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5分)
(1)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
(2)深林人不知。
(3)峨眉山月半轮秋。
(4)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5)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18. 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
__________。(2分)
2.根据提示默写。(7分)
①《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两句诗表示慨叹。
③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
⑥争渡,争渡,____________。
3.(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0.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待到重阳日。(孟浩然《过故人庄》)
(3)山光悦鸟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6)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坐着,躺着,打两个滚,__________,__________,捉几回迷藏。
2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 。(2分)
1.《拾穗的脚步》
(1)迈着匆匆的脚步回到乡下,已是晌午时分,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没有一丝阴凉。正是稻子收割的季节,空气中,散发着刚收割下来的稻谷的清香味,袅袅娜娜,沁人心脾。
(2)路过一块田地,我忽然看见母亲还在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那一刻,我忽然僵住了,站在田埂上,直愣愣地看着稻田里正在拾稻穗的母亲。母亲的身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泛着金色的光芒,斑斑驳驳的,很晃人眼。母亲70多岁了,可是她却在家呆不住,她牵挂的是收割好的稻田里那些散落的稻穗。那些黄澄澄的谷粒,在她心里,就像金子般地散发着眩目的光泽,熠熠生辉。
(3)只见母亲挎着一只篮子,目光在地下仔细寻找着。母亲岁数大了,眼睛早已模糊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到了田里,看到那些散落在田地里的稻穗,却一目了然,看得分外明亮。而我却看不见那些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看到的只是一簇簇稻茬。
(4)我想起小时候,每当到了稻子收割的季节,母亲就会叫我到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我兴奋地撒着欢,在稻谷飘香的稻田里四处奔跑。说是到田里拾稻穗,可是,疯了一天,却没捡回几根稻穗,多的是身上被刮破的道道血痕和泥泞。
(5)母亲拎着满满一篮子拾来的稻穗,看到这一幕,脸上总是露出一丝嗔怪和爱怜,说道:“你看看,稻穗没拾几根,身上倒刮破了这么多血痕,快让我帮你擦擦药水。”
(6)我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对母亲说道:“我怎么看不见稻田里有掉落的稻穗,您是怎么看见的?”
(7)母亲含嗔道:“你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只知道在稻田里疯跑,哪能拾到掉落的稻穗?”
(8)母亲的话,让我好生困惑:我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
(9)此时,看着母亲顶着这么烈的太阳出来拾稻穗,我心里不禁有些埋怨。稻田里散落的这几根稻穗拾它干什么?现在生活比过去要好多了,家里米缸里,又不缺这几粒谷子,呆在家里休息多好。
(10)母亲不经意地抬起头,发现我站在田埂上,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她大声地招呼道:“孩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11)我答道:“刚回来,正在看您拾稻穗呢!”
(12)母亲笑道:“那你下来,和我一块拾稻穗!”
(13)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由地抬头看了看天空,心里直犯嘀咕,在这么烈的太阳下拾稻穗,真是活受罪。可是,看着母亲那殷殷期待的目光,我踟躅了一会儿,才悻悻然走下田地里。
(14)母亲笑着说道:“孩子,我们将剩下的一半稻田走完,就回家。”
(15)母亲边说,边弯下腰,拾起一根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我眼睛漫无目标地看着,似乎看不到一根稻穗。
(16)母亲看着我眉头紧锁,心浮气躁的样子,说道:“孩子,不要急,拾穗的脚步不能慌乱,要将心沉下来,才能发现散落在田地里的那些稻穗,步伐总是急急躁躁,恨不得一下走到头,这哪能看到那些稻穗。”
(17)拾穗的脚步?母亲又一次说起这句话,让我心里微微一愣,恍如昨日。我不禁注意到母亲的脚步:只见母亲的脚步,始终不急不躁,有种踏实和稳健。尽管艳阳高照,口干舌躁,可母亲依然不受干扰,她的心全部沉浸在这拾穗中。如果用“心无旁鹜”这句来形容,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18)我跟在母亲的身后,学着母亲拾穗的脚步。走着走着,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入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来源: (19)生活中,我的脚步早已变得匆忙、慌乱起来。一直在向前奔跑,须臾不敢停留,以为美景总是在前方。当再次体会到母亲拾穗的脚步,我忽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好。
(20)我缺少的不是永往直前的勇气,缺少的是这种沉稳的脚步。从容、淡定、心态平和,才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小题1】文章第(4)-(8)段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踯躅了一会儿,才悻悻然走到田地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第(18)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拾穗的脚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最后两段主要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后面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
(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具:
【小题2】(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1分)
(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1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
【小题4】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① _和__② 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③ 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④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1.作文(共50分)
读下面一首小诗,写一篇文章。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前进,前进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要求:
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
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老师、同学的真实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