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也是热爱 劳动的表现。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教学准备:⑴投影仪、课文插图投影片、课后练习投影片。
⑵录音机、课文录音带。
⑶搜集本班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的事例。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
植树节那天,同学们是怎样参加那次劳动的?这是一次怎样的劳动?
二、听一听。
教学重点:(一)、听课文录音,思考回答:
1、什么是公益劳动?它包括那些方面的劳动?
2、出示课文中第⑴幅插图投影片,思考:⑴、小红和小兰参加的是什么样的劳动?⑵、她们是怎样做的?⑶、她们衣服弄脏了,个个累得满头大汗,为什么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板书:主动 做 认真做)
3、出示课文中第⑵幅插图投影片,思考:⑴、小红和小兰怎样和王大妈联系劳动?(主动)⑵、她们在栽树时表现怎样?(板书:不 怕脏、不怕累)
小结:(略)
(二)、听《列宁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故事录音后,思考:列宁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还要去参加义务劳动?
小结:(略)
三、议一议。
1、你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哪些公益劳动?在劳动中你是怎样做的?
2、公益劳动给大家、给社会带来哪些好处?
3、为什么要参加公益劳动?
4、你还知道哪些劳动属于公益劳动?参加这样的公益劳动有什么意义?
小结:(略)(板书:热爱劳动)
四、做一做。
1、课后一题,这些少先队员参加了哪些公益劳动?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是否有人吩咐?这显示了他们参加劳动的什么态度?
2、夸一夸我们班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的同学,并请他们谈谈参加公益劳动的体会。
3、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
⑴学校运来一车煤,同学们抢着去下车,小芳穿着一件新的洁白的衬衣,她有点为难。
⑵小明说:“公益劳动无报酬,参不参加无所谓。”
4、学校附近有哪些适合同学们参加的公益劳动?你打算怎样参加这些劳动?(如:助残活动、利民活动、送温暖、修路、救灾等)
五、看一看。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为什么要参加公益劳动?怎样参加公益劳动?希望同学们能向课文中的少先队员和我们身边的那些同学学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从小热爱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