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用人单位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个证书,其中不包括__。A.生产许可证B.产品合格证C.质量鉴定证D.安全鉴定证
2、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下列有关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A.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B.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C.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D.安全区和危险区设计都过宽
3、生产安全事故分为__。A.灾害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B.灾害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两大类C.自然灾害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D.自然灾害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两大类
4、()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A.初始评审B.内部审核C.管理评审D.外部审核
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__制度。A.审批B.登记C.淘汰D.监管
6、在某种合同的情况下,由与用人单位(受审核方)有某种利益关系的相关方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实施的审核,称为__。A.第一方审核B.第二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D.以上均不正确
7、《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__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A.本单位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机关D.工会
8、安全标志盾牌型图案中间的“LA”是指__。A.安全B.安全防护C.劳动防护D.劳动安全
9、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的,如果当事人不在场,行政机关应当在__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A.5B.7C.14D.15
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凡是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机构(包括主副起升机构),均应装设__。A.上升极限位置器B.运行极限位置器C.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D.缓冲器
11、__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A.故障树B.危险指数C.安全等级数D.事件树
12、虽然某一个人也可能单独使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但是这决不能称为__。A.风险防范研究B.劳动用品防护研究C.作业条件危险性研究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13、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__的管理。A.垂直管理,分级监察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C.属地管理,垂直监察D.属地管理,分级监察
14、__是一部调整安全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专门法律。A.《》B.《安全生产法》C.《工会法》D.《劳动法》
15、目前国内外油类火灾的基本扑救方式是__。A.二氧化碳灭火器B.泡沫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6、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是__。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C.职业健康安全目标D.安全操作规程
17、作业场所未使用防爆电器设备、专用放炮器和人员专用升降容器,经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不改正的,煤矿安全监察管理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可以处__的罚款。A.1万元以下B.2万元以下C.10万元以下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18、__是在发展事件树的过程中,将与初始事件、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和安全功能不协调、矛盾的情况省略、删除,达到简化分析的目的。A.分析事件树B.简化事件树C.完善事件树D.画出事件树
19、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正确的是__。A.危险废物须装入编织袋后方可填埋B.一般工业废物可以直接进入填埋场进行填埋C.爆炸性物品的销毁可以采用:爆炸法、烧毁法、熔融固化法、化学分解法D.有机过氧化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分解、烧毁、溶解、填埋
20、职业接触限值旨在防止劳动者接触过高的波动浓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或有害健康影响,要求进行__。A.安全报告B.安全隐患检查C.职业风险防范D.监测评价
21、__足以一个单位工程或一个交工的系统工程为对象而编制的。A.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B.施工组织总设计C.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任何情况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__Ω。A.800B.900C.1000D.1100
23、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价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__。A.符合性B.有效性C.灵活性D.合规性
24、职业卫生统计中的“发病率”(中毒率)是反映某病(中毒)在人群中发生频率大小的指标,常用于__疾病的发生,研究疾病发生的__和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A.预测;原因B.预测;因果关系C.衡量;原因D.衡量;因果关系
25、在故障假设分析法中,评价结果一般以__表示。A.文件夹B.表格形式C.集体讨论D.现场记录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事故隐患泛指生产过程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__。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管理的缺陷D.制度的缺陷E.自然灾害
2、在__过程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A.安全检查过程中B.生产过程中C.作业环境中D.劳动过程中E.劳动准备中
3、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__逐级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A.特别重大事故B.特大事故C.重大事故D.较大事故E.一般事故
4、下列选项中,属于渗透检测特点的内容包括__等。A.形状复杂的缺陷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显示的痕迹B.不需要大型设备,携带式喷灌着色渗透检测不需水、电,现场检测十分方便C.检测程序少、速度快D.检测灵敏度较磁粉检测低E.材料较便宜,成本低
5、煤矿安全监察的方式包括__。A.专业监察B.重点监察C.日常监察D.专项监察E.定期监察
6、重大事故应根据__实行分级响应。A.事故的性质B.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C.事故的严重程度D.事故的发生时间E.事故的上报时间
7、生产性粉尘来源于__等。A.固体物质的机构加工B.物质的不完全燃烧C.物质蒸汽冷凝D.安全管理人员的非科学管理E.日常的烟气
8、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能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应该__。A.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并处罚金B.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C.有违法行为,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D.责令限期提供必需的资金E.直接给予经济处罚
9、”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用于__。A.生产企业B.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C.军事设施D.采掘业E.危险物质的运输
1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__的权利。A.工伤社会保险B.提出赔偿要求C.提出变动工作D.提起诉讼E.提出仲裁
11、建筑物板与墙的洞1:3,必配备牢固的__等防止人员坠落的防护设施。A.盖板B.安全绳C.安全网D.安全带E.防护栏杆
12、以下属于危险指数方法的有__。A.道化学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B.帝国化学(ICI)公司的蒙德法C.化工厂危险等级指数法D.安全检查表法E.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法
13、机械安全的特性有__。A.可靠性B.适用性C.防护性D.友善性E.整体性
14、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__。A.粉尘B.病毒C.劳动制度D.辐射E.振动
15、《矿山安全法》对矿山企业的工会所应行使的监督权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__。A.参与矿山安全管理权B.提出事故隐患的解决建议权C.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权D.制订安全措施权E.行政处罚权
16、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年度的__等计划同时编制。A.生产B.技术C.财务D.供销E.项目
17、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__,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A.按需计划B.统一规划C.合理分配D.合理布局E.严格控制
18、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__。A.亚急性中毒B.急性中毒C.毒气中毒D.慢性中毒E.深度中毒
19、露天矿作业一般采取的防尘措施有______。A.采用湿式钻孔或干式捕尘B.确保全面通风的主风扇连续运转C.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D.碎矿作业时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的方法E.设置水幕
20、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将原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按照体系管理的方法予以__的过程。A.补充B.完善C.改进D.修缮E.实施
21、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包括__。A.空间适用B.主体和行为的适用C.排除适用D.优先适用E.其次适用
22、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__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A.定期B.不定期C.巡视D.旁站E.专项
23、构建事故预警需要遵循__。A.引导B.及时C.高效D.全面E.果断
24、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在注册工作中,工作人员有下列__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A.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B.在工作中态度不好的C.对发现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准予注册的D.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注册的E.工作中要求过于严格的
25、下列站房,属于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是__。A.污水处理站、通讯总站B.计算中心、消防泵站C.制氧站、煤气站D.消防泵站、通讯总站E.变配电站、锅炉房、空压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