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严重程度
(B)性质
(C)持续时间
(D)特征
2、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
(A) l~2分
(B) 2~3分
(C) 3~4分
(D) 6分以上
3、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
4、人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称为( )。
(A)思维松弛
(B)破裂性思维
(C)语词新作
(D)思维不连贯
5、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霍兰德
6、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和个体侵犯性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无相关
7、反映测验题目对有关行为取样的适用性的效度指标是( )。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效标效度
(D)区分效度
8、内心被揭露感属于( )。
(A)知觉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思维形式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9、“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的含义是( )。
(A)真诚与说实话之间没有联系
(B)表述真诚不能通过言语
(C)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成长
(D)实话实说不利于表达真诚
10、强大的自然灾害后,人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说明其处在“灾难症候群”的( )。
(A)惊吓期
(B)警觉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11、以反问的形式批评求助者,属于( )。
(A)责备性问题
(B)修饰性反问
(C)解释性问题
(D)多重问题
12、反映测验题目对有关行为取样的适用性的效度指标是( )。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效标效度
(D)区分效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