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医院突发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通过分析突发事件的特点,医院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如果不及时处理,危害将进一步扩大。只有第一时间将事实传播出去,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突发事件的危害,传媒就是传播的载体,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的耳目喉舌,新闻发布制度也就成为了传播的重要渠道。所以,作为医院,更加有义务将最真实的情况及时传播给群众。
一、及时发布最快最新的信息,第一时间掌握引导权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的特点,并且会给社会带来恐慌情绪,公众渴望获得相关信息。作为医院新闻发言人需要正确地选择信息源,以特定的信息传播渠道把信息传达出去,有效地控制导向,以防止某些媒体在商业利益的引导下胡乱扩展话语空间,激化危机事态,刺激危机局势,同时防止媒体传播不正确或不全面的消息甚至谣言误导受众或加剧受众的恐惧心理。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使人民的情绪受到极大的干扰,如果不果断处理,任由谣言四处散播,会造成公众的恐慌,给医院以及社会造成损失,这时医院新闻发言人就需要及时站出来陈述实情,安抚民心,为顺利解决这一事件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讲究政治传播的修辞模式,增强信息沟通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政治传播的修辞模式,即怎样在政治传播中“说话”,怎样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政治传播。“政治传播的修辞研究往往关注传播文本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包括文本形成的动机、文本存在的语境、行文风格、内容信息等各个方面。” 突发事件发生时,人民的心理状态会发生波动,心理的承受力以及判断力会受到影响,对事实的任何臆测和联想都会降低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医院新闻发言人应该秉持严谨的作风,考虑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考虑政治传播的文化效果,以能够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坚持新闻发布的原则性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整个大环境的慌乱,应对解决突发事件也是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越是混乱,医院新闻发言人越要坚持新闻发布的原则性。新闻发言人是医院的代言人,他并不是的“个人”,是新闻发布机构的喉舌,发出的也就是制度的声音,“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 。另外,当一些信息涉及到医院机密时,这些信息是不能发布的。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不是仅仅依靠短时期内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就能实现。新闻发言人不仅要懂得传播的技巧,更要深刻的认识到新闻发布对医院、社会、以及国家利益的重要影响。新闻发布不是靠辞令而是靠准确性与权威性获得影响力。虽然新闻发言人应该坚持发布新闻全面、真实的原则,但是有些信息一经公布,不仅不会稳定公众的情绪,反而可能影响医院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发言人应该谨言慎行处理问题。
四、新闻发言人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突发情况下,新闻发言人就代表医院的形象,新闻发言人的表现就会影响民众心中的医院形象。提高媒介素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是新闻发言人的基本要求。另外,还要政治立场坚定,敢于负责。每天关注媒体的报道与的焦点,并设想记者们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也是提高新闻发言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镜头面前,新闻发言人要表现自然,逻辑通顺,拥有较强的信息表达能力;能够清晰表述危机信息,掌握和理解相关的专业术语;应变能力强,对复杂的情况应对自如。说话的声音应该注意力度和弹性,要有适当的肢体语言,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要针对现场情况适当地脱稿。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之下,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才能真正地以动态的信息发布,更新代替旧式外交辞令,增加新闻的发布的频次以适应危机传播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