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文章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学情分析
这篇小古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讨论交流、朗读感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理解句子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中,感悟王戎善于观察分析、爱动脑筋的特点。
3.让学生联系注释理解课文,感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唯”“信然”“竞走”的意思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唯”“信然”“竞走”的意思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难点: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
2.自学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让大家查找关于王戎的故事)谁来讲一个关于王戎的故事?(指名讲一讲)
2.课件出示白话文故事《道旁李苦》:
道旁李苦
传说,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他7岁时,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株李树,树上的枝条上,结满了李子,而且看上去一个个都熟透了。
小伙伴们一见,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口水。于是,一个个高兴地竞相攀折树枝,摘取李子。只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动也不动。
同伴们觉得非常奇怪,就叫喊着问王戎:“喂,王戎,你为什么不摘啊?又红又大的李子,多好呀!”
王戎笑着回答:“那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你看,这李树都长在道路旁,上面结了那么多李子,却没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会这样吗?”
3.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道旁李苦》的文言文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注意字音。
2.重点指正字音。戎诸竞
3.再读课文,试着理解课文文意。
4.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5.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6.指名学生读课文,齐读、分组读。
7.根据注释说说课文的意思。
8.教师指导解释课文的意思。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戌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师结: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小古文的意思吗?
三、学习生字
1.学生找出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同桌互读。
2.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戎诸竞
3.指名读读这些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诸”,后鼻音“戎”。
4.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戎尝诸竞唯
5.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形近字比较:戎——戒赏——尝诸——赌竞——竟唯——维
熟字加偏旁:者+=诸
6.口头给这些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又对又多。
7.书写生字。
8.教师巡视指导。
9.展示优秀作品。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组两个词。
2.用自己的话说说《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形近字比较:戎——戒赏——尝诸——赌竞——竟唯——维
熟字加偏旁:者十讠=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