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课堂讨论环节,八年级(1)班的同学针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C.社会是由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D.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存在
2.爱因斯坦说过:“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个人要成长发展,必须处处依赖集体
B.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3.小林在学校里是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同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 ②小林的身份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 ③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在同一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都会有多种身份 ④我们要学会多个角度、多方位地认清和思考自己的不同身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浏览新闻,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进行网上股票交易……这表明( )
A.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B.有了互联网,我们的一切愿望都能顺利实现
C.离开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D.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5.网络交往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下列属于违背法律准则的有( )
①进行网络诈骗 ②18岁的德国学生制造“震荡波”病毒致使网络瘫痪 ③隐瞒个人真实信息进行网络聊天 ④在网上公开对有矛盾的同学进行侮辱、诽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生活需要秩序。下列关于社会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无序化状态 ②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几位同学的做法你赞同的是( )
A.小明总是在上课铃响后才走进教室
B.小丽在语文课堂上随便讲话
C.小阳在经过教学走廊时不嬉戏打闹、不大声喧哗
D.小红在图书室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
8.以下是发生在某机票代购点的一幕——张某(递上身份证):“我买一张去北京的机票。”工作人员(核对身份证信息):“对不起,您有失信记录,属于失信被执行人,不能购买。”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 )
A.诚实守信 B.学会沟通
C.文明交往 D.善于应变
9.晓红在父母离异后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下岗了,晓红爸爸原来每月支付给她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母子俩生活陷入困境。晓红面临辍学。为此,晓红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①向当地人民提起诉讼,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③通过向居委会或父母双方单位反映情况,寻求调解 ④申请法律援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社会学家戴维斯说过:“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责任是相互的,我们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B.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C.我们只要对自己负责,因为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
D.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
11.吴天祥小组、王争艳志愿服务队、东明志愿服务队、本禹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在武汉,有很多活跃在街头巷尾的志愿者组织,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 )
A.服务他人,为民解难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法律义务
B.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是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热心公益,服务他人有利于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
D.慎重许诺,勇担过错是负责任的表现
12.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里约奥运会前,国家体育总局副、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高志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我们的运动员是国家培养的,维护国家荣誉、为国家利益去工作和服务是义务和责任。”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B.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要放弃个人利益 D.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13.2017年1月10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没想到,消息配图中的中国地图缺少了岛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部分版图,接到不少网友投诉。这一消息使我国的( )
A.国家主权受到威胁 B.国家的统一遭到破坏
C.国家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14.下列能体现我国取得的巨大进步的是( )
①飞驰的高铁列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②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③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条件也更加充分 ④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决策更加透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表彰奖励了一批批杰出的劳动者。其中,既有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也有用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环卫工人;既有在三尺讲台播种希望的教师,也有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的农民……这说明( )
①我国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②劳动有分工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 ③劳动者都应受到国家的表彰 ④对社会有益的劳动,就都是光荣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16.(10分)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准备开展一次“中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靠自律还是他律”的辩论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
请你辨析以上观点,并说明理由。(10分)
三、材料分析题
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给13岁的儿子买了部手机做生日礼物,并以书信的方式与儿子“约法三章”。
亲爱的儿子:
生日快乐!
我想你现在肯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而兴奋。你已经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孩了,所以妈妈认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这部手机。但是,接受这个礼物的同时你必须接受必要的约束。只有这样,妈妈才能把你抚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能和现代科技“和平共处”的男子汉。希望你能理解,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约束。
①接听电话时要认真倾听、文明交谈。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场合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②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辱别人的语言;
③不能沉迷手机。用手机上网时,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尽量下载一些经典的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
④在公众场所要讲究礼仪;
……
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上约定的话,妈妈只能将这部手机收回!
爱你的妈妈
5月20日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上述约定的①②③④项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2)生活中有你更有“礼”,需要我们与朋友“有礼”交往。中学生该怎样做一个“有礼”的人?(4分)
(3)母子“5·20约定”也需要我们诚信、守信。你认为什么是诚信?(2分)我们该怎样践行诚信?(4分)
18.(10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1)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有何意义?(4分)
(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6分)
四、探究题
19.(21分)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3万余字的十九大报告,沉甸甸地端出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照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行道路。九年级(3)班以“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不忘初心】中国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
(1)当代,指的是什么?(2分)如何实现?(4分)
【砥砺奋进】以下是老师摘录的部分报告内容:
摘录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摘录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2)列举除“摘录一”以外我国取得的其他成就?(6分)
(3)运用所学知识,就“摘录二”中的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3分)
【继往开来】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4)为了不辜负总的厚望,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6分)
答案
1.D
2.B 点拨:题干中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说明了社会的存在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的说法错误,个人要成长和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帮助,但也不是处处都要依赖集体;C的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说明个人的努力对社会的影响;D的说法正确,但说明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符合题意,这三项应排除。故选B。
3.A 4.A 5.B 6.A
7.C 点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在学校,我们要遵守学校纪律,上课认真听讲,遵守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A、B、D做法是错误的;C的做法是保持安静,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故选C。
8.A 点拨:张某因失信不能购买机票,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它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故选A。
9.A 点拨:材料中的晓红可以通过求助于他人或者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其中②是不珍惜受教育权利,也没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是错误的,所以排除。故选A。
10.C
11.C 点拨:积极承担责任,热心公益、服务他人有利于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服务他人,为民解难不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B选项党的基本路线是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2.C 点拨: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一致的,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荣誉,所以A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国家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采取合法有序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所以B、D说法正确。故选C。
13.C 点拨:岛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部分版图是中国领土,阿里巴巴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一条消息属于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行为。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4.D
15.C 点拨: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对劳动者的表彰体现了我国尊重劳动,但是③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故选C。
16.正方和反方的观点都是片面的。(1分)中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1分)中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文明习惯的要求。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分)遵守社会规则也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4分)
17.(1)①体现了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仪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②尊重他人的隐私。③学会明辨网络信息里的是非善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等诱惑,管住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④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它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在公共场所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4分)(2)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4分)(3)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2分)践行诚信,需要我们: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②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4分)
18.(1)我们积极服务社会,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4分)(2)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分)
19.(1)当代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把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4分)(2)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一系列惠民利民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国防和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6分)(3)①关注民生,加大民生投入。②提高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加大扶贫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④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3分)(4)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②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党走。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