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说出对牧羊人的认识,感受牧羊人的人格光辉。
2.能通过写颁奖词表达对牧羊人的人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同名绘本上荒地阿尔卑斯与幸福阿尔卑斯的图片。
阿尔卑斯山地原本就如此荒凉吗?
是什么让它变得如此荒凉?
很多年前,人们的不断的砍伐与索取夺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恶劣的环境又剥夺了无数人的生命,人们选择了逃离,阿尔卑斯山地成了荒地。
35年之后,当香气、流水和微风又回到高地的时候,这里成了幸福的海洋。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这位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35年不变的种植。
二.说“不变”:认识牧羊人
1.这是个怎样的牧羊人?请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说一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结合你的理解在文中做出批注,尽量多角度地来思考):
示例:
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也上过了油。……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
指导语:你可以直接划出作者评价艾力泽.布菲的句子,更要深入字里行间去感悟。
设计要点:学生小组合作后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互相评价、补充;
总结:这是一个悲惨的牧羊人,但是,他没有在悲惨中堕落,他用双手创造了幸福;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牧羊人,却通过日复一日的普通造就了伟大。
2.教师可以提出的加深学生理解的关键句(指导朗读):
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看似平常却闪耀着牧羊人人格光辉的瞬间。
下面的句子你想怎样读?可以运用我们以前课上所学的处理重音、停连的方式。
(1)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3)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4)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三. 赞牧羊人
1.出示课文直接赞美牧羊人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2.材料链接:
出示绘本上人们因战争而再度砍伐老人种植的树木的图片
出示以下文字:
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说:我们“砍伐”太多了,“种植”太少了;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太多了,想为世界去增添太少了;想今天的满足太多了,想明天的绿色太少了;想祖先的辉煌太多了,想努力地去创造灿烂太少了;想着谎言,制造,喧嚣地把自己说成价值连城太多了,不言不吭、不吹不闹,贡献着,直到死去都默默无闻太少了;总而言之,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
(3)你也来赞一赞牧羊人,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尽量做到语言优美,精炼。
示例:2013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教师格桑德吉介绍:
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
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
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格桑德吉的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四. 结语
有读者说:几年前阅读到,心里被葱茏覆盖,想不说给别人听根本做不到。它属于一个童话,比起那些耀眼的神话,它也神话得耀眼!
让·乔诺说: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我说: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去创造,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五.作业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
写写我们身边的“种树人”,记录他们的事迹,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