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是。
A:教师、学生、学校
B:教师、学生、环境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学生、领导
E:重视个别差异
2、幼儿教育的最好见证人和评估者是____
A:教师
B:园长
C:幼儿家长
D:保育员
3、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属于( )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
4、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的有__。
A.合同的审核和签订
B.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C.资本、基金的增减
D.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5、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
A:年龄差异
B:能力差异
C:个体差异
D:性别差异
6、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
A:;省、自治区、直辖市;县级
B: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县级
C:;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
D:;市级;县级
7、教师有权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工作,能自由做决定,不受他人干扰,这体现了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的。
A:教学行为的自主性
B:教育对象的幼稚性
C:教育过程的创造性
D:教育手段的示范性
8、结构性观察,又叫()。
A.定量观察
B.定性与定量观察
C.定性观察
D.参与式观察
9、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10、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予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 )
A:教育的经济功能
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自然功能
D:教育的道德功能
11、近20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下列____结论。
A: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
B: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C: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
D: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12、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E:重视个别差异
13、”望梅止渴”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__
A.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C.士兵的士气高
D.梅子对人体味觉器官的刺激作用
14、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指的是测量的__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5、指导教学是以__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A.学生
B.学业
C.学习成绩
D.学习方法
16、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类比
B:归纳
C:调查
D:综合
17、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A:管理
B:德育
C:服务
D:教学
E:重视个别差异
18、对认知学习的评价使用最多和最便利的方法是()。
A.实验
B.测验
C.行动观察
D.评定
19、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反映在下列哪部著作中( )
A:《理想国》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画》
D:《大教学论》
20、My English is very good。can speaklouder.
A:may
B:very
C:too
D:much
2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名言说明教师应该具备____
A:忠于职守的品德
B:团结协作的精神
C:人际交往的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23、”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 )的观点。
A:乌申斯基
B:波斯纳
C:阿尔波特
D:斯金纳
24、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__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25、情境教学法的首创者是( )
A:刘京海
B:李吉林
C:邱学华
D:倪谷音
26、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菠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个概念.这是__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学习
27、如果小张考试及格并且大田考试不及格.则小娜考试一定不及格。如果以上命题是真的,那么要得到:“大田考试及格了”需要什么前提条件?
A:小张考试及格而大田考试不及格
B:小张与小娜考试都不及格
C:小张考试不及格而小娜考试及格
D:小张与小娜考试都及格了
28、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__。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29、精通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教师的。
A:知识素养
B:人格素养
C:能力素养
D:职业素养
E:重视个别差异
30、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的人属于__
A.场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2、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 )
A:基本问题
B:核心问题
C:重要问题
D:主要问题
3、根据未成年人保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__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籍
4、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教学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5、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____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
B:人际交往
C:性
D:规则意识
6、新教师一般处于____
A: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B:认识“个别现象”阶段
C:认识“因果关系”阶段
D: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7、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8、知觉的特性包括__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9、、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青年初期
10、课堂板书的特点有( )
A:超越性
B:艺术性
C:实践性
D:高度概括性
E:直观形象性
11、相同要素说是由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
A:桑代克
B:伍德沃斯
C:奥苏伯尔
D:贾德
E:存在的或障碍
12、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的是____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3、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对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分化抑制
D:延缓抑制
14、儿童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__。
A.绝对的
B.相对的
C.恒定的
D.本质
15、教育法律关系构成的要素有( )
A: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B: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C:教育权利能力
D:教育的行为能力
E: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16、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 )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A:学生发展
B:学科体系
C:社会需求
D:教育发展
17、《蝉的歌唱》的作者是具有“昆虫的荷马”美称的法布尔,他的国籍是____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苏联
18、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__.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9、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20、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具有的基本特征是__
A.客观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B.外显性、整体性、灵活性
C.简约性、客观性、整体性
D.综合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20、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具有的基本特征是__
A.客观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B.外显性、整体性、灵活性
C.简约性、客观性、整体性
D.综合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21、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__。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22、反映测验可靠性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
B:信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
23、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____
A:场依存型
B:场型
C:沉思型
D:幅合型
24、小班教学体现教育公平,保证教学质量,在实施中应注意__。
A.教师包班而不分科任教
B.因材施教
C.学生机会均等
D.责任明确
E.分层管理
25、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__。
A.水平迁移
B.顺向迁移
C.逆向迁移
D.垂直迁移
26、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__。
A.内容型策略
B.方法型策略
C.形式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27、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之一。
A:科学的幼儿体育活动
B: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C:教师的示范作用
D:开展与体育相关的游戏
28、多媒体技术是____
A:一种图像和图形处理技术
B:文本和图形处理技术
C:超文本处理技术
D: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
29、下面的观点正确的是()。
A.凡是给教师带来麻烦的行为都属于问题行为
B.问题行为具有稳定性
C.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教育,在一定条件和诱因下,问题行为可能发展为变态行为
D.偷窃、打架等属于人格性问题行为
E.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家庭、社会文化、学校和学生四个因素
30、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为__。
A.应激
B.性格
C.能力
D.定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