篇小说合成的,除《红高粱》《狗道》《高粱殡》《狗皮》之外,还有【C】
A.《野种》B.《野人》C.《高粱酒》D.《红蝗》
34.对汪曾祺创作影响最大的中国作家是【C】
A.鲁迅B.周作人C.沈从文.D.朱自清
35.在“”中曾经下放湖北咸宁干校和天津附近的团泊洼干校的作家是【A】
A.郭小川B.赵树理C.梁斌D.柳青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6.简析《小鲍庄》中“仁义”话语的双重内涵。
37.简述方方小说“发现”市民的特殊意义。
38.简述余秋雨散文“思想审美化”的艺术特色。
39.简述赵树理“问题小说”的含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4分,共28分)
40.试述贾平凹长篇小说《浮躁》的艺术特色。
41.白嘉轩形象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