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化工厂安全试题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46:46
文档

化工厂安全试题库

安全题库一、选择题1.不能用水灭火的是(C)A、棉花;B、木材;C、汽油;D、纸。2.属于物理爆炸的是(A)A、爆胎;B、氯酸钾;C、硝基化合物;D、面粉。3.去除助燃物的方法是(C)A、隔离法;B、冷却法;C、窒息法;D、稀释法。4.下列物质中不是化工污染物质的是(C)A、酸、碱类污染物;B、二氧化硫;C、沙尘;D、硫铁矿渣。5.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有(B)A、沉淀;B、吸收法;C、浮选法;D、分选法。6.不适合废水的治理方法是(C)A、过滤法;B、生物处理法;C、固化法;D、萃取法。7.不
推荐度:
导读安全题库一、选择题1.不能用水灭火的是(C)A、棉花;B、木材;C、汽油;D、纸。2.属于物理爆炸的是(A)A、爆胎;B、氯酸钾;C、硝基化合物;D、面粉。3.去除助燃物的方法是(C)A、隔离法;B、冷却法;C、窒息法;D、稀释法。4.下列物质中不是化工污染物质的是(C)A、酸、碱类污染物;B、二氧化硫;C、沙尘;D、硫铁矿渣。5.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有(B)A、沉淀;B、吸收法;C、浮选法;D、分选法。6.不适合废水的治理方法是(C)A、过滤法;B、生物处理法;C、固化法;D、萃取法。7.不
安全题库

一、选择题

1.不能用水灭火的是(  C )

A、棉花;  B、木材;    C、汽油;    D、纸。

2.属于物理爆炸的是( A  )

A、爆胎;  B、氯酸钾;    C、硝基化合物;    D、面粉。

3.去除助燃物的方法是( C  )

A、隔离法;    B、冷却法;    C、窒息法;    D、稀释法。

4.下列物质中不是化工污染物质的是( C  )

A、酸、碱类污染物;    B、二氧化硫;C、沙尘;    D、硫铁矿渣。

5.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有( B  )

A、沉淀;B、吸收法;    C、浮选法;    D、分选法。

6.不适合废水的治理方法是(  C )

A、过滤法;    B、生物处理法;    C、固化法;    D、萃取法。

7.不能有效地控制噪声危害的是( D  )

A、隔振技术;B、吸声技术;    C、带耳塞;    D、加固设备。

8.只顾生产,而不管安全的做法是(  C )行为。

A、错误;    B、违纪;    C、犯罪;    D、故意。

9.我国企业卫生标准中规定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是( A  )mg/m3空气。

A、10;      B、20;    C、30;     D、40。

10.触电是指人在非正常情况下,接触或过分靠近带电体而造成( B  )对人体的伤害。

A、电压;    B、电流;    C、电阻;    D、电弧。

11.(  B )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大,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显变化。

A、轻型触电者;B、中型触电者;C、重型触电者;D、假死现象者。

12.下列气体中(  D )是惰性气体,可用来控制和消除燃烧爆炸条件的形成。

A、空气;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汽。

13.当设备内因误操作或装置故障而引起( C  )时,安全阀才会自动跳开。

A、大气压;     B、常压;    C、超压;    D、负压。

14.燃烧具有三要素,下列哪项不是发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D  )。

A.可燃物质; B、助燃物质;    C、点火源;    D、明火。

15.下列哪项是防火的安全装置( A  )

A、阻火装置;    B、安全阀;     C、防爆泄压装置;    D、安全液封。

16.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其中最主要的是(  B )。

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肺。

17.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 C  )。

A、心脏复苏法救治;                        B、动作迅速、操作准确;

C、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D、对症救护。

18.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三废”,下列那个有害物质不属于“三废”。(  D )

A、废水;        B、废气;        C、废渣;    D、有毒物质。

19.废水的处理以深度而言,在二级处理时要用到的方法为( C  )

A、物理法;        B、化学法;        C、生物化学法;        D、物理化学法。

20.工业上噪声的个人防护采用的措施为( A  )

A、佩戴个人防护用品;B、隔声装置;    C、消声装置;D、吸声装置。

21.皮肤被有毒物质污染后,应立即清洗,下列哪个说法准确( C  )

A、碱类物质以大量水洗后,然后用酸溶液中和后洗涤,再用水冲洗;

B、酸类物质以大量水洗后,然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后洗涤,再用水冲洗;

C、氢氟酸以大量水洗后,然后用5%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后洗涤,再涂以悬浮剂,消毒包扎;

D、碱金属以大量水洗后,然后用酸性水溶液中和后洗涤,再用水冲洗。

22.金属钠、钾失火时,需用的灭火剂是(  B )。

A、水;    B、砂;    C、泡沫灭火器;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剂。

23.吸入微量的硫化氢感到头痛恶心的时候,应采用的解毒方法是(  D )。

A、吸入Cl2;B、吸入SO2;C、吸入CO2;D、吸入大量新鲜空气。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CO2无毒,所以不会造成污染;                

B、CO2浓度过高时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污染;

C、工业废气之一SO 2可用Na0H溶液或氨水吸收。

D、含汞、镉、铅、铬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

25.扑灭精密仪器等火灾时,一般用的灭火器为(  A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卤代烷灭火器。

26.在安全疏散中,厂房内主通道宽度不应少于(  D )。

A、0.5m;B、0.8m;C、1.0m;D、1.2m。

27.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 B  )米内,禁让人员进入。

A、10;    B、20;    C、30;    D、40。

28.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程的颜色为(  B )。

A、红色;B、蓝色;C、黄色;D、绿色。

29.一般情况下,安全帽能抗( B  )kg铁锤自1m高度落下的冲击。

A、2;    B、3;    C、4;    D、5。

30.电气设备火灾时不可以用(  A )灭火器。

A、泡沫;B、卤代烷;C、二氧化碳;D、干粉。

31.为了保证化工厂的用火安全,动火现场的厂房内和容器内可燃物应保证在百分之(  C )和(   )以下。

A、0.1,0.2;B、0.2,0.01;C、0.2,0.1;D、0.1,0.02。

32.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要求作业现场空气中的氧含量不低于( C  )。

A、16%;B、17%;C、18%;D、19%。

33.安全电压为( B  )。

A、小于12V;B、小于36V;    C、小于220V;D、小于110V。

34.化工污染物都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主要来源(  D )。

A、化学反应副产品,化学反应不完全;

B、燃烧废气,产品和中间产品;

C、化学反应副产品,燃烧废气,产品和中间产品;

D、化学反应不完全的副产品,燃烧废气,产品和中间产品。

35.保护听力而言,一般认为每天8小时长期工作在(  C )分贝以下,听力不会损失。

A、110; B、100;    C、80;    D、90。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滤浆粘性越大过滤速度越快;                B、滤浆粘性越小过滤速度越快。

C、滤浆中悬浮颗粒越大过滤速度越快;            D、滤浆中悬浮颗粒越小,过滤速度越快。

37.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B  )。

A、安全的思想教育,技能教育;        

B、安全的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

C、安全的思想教育,经济责任制教育;    

D、安全的技能教育,经济责任制教育。

38.某泵在运行的时候发现有气蚀现象应( C  )。

A、停泵,向泵内灌液;        B、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漏液;    D、检查出口管阻力是否过大。

39.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C  )

A、呼吸道,消化道;            B、呼吸道,皮肤;        

C、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D、皮肤,消化道。

40.球形固体颗粒在重力沉降槽内作自由沉降,当操作处于层流沉降区时,升高悬浮液的温度,粒子的沉降速度将(  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

41.作为人体防静电的措施之一( A  )。

A、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和手套;            

B、应注意远离水、金属等良导体;

C、应定时检测静电;                            

D、应检查好人体皮肤有破损。

42.燃烧三要素是指( B  )

A、可燃物、助燃物与着火点;                    

B、可燃物、助燃物与点火源;

C、可燃物、助燃物与极限浓度;                

D、可燃物、氧气与温度。

43.根据《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规定,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主要内容有(  A )

A、外部、内外部、全面检查;        B、内外部检查;

C、全面检查;                    D、不检查。

44.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  A )。

A、生产过程密闭化;    B、通风;C、发放保健食品;    D、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5.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 A )。

A、跨步电压;B、跨步电势;C、临界电压;D、故障电压。

46.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  B )。

A、温度升高;B、压力急剧升高;C、周围介质振动;D、发光发热。

47.“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是指( A  )

A、固体废弃物;    B、化工厂的废液;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48.微生物的生物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 A  )

A、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    B、分泌抗生素、杀灭病原菌;

C、阻滞和吸附大气粉尘;                D、吸收各种有毒气体。

49.防治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D )。

A、采用吸声器;    B、减振降噪;C、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D、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50.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要素是(  B )

A、可燃物、空气、温度;                B、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C、可燃物、氧气、温度;                D、氧气、温度、火花。

51.预防尘毒危害措施的基本原则是( A  )

A、减少毒源、降低空气中尘毒含量、减少人体接触尘毒机会;        

B、消除毒源;

C、完全除去空气中尘毒;                                        

D、完全杜绝人体接触尘毒。

52.关于爆炸,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B  )

A、爆炸的特点是具有破坏力,产生爆炸声和冲击波;    

B、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C、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D、爆炸在瞬间放出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

53.下列不属于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措施的是( D  )

A、点火源的控制;        B、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C、火灾蔓延;        D、使用灭火器。

54.加强用电安全管理,防止触电的组织措施是( C  )

A、采用漏电保护装置;    

B、使用安全电压;

C、建立必要而合理的电气安全和用电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D、保护接地和接零。

55.触电急救时首先要尽快地(  C )

A、通知医生治疗;            B、通知供电部门停电;

C、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D、通知生产调度。

56.噪声治理的三个优先级顺序是( A  )

A、降低声源本身的噪音、控制传播途径、个人防护;

B、控制传播途径、降低声源本身的噪音、个人防护;

C、个人防护、降低声源本身的噪音、控制传播途径;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57.下列不属于化工污染物的是( D  )

A、放空酸性气体;B、污水;C、废催化剂;D、副产品。

58.可燃气体的燃烧性能常以(  A )来衡量。

A、火焰传播速度;B、燃烧值;C、耗氧量;D、可燃物的消耗量。

59.泡沫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它适用于(  C )。

A、适用于扑灭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类火灾;

B、适用于扑灭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C、适用于扑灭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类和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D、适用于扑灭所有物质类火灾。

60.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技术最成熟的烟气脱硫的工艺是( B  )。

A、氨—酸法;B、石灰—石膏湿法;C、钠碱吸收法;D、活性炭吸附法。

61.吸入微量的硫化氢感到头痛恶心的时候,应采用的解毒方法是( D )。

A、吸入Cl2; B、吸入SO2;C、吸入CO2;D、吸入大量新鲜空气

6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电流频率为( B  )

A、20-30Hz;B、50-60Hz;    C、80-90Hz;D、100-120Hz。

63.为了消除噪声的污染,除采取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外,还可以用耳塞作为个人的防护用品,通常耳塞的隔声值可达( A )。

A、20-30分贝;    B、30-40分贝;    C、40-50分贝;    D、50-60分贝。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压的最高值能达到( D )以上。

A、数十伏;    B、数百伏;    C、数千伏;    D、数万伏。

65.下列哪条不属于化工“安全教育”制度的内容( D  )。

A、入厂教育;B、日常教育;C、特殊教育;D、开车的安全操作。

66.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蔓延的措施是( D  )。

A、分区隔离;               B、设置安全阴火装置;    

C、配备消防组织和器材;     D、以上三者都是。

67.安全电压即为人触及不能引起生命危险的电压,我国规定在高度危险的建筑物是( B  )。

A、12伏;B、36伏;    C、72伏;D、110伏。

68.化学工业安全生产禁令中,操作工有(  C )条严格措施。

A、3;    B、5;    C、6; D、12。

69.下列哪项不属于工业生产中的毒物对人体侵害主要途径( B  )

A、呼吸道;        B、眼睛;    C、皮肤;    D、消化道。

70.下列符号表示生物需氧量的是( A  )。

A、BOD;    B、COD;    C、PUC;    D、DAB。

71.在下列物质中( D  )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A、二氧化硫;    B、铅;        C、氮氧化物;    D、镉。

72.控制噪声最根本的办法是(  C )

A、吸声法;    B、隔声法;    C、控制噪声声源;    D、消声法。

73.在化工生产中,用于扑救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电气设备的起初火灾,应使用( B  )

A、酸碱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和泡沫沫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D、“1301”灭火器。

74.生产现场工艺合格率一般达到( C  )即视为现场工艺处于受控状态。

A、90%;            B、100%;                C、95%;                D、98%。

75.在环保控制指标中,COD的全称为(  D )

A、总需氧量;B、物理需氧量;C、溶解氧;D、化学需氧量。

76.含有泥砂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后,泥砂沉积到容器底部,这个过程称为( B   )

A、泥砂凝聚过程;B、重力沉降过程;C、泥砂析出过程;D、泥砂结块过程。

77.在罐内作业的设备,经过清洗和置换后,其氧含量可达( A  )。

A、18%~20%;B、15%~18%;C、10%~15%;D、20%~25%。

78.防止人体接触带电金属外壳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有效措施是( B  )。

A、采用安全电压;    B、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C、穿戴好防护用品;    D、采用安全电流。

79.安全阀检验调整时,调整压力一般为操作压力的(  B )倍。

A、1.0~1.1;B、1.05~1.1;C、1.05~1.2;    D.1.1~1.2。

80.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是指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和革新、挖潜的工程项目,都必须有环保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 B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营;

C、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            

D、同时设计、同时报批、同时验收。

81.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C  )。

A、环保方法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基准。

82.过滤式防毒面具的适用环境为(  B )

A、氧气浓度≥18%、有毒气体浓度≥1%;        

B、氧气浓度≥18%、有毒气体浓度≤1%;

C、氧气浓度≤18%、有毒气体浓度≥1% ;        

D、氧气浓度≤18%、有毒气体浓度≤1%。

83.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  A )。

A、限期淘汰制度;B、控制使用制度;C、加倍罚款;D、改造后使用。

84.泡沫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它适用于( C  )。

A、适用于扑灭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类火灾;

B、适用于扑灭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C、适用于扑灭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类和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D、适用于扑灭所有物质类火灾。

85.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教育是指( A  )。

A、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班组)教育;        

B、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C、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育;                

D、都不是。

86.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 B  )。

A、越小;B、越大;    C、不变;D、不确定。

87.扑救电器火灾,你必须尽可能首先(  B )

A、找寻适合的灭火器扑救;    B、将电源开关关掉;

C、迅速报告;                D、用水浇灭。

88.在使用生氧器时,戴好面罩后,应立即(  B )。

A、打开面罩堵气塞;        B、用手按快速供氧盒供氧;

C、检查气密性;            D、打开氧气瓶阀门。

.吸收法广泛用来控制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它基于各组分的(A   )。

A、溶解度不同;    B、挥发度不同;    C、沸点不同;D、溶解热不同。

90.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  C ),都与噪声有关。

A、癌症与高血压;    B、癌症与冠心病;        

C、高血压与冠心病;    D、以上都正确。

91.氧气呼吸器属于( A  )。

A、隔离式防毒面具;    B、过滤式防毒面具;        

C、长管式防毒面具;    D、复合型防尘口罩。

93.毒物的物理性质对毒性有影响,下列哪一个不对。( C  )

A、可溶性;    B、挥发度;    C、密度;D、分散度。

93.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燃烧,液体能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  A )。

A、闪点;B、沸点;C、燃点;D、自燃点。

94.触电急救的要点是( B  )。

A、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B、动作迅速,救护得法;

C、立即通知医院;                D、直接用手作为救助工具迅速救助。

95.进入有搅拌装置的设备内作业时,除按化工部安全生产禁令的“八个必须”严格执行外,还要求(  C )。

A、该装置的电气开关要用带门的铁盒装起来;

B、作业人员应用锁具将该装置的开关盒锁好,钥匙由本人亲自保管;

C、应具备以上两种要求;                        

D、不能确定。

96.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A  )。

A、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

B、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

C、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

D、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

97.爆炸按性质分类,可分为( B  )。

A、轻爆、爆炸和爆轰;        B、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C、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D、不能确定。

98.容易随着人的呼吸而被吸入呼吸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的气溶胶是( C  )。

A、有毒气体;B、有毒蒸汽;    C、烟;    D、不能确定。

99.人触电后不需要别人帮助,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是( D  )。

A、交流10毫安、直流20毫安;

B、交流10毫安、直流30毫安;

C、交流10毫安、直流40毫安;

D、交流10毫安、直流50毫安。

100.在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偶然因素;维修不善;( B  )。

A、电路设计不合理;                    B、电气设备不合格;

C、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                D、生产负荷过大。

二、填空题

                1、我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物质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点火源、助燃物、可燃物。

 3、“五有”防护设施就是实行“轮有罩、轴有套、坑有栏、孔有箆、口有盖”的“五有”防护设施。

 4、化学品泄漏物处理的方法有围堤堵截、稀释与覆盖、收容、废弃。

 5、“四不伤害”的具体内容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6、凡由“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酿成的事故,要加重处罚。

 7、动火许可证可分为特殊动火证、一类动火证、二类动火证。

8、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

9、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指示标志四类。

10、化学品事故生成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

 11、保护接零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接零相互连接。 

 12、保护接地是把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导电大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 

 13、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的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14、从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5、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 人身安全  ,还可用来对低压  系统或设备的  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应是  对地绝缘的,线路应是绝缘良好。 

  16、重复接地是指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连接,其安全作用是: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减轻零线断线时的触电危险;缩短碰壳或接地短路持续时间;改善架空线路的  防雷性能等。 

  17、对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要保持地面 (潮湿 ,或者铺设(导电性能好的地面;工作人员要穿 防静电  的衣服和鞋靴,积聚静电及时导地,防止静电,产生火花。 

  18、静电有三大特点:一是高压  高;二是静电感应突出;三是尖端放电现象严重。 

  19、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是电气绝缘   、 安全距离  、 设备及其导体载流量  、明显和准确的标志等是保证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只要这些要素都能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正常情况下的用电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 

  20、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 电击  和 电伤

三、判断题

1.安全技术就是研究和查明生产过程中事故发生原因的系统科学。     ( × )

2.燃烧就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的激烈的强氧化反应。( √ )

3.爆炸就是发生的激烈的化学反应。                                         ( × )

4.可燃物是帮助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 √ )

5.化工废气具有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特点。                             ( √ )

6.改革能源结构,有利于控制大气污染源。                                 ( √ )

7.化工废渣必须进行卫生填埋以减少其危害。                                 ( × )

8.噪声可损伤人体的听力。                                                    ( √ )

9.一氧化碳是易燃易爆物质。                                                 ( √ )

10.进入气体分析不合格的容器内作业,应佩带口罩。                     ( × )

11.使用液化气时的点火方法,应是“气等火”。                             ( × )

12.在高处作业时,正确使用安全带的方法是高挂(系)低用。             ( √ )

13.为了预防触电,要求每台电气设备应分别用多股绞合裸铜线缠绕在接地或接零干线。                                                          ( × )

14.吸声材料对于高频噪声是很有用的,对于低频噪声就不太有效了。     ( √ )

15.对工业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采用燃烧法,容易引起二次污染。         ( √ )

16.通过载体中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分解、去除,达到净化目。( √ )

17.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液体和能量的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下降。                                                     ( × )

18.职业中毒是生产过程中由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                         ( √ )

19.有害气体的处理方法有催化还原法、液体吸收法、吸附法和电除尘法。( × )

20.硫化氢是属于血液窒息性气体,CO是属于细胞窒息性气体。             ( × )

21.在触电急救中,采用心脏复苏法救治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挤压法。( √ )

22.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就是要采用少废无废技术即采用低能耗、高消耗、无污染的技术。                                                             ( × )

23.防毒呼吸器可分为过滤式防毒呼吸器和隔离式防毒呼吸器。             ( √ )

24.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后面。 ( × )

25.涂装作业场所空气中产生的主要有毒物质是甲醛。                     ( × )

26.所谓缺氧环境,通常是指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低于18%的环境。     ( √ )

27.处理化学品工作后洗手,可预防患皮肤炎。                             ( √ )

28.高温场所为防止中暑,应多饮矿泉水。                                     ( × )

29.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头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     ( √ )

30.如果被生锈铁皮或铁钉割伤,可能导致伤风病。                         ( × )

31.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安全信息不能代替设置安全保。(√ )

32.化工厂生产区登高(离地面垂直高度)2m必须系安全带。             ( √ )

33.泡沫灭火器使用方法是稍加摇晃,打开开关,药剂即可喷出。        ( × )

34.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即会发生爆炸。                        ( × )

35.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 √ )

36.一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是避免人身触电的保护接地。            ( √ )

37.企业缴纳废水超标准排污费后,就可以超标排放废水。                ( × )

38.废水的的指标BOD/COD值小于0.3为难生物降解污水。                ( √ )

39.工业企业的噪声通常分为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 )

40.物质的沸点越高,危险性越低。                                        ( √ )

41.废水的三级处理主要是对废水进行过滤和沉降处理。                    ( × )

42.所谓毒物,就是作用于人体,并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                ( √ )

43.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小。( × )

44.火灾、爆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明火和静电摩擦。                        ( √ )

45.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过程和交通运输过。( √ )

46.我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 )

47.;从事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人员和消防救护人员平时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并进行防火演习,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                                                  ( √ )

48.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其中最主要的是皮肤。                                                        ( × )

49.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导致燃烧的三要素,缺一不可,是必要条件。( √ )

50.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清洁状态。            ( × )

51.噪声强弱的感觉不仅与噪声的物理量有关,而且还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关。                          ( √ )

52.震惊世界的骨痛病事件是由于铬污染造成的。                            ( × )

53.危险废物可以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处理。                                ( × )

54.清洁生产是指食品行业的企业必须注意生产环节的卫生清洁工作,以保证为顾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                                                        ( × )

55.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具有发光、发热和

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                                                              ( √ )

   安全理念部分

1.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公司安全理念是什么?

答:从零开始,向零奋斗。

3.“三违”行为是什么?

答: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4、什么是“双基”建设?

“双基”是指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和基层建设,基层建设主要是组织建设和机构健全;基层建设的核心是组织建设。

基础建设主要是抓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提高,抓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抓建章立制,抓安全投入,基础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

5、安全双基建设中两个规范是什么?

答:《安全管理行为规范》和《岗位操作标准和行为规范》

6、五自管理是什么?

答:构建公司自主、系统自控、分厂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

7、“五小”创新分别是?

答:安全方面的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

8、“012345”安全管理模式是什么?

答;实施安全零理念对标、落实“一号工程”、深化“双基”建设、健全三项机制、完善四大体系、推进五自管理)。

9、健全三项机制是什么?

答:健全以安全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

安全效果为导向的奖惩机制

和以动态达标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10、完善四大体系分别是什么?

答:完善以科技投入为导向的安全保障体系,

以素质提升为导向的职工培训体系,

以强化管理为导向的安全评价体系,

以防灾抗灾为导向的应急救援体系。

11、安全“双基”中“五化”考核原则分别是?

答:动态化、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问题责任化。

12、安全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什么?

答:人人、事事、时时、处处。

13、隐患“五定”原则是?

答:定项目、定资金、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

14、两创新、两带动分别是?

答: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形象带动、品牌带动。

15、隐患排查四个要求是?

答: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治理效果“零反弹”、隐患上报“零隐瞒”。

16、什么是“十零”理念?

    安全工作零起点,执行制度零距离、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操作过程零失误、设备状态零缺陷、系统运行零隐患、生产组织零违章、安全生产零事故、发生事故零效益。

17、“双基”建设中什么是“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主要是抓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提高,抓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抓建章立制,抓安全投入,基础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完善落实各项制度,认真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保障安全投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抓住关键环节,确保矿井系统可靠,完善经济分配,严格安全基础管理。

18、双基”建设要求企业要开展中夜班期间的“三盲”检查(盲时、盲区、盲行为)

19、、集团公司安全工作目标

(一)集团公司实现零死亡;

(二)煤炭企业实现零死亡,并消灭一级非伤亡事故;

(三)非煤企业实现零重伤,并消灭二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

(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五优”矿井创建达到规划目标。

20、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三个零容忍

安全事故零容忍、安全隐患零容忍、不安全行为零容忍

21、双基建设中“两票三制”指什么?

答:两票:操作票、工作票;三制:交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轮换制。

文档

化工厂安全试题库

安全题库一、选择题1.不能用水灭火的是(C)A、棉花;B、木材;C、汽油;D、纸。2.属于物理爆炸的是(A)A、爆胎;B、氯酸钾;C、硝基化合物;D、面粉。3.去除助燃物的方法是(C)A、隔离法;B、冷却法;C、窒息法;D、稀释法。4.下列物质中不是化工污染物质的是(C)A、酸、碱类污染物;B、二氧化硫;C、沙尘;D、硫铁矿渣。5.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有(B)A、沉淀;B、吸收法;C、浮选法;D、分选法。6.不适合废水的治理方法是(C)A、过滤法;B、生物处理法;C、固化法;D、萃取法。7.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