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P综合征患者很容易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肝被膜下出血(0.9%)、肺水肿(6%)、急性肾衰(7.4%)、胎盘早剥(16%)、DIC(21%)等。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诊治,那么会严重影响到母婴预后情况。一旦出现HELLP综合征,围生儿死亡发生率为7.7%~60.0%,孕妇病死率为3.4%~24.2%。本文首先阐述了HELLP综合征的病理学及发病机制,其次,分析了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同时,深入探讨了HELLP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血浆置换疗法;HELLP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病因HELLP综合征是指血小板减少(1ow platelet count,LP)、肝细胞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EL)、溶血(hemolgsis,H)的综合征,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10%~20%的重度子痫患者都患有HELLP综合征[1]。HELLP综合征患者很容易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肝被膜下出血(0.9%)、肺水肿(6%)、急性肾衰(7.4%)、胎盘早剥(16%)、DIC(21%)等。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诊治,那么会严重影响到母婴预后情况[2]。一旦出现HELLP综合征,围生儿死亡发生率为7.7%~60.0%,孕妇病死率为3.4%~24.2%。本文就HELLP综合征的诊断及处理进展进行探讨。
1 病理学及发病机制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还没有统一HELLP综合征的发病机制,HELLP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终末器官缺血、纤维蛋白沉积、血管痉挛、血小板消耗与聚集、血管内皮损伤[3]。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很类似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理,多数学者认为,HELLP综合征是由于微血管内血小板被激活和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害所致,纤维蛋白沉积和小血管痉挛使肝脏缺血缺氧、肝脏小血管堵塞、使肝酶水平升高;血小板激活、前列环素(PGI2)合成减少,又使得血小板聚集消耗和血管进一步痉挛;但也有一些学者持有其他观点,有学者[4]认为FV leiden因子突变与HELLP综合征有关,还有学者[5]认为凝血因子V基因突变与HELLP综合征有关。总之,应该进一步拓展HELLP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現及诊断标准
2.1临床表现30%的HELLP综合征出现在产后,70%的HELLP综合征出现在产前,大多都会出现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妊高征的典型症状。有少部分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蛋白尿和高血压,但是绝大多数患者都出现了重度妊高征。多数HELLP综合征患者都出现了呕吐、右上腹疼痛不适、乏力的情况,甚至还有一些患者出现了视力模糊、抽搐、消化道出血、黄疸、便血、血尿等症状[6]。
2.2诊断标准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指标来反映HELLP综合征严重程度,而不是临床体征。据报道,完全性HELLP综合征中1.8%孕产妇死亡,8%急性肾衰竭,38%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0%发生胎盘早剥。围生儿病死率37.6%,主要死于早产、宫内缺氧、胎盘早剥。但是还是需要通过及时的实验室检查来进行最终地诊断。目前来看,肝酶升高、溶血都是HELLP综合征的特征,同时还可以进行妊高征的常规检查,如胎儿心电监护、彩超、心电图、尿蛋白定性、凝血功能、电解质、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7]。
3 对母婴的影响
HELLP综合征发病时,孕产妇会出现较多的合并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剥离、肝被膜下出血、DIC、肺水肿、急性肾衰、胎盘早剥等。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地治疗,那么能够明显下降并发症,由于HELLP综合征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为31~33w,故早产儿的发生率可高达70%以上。围生儿的并发症高达57%~77% ,主要与HELLP综合征的病情及新生儿体重有关。
4 治疗方法
由于HELLP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大,很容易突然出现恶化的现象。对于疑为HELLP综合征者,应该要住院观察。首先稳定母体凝血异常,并且做出相应的评价。如怀疑有肝包膜下血肿,那么可行超声检查或腹部MRI检查;如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那么可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进行纠正;若存在着抽搐,那么可以用硫酸镁预防。其次,要对胎儿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有无生物物理评分、激惹试验(NST)、胎儿生长受限是否会受到超声检查的影响,是否需要立即终止妊娠则要基于孕龄来进行决定[8]。
4.1 降压药和硫酸镁治疗HELLP综合征患者很容易出现病情突然恶化的现象,若确定为HELLP综合征后,应该在单间病房进行监护治疗。为预防抽风,可以先行给予静脉硫酸镁,在使用硫酸镁治疗的同时,还应该给予5 mg肼屈嗪,若患者出现头痛、心动过速等副反应,或者降压效果不满意,那么则应该选用硝苯地平或者拉贝洛尔,在用药期间应该定期进行评估,1次/h,为了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案,应该对胎儿情况和母体情况进行评价。
4.2 糖皮质激素治疗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到严重的HELLP患者治疗时,不仅能够改善孕妇状况,还能够降低NRDS的发生率,进而对新生儿的结局进行有效地改善以。由于内皮细胞损害是HELLP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可以预计:糖皮质激素可以阻止血小板消耗和肝细胞进一步坏死,显著提高肝血流量,减少人体血管内皮损伤,能够有效地治疗HELLP综合征。
5 产后处理
很多HELLP综合征患者在产后能够明显改善病情,通常来说,产后4~5d,HELLP综合征患者的肝功能和血小板能够有效地恢复正常。但是恢复时间与患者的病情呈正比,Ⅰ型HELLP综合征也会出现较高的复发率。30%的HELLP综合征患者都是产后HELLP,大多都是在产后48 h内发病,因此,密切监护的时间段应该是产后24~48h内,在产后48 h后,基本上所有的HELLP综合征患者都能够症状消失或减轻。若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时,那么可以用血浆置换疗法来缓解病情、促进血管内皮恢复、补充部分血浆因子。
参考文献:
[1] 赵洪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01) .
[2] 王海荣. HELLP综合征的诊断及处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13) .
[3] 尹素红. HELLP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现状(综述)[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01) .
[4] 瞿琳,孙丽洲.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02) .
[5] 朱毓纯,杨慧霞. HELLP综合征诊断和处理的循证进展[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04).
[6] 杨艳瑞,商素洁,李晓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12例分析[J]. 河北医药, 2006(12) .
[7] 匡雪莲. 地区首例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的诊治体会[J]. 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03) .
[8] 朱凤全,刘爱民,张为远,王立岩,孙显斌.HELLP综合征四例报告[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2(06) .编辑/王海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