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学常识。
【文体】:《出师表》蜀国丞相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呈文。用于表达臣子的请求和愿望。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4个小类,即章、奏、劾、表。《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二、文言知识点归纳
1. 通假字
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
③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2. 词类活用。
①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性短语,善良诚实的人)
②有所广益(“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
③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④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性短语,奸邪凶恶之徒,课文指曹魏集团)
⑤恢弘志士之气(“恢弘”,“恢”是广大、宽广的意思;而“弘”是大的意思;二者合起来,就是极其宽广的意思,常用来形容气势,如气势恢弘,恢弘壮观,等等。是宏大之意,是形容词。在此活用作动词“扩大”)
3.古今异义。
①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
a.古义:扩大。
b.今义:店铺开业。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a.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今义:品质低下、言行恶劣。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a.古义:痛心遗憾。
b.今义:深切地憎恨。
④由是感激
感激:
a.古义:感动奋发。
b.今义:深刻的感谢。
⑤晓畅军事
晓畅:
a.古义:通晓,熟悉。
b.今义:明白通达。
⑥临表涕零
涕
a.古义:眼泪。
b.今义:鼻涕。
4.一词多义。
①效:
a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道:
a路途:中道崩殂。
b方法:咨诹善道。
③所以:
a. ……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b用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④于:
a.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给:欲报之于陛下也。
c.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⑤以:
a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以致:以伤先帝之明。
c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e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
5.句式(对比性句式)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只希望在的时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兵败之时我接受了委任,在危难之中我奉命出使,从那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个年头了。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④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6.成语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行阵和睦:
裨补阙漏:
苟全性命:
攘除奸凶:
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斟酌损益:
感激涕零:
不知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