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同伴交往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幼儿同伴交往发展水平,因此,关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中提到幼儿要有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也要求幼儿教师引导学前儿童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那么,通过何种方式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各种干预途径的筛选,发现绘本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含有丰富的幼儿交往内容,因此将绘本作为载体开展绘本教学,教师以绘本为教学素材,深入挖掘绘本价值,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特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运用讲述、提问、讨论以及表演游戏、绘画、音乐等多种教学形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完成教学目标,以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蒙台梭利认为2-5岁是幼儿在社会领域发展最迅速的时期,4-5岁时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敏感期,因此本研究选取两个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等研究方法,实验分为前测、实验干预、后测三部分。首先,用《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测量在实验前两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其次,用选取的涵盖同伴交往能力四个维度的八本绘本,进行教学设计后对实验班进行绘本教学干预。最后,用量表进行后测,将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前后测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绘本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果:1、绘本教学实施前,实验班与控制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无显著差异。2、控制班后测结果与前测结果差异不显著。3、绘本教学实施后,实验班后测与前测差异显著,其中亲社会行为差异极其显著。4、绘本教学实施后,实验班后测与控制班后测差异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绘本教学能有效地提高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本研究以同伴交往能力的四个维度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实施绘本教学,因此,研究者将结合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围绕同伴交往能力的四个维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利用绘本教学增强幼儿社交主动性;利用绘本教学发展幼儿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利用绘本教学克服幼儿的社交障碍;利用绘本教学促进幼儿养成亲社会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