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 | 内容及适用范围 |
| 数字评分法 | 适用于疼痛治疗前后效果测定对比 |
| 文字描述评定法 | 六个等级:没有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高度疼痛、非常严重的疼痛、无法忍受的疼痛 患者按照自身疼痛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描述文字 |
| 视觉模拟评分法 | 适用于任何年龄的疼痛患者,尤其是急性疼痛的患者、儿童、老年人及表达能力丧失者 |
| 面部表情图 | 适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 |
| WHO疼痛分级标准:4级 | 0级:无痛 1级(轻度疼痛):平卧时无疼痛,翻身咳嗽时有轻度疼痛,但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影响 2级(中度疼痛):静卧时疼痛,翻身咳嗽时加剧,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 3级(高度疼痛):静卧时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镇痛药 |
| Prince-Henry评分法:5级 | 0分:咳嗽时无疼痛 1分:咳嗽时有疼痛发生 2分:安静时无疼痛,但深呼吸时有疼痛发生 3分:静息状态时即有疼痛,但较轻微,可忍受 4分:静息状态时即有剧烈疼痛,并难以忍受 适用于胸腹部大手术后或气管切开插管不能说话的患者 |
| 名称 | 浓度 | 作用及适用范围 |
| 生理盐水NA | 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 |
| 过氧化氢溶液 | 1﹪~3﹪ | 防腐、防臭,适用于口腔感染有溃烂、坏死组织者 |
| 碳酸氢钠溶液 | 1﹪~4﹪ | 属碱性溶液,适用于真菌感染 |
| 洗必泰、呋喃西林溶液 | 0.02﹪ | 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
| 醋酸溶液 | 0.1﹪ | 适用于绿脓杆菌感染 |
| 硼酸溶液 | 2﹪~3﹪ | 酸性防腐溶液,有抑制细菌的作用 |
| 甲硝锉溶液 | 0.08﹪ | 适用于厌氧菌感染 |
| 病理分期 | 临床表现 | 局部治疗与护理 |
| Ⅰ期(淤血红润期) | 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 | 去除致病原因 ⑴增加翻身次数 ⑵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避免摩擦、潮湿和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 ⑶加强营养的摄入 |
| Ⅱ期(炎性浸润期) | 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极易破溃 | 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发生 ⑴未破的小水泡应尽量减少摩擦,防止水泡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 ⑵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局部消毒后,再用无菌纱布包扎 |
| Ⅲ期(浅度溃疡期) | 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疼痛感加重 | 尽量保持局部疮面清洁 保湿敷料:透明膜、水胶体、水凝胶 |
| Ⅳ期(坏死溃疡期) | 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 易引起脓毒败血症 | 清洁疮面,去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⑴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并具有收敛作用的中草药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⑵疮面有感染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疮面,再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包扎,1 ~2天更换一次 ⑶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以抑制厌氧菌生长 |
| 消毒剂 | 消毒水平 | 作用原理 | 适用范围、浓度及方法 | 注意事项 |
| 戊二醛 | 灭菌剂 | 与菌体蛋白质反应,使之灭活 | ⑴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 ⑵2% ⑶浸泡法,消毒时间20~45min,灭菌时间10h | ⑴密闭保存;定期检测; ⑵对手术刀片等碳钢类制品有腐蚀性,浸泡前应加入0.5%亚钠防锈; ⑶灭菌效果受pH影响大; ⑷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干擦干; ⑸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应注意防护 |
| 环氧乙烷 | 灭菌剂 | 与菌体蛋白结合,使酶代谢受阻而杀灭微生物,低温为无色液态,超过10..8℃变为气态,不损害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 | 电子仪器、光学仪器、书籍、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金属、陶瓷、 橡胶制品、透析器、一次性诊疗用品等 | ⑴易燃易爆具毒性,密闭使用,环境通风; ⑵储存于阴凉通风、远离火源、静电处,温度<40℃ ,湿度为60%~80%; ⑶物品灭菌前不可用生理盐水清洗,灭菌后应清除残留的环氧乙烷后方可使用 ⑷不可用于食品类、油脂类的灭菌 |
| 过氧乙酸 | 灭菌剂 | 能产生新生态氧,氧化菌体蛋白质,而使细菌灭亡 | ⑴耐腐蚀物品、皮肤及环境等 ⑵0.05%~1%用于浸泡,30min; 0.2%~0.4%用于环境喷洒,30~60min;0.2%用于皮肤,1~2min; 0.02%用于粘膜冲洗 ⑶浸泡、擦拭、喷洒 | ⑴贮存于通风阴凉避光处,防高温引起爆炸; ⑵原液低于12%禁止使用; ⑶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⑷现配现用,配制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⑸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加强防护、监测 |
| 乙 醇 | 中效 | 破坏细胞膜通透性,使蛋白质露出或与细菌蛋白质起碘化反应而使之失活 | ⑴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等 ⑵70%~75% ⑶涂擦、浸泡 | ⑴密闭保存于避火处; ⑵不适于手术器械灭菌(不能杀死芽孢); ⑶使用浓度勿超过80%; ⑷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消毒。 |
| 碘 伏 | 中效 | 碘可直接与菌体蛋白质结合,使之变性 | ⑴皮肤、粘膜、创面、物品等 ⑵0.5%~2.0%皮肤消毒; 0.05%粘膜、创面消毒,3~5min; 0.05%~0.1%浸泡消毒,30min ⑶涂擦、冲洗、浸泡 | ⑴避光密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⑵宜现用现配; ⑶皮肤消毒后勿需乙醇脱碘; ⑷不能消毒金属制品。 |
| 碘酊 | ⑴创伤、手术、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 ⑵2.5% ⑶作用1min后用70%~75% 的乙醇脱碘 | ⑴避光密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⑵对伤口及粘膜有刺激性,不宜使用 ⑶消毒部位有脓、血等会降低消毒效果 | ||
| 新洁尔灭 | 低效 | ⑴皮肤、粘膜、环境、物品等 ⑵浸泡、擦拭、喷洒等 | ⑴现用现配; ⑵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其消毒效果有影响; ⑶有机物的存在影响消毒效果。 |
| 部位 | 屈伸 | 伸展 | 过伸 | 外展 | 内收 | 内旋 | 外旋 |
| 脊柱 | 颈段前曲35° 腰段前曲45° | 后伸35° 后伸20° | 左右侧屈30° | ||||
| 肩部 | 前屈135° | 后伸45° | 90° | 左右侧屈30° | 135° | 45° | |
| 肘关节 | 150° | 0° | 5 ~10° | 45° | |||
| 前臂 | 旋前80° | 旋后100° | |||||
| 腕关节 | 掌屈80° | 背伸70° | 桡侧偏屈50° | ||||
| 手 | 掌指关节90° | 拇指屈曲50° | 过伸45° | ||||
| 近侧指间关节120° | 屈曲80° | ||||||
| 远侧指间关节60 ~80° | 外展75° | ||||||
| 髋 | 150° | 0° | 15° | 45° | 40° | 60° | |
| 膝 | 135° | 0° | 10° | 30° | |||
| 踝关节 | 背屈25° | 跖屈45° |
| 分类 | 定义 | 举例 |
| 灭菌剂 |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效果 | 戊二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 |
| 高效消毒剂 |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并对细菌芽孢有显著杀灭作用 |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部分含氯类 |
| 中效消毒剂 | 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等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其他微生物 | 乙醇、碘伏、部分含氯类 |
| 低效消毒剂 |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和某些真菌 | 新洁尔灭、氯己定 |
| 缩写字 | 中文 | 缩写字 | 中文 | 缩写字 | 中文 | 缩写字 | 中文 |
| qd | 每日一次 | am | 上午 | OD | 右眼 | pil | 丸剂 |
| bid | 每日二次 | pm | 下午 | OS | 左眼 | lot | 洗剂 |
| tid | 每日三次 | st | 立即 | OU | 双眼 | mist | 合剂 |
| qid | 每日四次 | DC | 停止 | AS | 左耳 | tr | 酊剂 |
| qh | 每小时一次 | Prn | 需要时(长期) | AD | 右耳 | pulv | 粉剂/散剂 |
| q2h | 每2小时一次 | sos | 需要时(限用一次,12h内有效) | AU | 双耳 | ext | 浸膏 |
| q4h | 每4小时一次 | 12n | 中午12时 | ID | 皮内注射 | cap | 胶囊 |
| q6h | 每6小时一次 | 12mn | 午夜 | H | 皮下注射 | sup | 栓剂 |
| qm | 每晨一次 | gtt | 滴 | IM/im | 肌内注射 | syr | 糖浆剂 |
| qn | 每晚一次 | g | 克 | IV/iv | 静脉注射 | ung | 软膏剂 |
| qod | 隔日一次 | ml | 毫升 | ivgtt | 静脉滴注 | inj | 注射剂 |
| ac | 饭前 | aa | 各 | po | 口服 | ||
| pc | 饭后 | ad | 加至 | tab | 片剂 | ||
| hs | 临睡前 | R、Rp | 处方/请取 | comp | 复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