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得分
1、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起重机允许起升无聊的最大重量称为 额定起重量 。
2.绑扎后的钢丝绳吊索提升重物时,各分支夹角一班不应超过 90 度角。
3.起重重物时,司索人员应于重物 保持 一定的安全距离。
4.吊钩扭转变形超过 10 度应立即报废。
5.吊钩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 10% 应立即报废。
6.吊钩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 15% 应立即报废。
7.绑扎吊运大型或薄壁物件时,应采取 加固 措施。
8.起重用的卸扣分为D型卸扣和 弓型 卸扣两种。
9.钢丝绳吊索必须由 整根 绳制成。
10.卷扬机作业结束后,应将 总电源 开关切断。
2、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修改)》自(C)施行。
A、2005年7月1日 B、2003年7月1日
C、2009年5月1日 D、2005年6月1日
2、在输电线路电压为1~35千伏场所作业时,起重机应与架空线保持的安全距离是( D )。
(A)1.5米 (B)2米 (C)1米 (D)3米
3、在一般吊装作业中 , 通常采用 ( B ) 试吊的方法来逐步找到重心 , 以确定吊点绑扎位置。
A: 高位试吊 B: 低位试吊 C: 中部试吊 D:ABC都可以
4、在起升过程中,如感到起重机接近倾斜状态,或有其它危险时,应(C)。
(A)立即停止工作 (B)保持原位
(C)立即将重物落地 (D)收缩起重臂
5、下列音响符号 (A) 是表示大于 1 秒钟的长声符号。
A:“——” B:“●” C:“〇”
6、重物落地,起升卷筒的钢丝绳须保留(B )。
(A)1圈 (B)3圈 (C)2圈 (D)5圈以上
7、在吊钩报废标准中,危险断面磨耗超过原设计尺寸(B )应报废。
(A)5% (B)10% (C)15% (D)20%
8、把电气设备的外壳与(C )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A)导电体 (B)绝缘体 (C)接地体 (D)金属
9、起重机司机必须持有(B )操作许可证。
(A)特种技术 (B)安全技术 (C)一般技术 (D)专业技术
10、起重机运行机构工作前应检查(C )行程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A)运行 (B)起升 (C)制动 (D)下降
11、司机在操作起重机过程中,必须做到( B )、制动平稳,吊钩、吊具和吊物不得游摆。
(A)运行 (B)起动 (C)起升 (D)下降
12、指挥语言中, 前后左右均以 ( B ) 所在位置为基准。
A: 指挥人员 B: 司机 c: 负载 D: 吊钩
13、( B )控制器,由于其线路简单、维护方便,而普遍地被用来控制中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和小型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A) 主令 (B) 凸轮 (C) 鼓形
14、流动式起重机回转动作应在伸臂动作和向下变幅动作( B )进行。
(A) 之后 (B) 之前 (C) 任何时候
15、起重机在起吊前应作( D )试验。
(A) 静负荷 (B) 动平衡 (C) 动负荷 (D) 空负荷
16、起重机是一种能在一定范围内 ( A ) 和水平移动物品的机械。
A: 垂直起升 B: 匀速运动 C: 任意起升
17、采用两个吊点吊运长形物体时 , 吊点距物体两端的距离为 ( B) 处 (L 为物体长度 )
(A): 0.3L (B): 0.2L (C):0. 15L (D): 0.4L
18、在下列那些情况,起重司机不应向指挥和地面人员发出警示信号(D)。
(A)起升吊钩 (B)大车行走 (C)降落重物 (D)准备发动起重机
19、起重机设置主隔离开关是为了保护( C )。
(A)电动机 (B)电气线路 (C)人员安全
20、点接触钢丝绳的股是由(A)钢丝捻制而成。
(A)直径相同的 (B)直径不相同的 (C)特制的异型
21、起吊重物使用的钢丝绳,应选取适当长度,绳索之间的夹角与钢丝绳的受力关系:(B)。
(A)无关 (B)增大而相应增大 (C)减小而相应减小
22、信号员单手自然握拳至于头上,轻触头顶,表示为 ( C ) 。
A、要副钩 B、吊钩上升 C、要主钩 D、以上均不对
23、通常将制动器安装在机构的(C)轴上,这样可以减小制动力矩,缩小制动器的尺寸。
(A)低速 (B)中速 (C)高速
24、卷筒壁磨损至原壁厚的(C)时卷筒报废,应立即更换。
(A)5% (B)10% (C)20%
25、开始吊载时 , 应先用 " 微动 " 信号指挥 , 待载荷离开地面 ( A ) 稳定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挥。
A: 100-200mm B: 200-300mm C: 300-400mm D: 400_500mm
26、起重司机所使用音响信号中 , 一短声表示 ( A )
A: 明白 B: 重复 C: 注意
27、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的最少圈数为(C)圈。
A、1.5 B、2 C、3 D、4
28、起重机司机开始吊装前应检查(A)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A)制动器 (B)夹轨器 (C)缓冲器 (D)防碰撞器
29、应用绳卡固定钢丝绳端部时,绳卡滑块应放在( B )部位。
(A)钢丝绳末端 (B)钢丝绳主绳
(C)钢丝绳不受力的副绳 (D)主副绳都可以
30、流动式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与(A)有关。
(A)幅度 (B)起升高度
(C)额定起升高度 (D)起重机总重
3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修改条例自( D )起施行。
A、2002年6月1日 B、2003年6月1日 C、2004年6月1日 D、2009年5月1日。
3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的“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A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A、电梯、起重机械 B、汽车、防爆电器 C、铁路机车、机床
33、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的( A)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管理员 C、部门负责人
34、在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A)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35、下列选项哪些不属于特种设备的重大违法行为有(D)。
A) 无证安装维修本单位20t吊车;B) 起重司机持证上岗;
C) 起重指挥未佩戴上岗证胸卡;D) 特种设备的按期定检;
36、特种设备在投用前或投用后(B)内,使用单位向省辖市或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15日 B)30日 C)60日 d)120日
3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至少(C)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A) 每天 B) 每周 C) 每月 D) 半年
3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C)报告。
A.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B.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C.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 D.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39、特种设备安全的主体是(A).
A.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单位 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管部门
C.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C) 罚款。
A.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B.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C.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3、判断题。(每题 1分,共20分,你认为对则在括号内打√,认为错则打×)。
(√)1、捆绑物件的钢丝绳在起吊时,钢丝绳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则起吊重物的能力就越小。
(√)2、指挥人员在发出“紧急停止”的音响信号时,要带有强烈的紧迫感觉。
(√)3、 汽车起重机在行驶过程中,上车操纵室不允许乘座任何人员。
(×)4、卸扣在使用时,只要不超载,就可以横向使用。
(√)5、吊钩出现裂纹或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都应予以报废。
(× ) 6、起重指挥指挥吊车是应该站在被起吊物件跟前。
(×) 7、汽车起重机只能垂直吊拨埋在地下的物体、树木等。
(×) 8、起重机的挂钩吊点要根据被吊物体的外形尺寸的大小和形状来选择的。
( ×)9、起重机操作时,司机可进行起升及大车、小车同时行走的操作动作。
(√) 10、卸扣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应小于4。
(√)11、起升钢丝绳发生多处钢丝溢出应该报废。
(√)12、如果发现整根绳股有断裂,钢丝绳应报废。
(×)13、吊钩出现裂纹,焊补后可继续使用。
(√)14、起重机不容许带病出车工作。
(×)15、不管是哪种信号,起重司机只能听指挥发出的信号。
(√)16、起重指挥在进入现场指挥前,应先检查一下吊钩是不是有异常。
(√)17、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立即报告,这是从业人员的一项义务。
(√)18、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
(√)19、放置物体方法虽然不一样,但物体的重心作用点位置不会随之改变。
(×)20、捆绑绳与被吊物体捆绑牢固后即可指挥司机快速起吊。
4、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司索作业之中保证物体平稳的条件是什么?
答:保证物体稳定的条件:一是物体放置时应保证有可靠的稳定性,不倾倒。二是吊装运输过程中应有可靠的稳定性,保证正常吊运中不倾斜或翻转。
2、钢丝绳绳芯起什么作用?
答:绳芯中的润滑油起减小每股绳及钢丝之间的摩擦和防腐蚀作用。
5、事故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案列一、
1981年8月29日17时15分,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米时脱钩,将技术员路XX砸伤后死亡。请分析事故原因并列出预防措施。
答:直接原因:未挂牢脱钩。
这次事故放生的事件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的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转改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主要原因:司索工安全意识不简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其次受害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预防措施:今后有关部门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端正工作态度。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生理状态,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
案列二、
1988年3月8日下午2时许,某单位吊车司机张某操纵一辆从日本进口的20t三菱牌汽车到某工地帮助卸车,将一根重达7.3t的花篮梁卸到工地上。担任指挥的杨某离开岗位,轻松地坐到运输构件的运输驾驶室里,与运输司机李某抽烟聊天,自己为钩已挂好,剩下的事司机起吊,自己帮不上忙,至于指挥不指挥无所谓。司机张某按照以往的习惯,虽然无人指挥,自恃技熟,不会出现问题,照样轻松自如地作业,结果万没料到,工地的土质松软,在吊运回转过程中由于无人指挥,汽车吊支腿陷入泥里也无人发觉。当司机张某发觉吊车有倾斜时,心慌意乱,想要鸣号示警,用手按动电钮,发现报警器失灵,最终由于车身重心失去平衡而倾倒,重达7.3t的花篮梁狠狠地砸在构件运输车上,指挥员杨某和司机做梦也不会料到由于自己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会被砸扁压瘦的驾驶室轧住。众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才将杨某、李某从驾驶室里拖出来,急送医院抢救。杨某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李某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两腿高位截肢,落得终生残废。请分析事故原因并列出预防措施。
答:事故原因:
(1)从现象来看,作业现场土地松软,喇叭失灵是这次恶性事件的直接原因,实质上违章作业和不负责任是造成本次恶性事故的真正原因。即司机严重违反“十不吊”规定,平时又没认真做好吊车维护保养工作,更对现场土地松软情况一无所知,当吊车支腿出现下陷先兆时,司机竟没有任何察觉,安全意识很差。
(2)指挥员杨某擅自离岗,没有认真指挥配合司机作业。
预防措施:
(1) 强化对司机和指挥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责任性,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2)机工作责任心,认真做好吊车的列保的日保,保证吊车机械性能和安全附件的完好,确保安全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