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结构游戏组织与指导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29:40
文档

结构游戏组织与指导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在堆砌、排列和组合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区别形体,学习空间关系知识和整体,部分的概念,发展感知觉,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性,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宽窄、厚薄、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从而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
推荐度:
导读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在堆砌、排列和组合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区别形体,学习空间关系知识和整体,部分的概念,发展感知觉,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性,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宽窄、厚薄、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从而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在堆砌、排列和组合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区别形体,学习空间关系知识和整体,部分的概念,发展感知觉,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性,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宽窄、厚薄、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从而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克服坚持到底的品质。因此结构游戏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此外,一些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活动,如玩沙、玩水、玩雪等也属于此类游戏。

(一)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

1、平等、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

老师应以一颗童心来接纳每一个孩子,以与孩子平等的心态和孩子沟通,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孩子们能做的、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去想;孩子们能探索,发现;孩子们能计划、安排的,让他们自己去计划安排;孩子们能选择判断的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判断;孩子们能获取的,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成为游戏的主人。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顾忌少,可以充分地想象、交流,表现,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自主性的培养。

某幼儿园提出的五个自主原则;

自主选择结构材料

自主选择操作方式

自主选择场地

自主选择玩伴

自主选择游戏主题

2、开放、丰富的物质环境

(1)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室内、(活动室、寝室)室外,走廊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空间。

(2)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3)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结构材料

小班:色彩鲜艳、大小适中、并便于操作的材料,

中班:种类各异的有一定难度需一定力度操作的材料

大班:精细的有难度的,创作余地更大的结合结构的材料

(4)广泛搜集废旧物品作为辅助材料

自然物和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是一种未定型的建构材料,能够一物多用,它与定型的材料相比,不仅经济实惠,价廉物美,而且还更有利于幼儿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纸箱,纸盒,挂历纸,冰糕盒,贝壳,鹅卵石、可乐瓶,吸管等等。

(5)及时更换,补充结构材料

随着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多次摆弄同样的材料,幼儿也会玩腻,如果很少有幼儿去玩或很少幼儿专注地去玩这些结构材料,老师就要及时地更换这些材料,但是更换的频率也不能太快,以免幼儿的注意力过多地被材料的色彩和外形所吸引。

(二)结构游戏的指导

1. 游戏前      

(1)知识准备:

     ① 丰富并且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这是开展建构游戏首先要做的。你让幼儿建构一些事物,如果幼儿不接触生活,不观察生活,对它们没有一点印象,你让孩子们如何去建构?所以只有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体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这样孩子们才会有建构物体的愿望,有放手建构的能力。  

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品,如幼儿的坐椅、吃饭的桌子、睡觉的小床、活动场地上的跷跷板、滑滑梯、独木桥等,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幼儿细心观察的品质;接着创造条件制造机会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或少见的物品(体),如电视机、电风扇、各类家具、小动物、汽车、飞机、轮船等,逐渐让幼儿养成对生活中碰到的事物都仔细观察的习惯,为下一步的建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 帮助幼儿认识结构材料,掌握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开展好结构游戏的必要条件。识别材料(大小、形状、凹凸、颜色等特征),结构操作技能(如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    

(2)物质准备:

    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场地与玩具

① 有顺序地提供结构游戏材料

(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

② 摆弄实物及材料→拼排有形物的分割材料

(如拼图、镶嵌板等)→几何形板块的任意组合

(如积木,七巧板等→操作无形象意义的结构元件(低结构材料)。

③ 提供低结构材料的同时,指导结构操作技能。

(二)游戏中

1、引导幼儿自主地游戏,并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游戏水平进行指导

小班幼儿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结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结构材料,只有当有人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时,他才会注意自己的结构物,思考“这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对结构的物体加以命名。

① 应认识结构材料,能叫出名称,如积木等,并认识结构材料的形状、大小、颜色。

② 学习铺平、延长、围封、盖顶、加宽、加高等技能。

③ 会用材料建造简单的物体,能将物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指导建议:

多采用游戏口吻,边示范边讲解

中班幼儿不但对动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

① 认识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等空间方位。

② 会选择利用结构材料,能较正确地建构物体。

③ 能和同伴合作共建一组主题游戏。

指导建议

仍可用示范、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也可用建议和启发的方法,多鼓励幼儿地进行创造性的建构活动。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结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结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因此大班应侧重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大型结构游戏,并引导幼儿进一步美化自己的结构物

会区别左右。

要求建造的物体比中、小班儿童更加精细、整齐、匀称,物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和富有创造性。

会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建造物体。

幼儿会合作建造物体。

指导建议

多采用语言提示的方法教会他们建构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幼儿创造性地有目的地再现物体。

2、注意培养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和坚持性以及幼儿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和爱护结构材料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 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

游戏结束后,教师的评价是很必要的,积极的评价是对孩子活动的认可,也是对下一活动的期望。孩子通过教师的称赞,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加深了对活动的兴趣。

评价是在孩子互相参观别人的“成果”中进行的。如教师给每座桥给予称赞:“这座桥真大,你们一起合作很好,辛苦了。”“你们俩真爱动脑筋,用了别人没用过的材料。”“雯雯不简单,一人造了一座桥。”“这座桥上开了辆加长的大货车,真棒!”......教师充满赞许的目光,抚在孩子头上温暖的手及几句发自内心的赞叹,使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掌声和笑声,师生共同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良好的引导带来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我又一次深深体会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愿望,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四、有规则游戏

有规则游戏是由教育者依据教育目标编制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一)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的特点

    智力游戏——是根据智育任务设计,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游戏。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语言。

    音乐游戏——是根据音乐教育的任务设计,以音乐活动为基础的游戏。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体育游戏——是根据体育任务设计,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为基础的活动性游戏。它的作用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甚至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的体质。

1.游戏的任务,即在游戏中要求幼儿认识的内容和智力训练的任务;

2.游戏的玩法,即幼儿在游戏中对幼儿动作和活动的要求;

  3.游戏的规则,即确定和评定幼儿的游戏动作和活动是否合乎要求的标准。

  4.游戏的结果,即幼儿在游戏中在努力达到的目的,是判断游戏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志。

   (二)智力游戏的种类

  1. 根据智力游戏所使用的材料,可将戏智力游戏分为:

  (1)利用专门的玩具、教具、自然材料、日用品进行的智力游戏,如积木、套碗、积塑等。

  (2)利用图片进行的智力游戏,如棋类、纸牌、拼图等。

  (3 )利用语言进行的智力游戏,游戏中不接触图片、实物,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游戏任务。

  (二)根据智力游戏的任务,可将智力游戏分为:

  1. 训练感官的智力游戏。

  2. 发挥想象、锻炼思维的智力游戏。

   3. 发展语言的智力游戏。

  4. 练习记忆的智力游戏。

  5. 训练计算能力的智力游戏。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智力游戏的特点是不同的。小班的智力游戏比较简单,游戏任务容易理解、容易完成,游戏玩法具体、简单,游戏规则一般比较少,开始时对全体幼儿几乎是同一规则要求;中班幼儿的游戏任务比小班复杂多样。

  游戏的动作逐渐多样化,游戏规则更多地带有控制性。游戏中除运用具体实物和教具外,还增加了一些语言的智力游戏和竞赛的因素。大班幼儿智力游戏的任务、内容都较为复杂,要求幼儿在智力游戏中进行较多的智力活动。

  游戏动作要求较高,主要是比较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连贯的迅速的动作。游戏规则的要求也提高了,幼儿不仅要严格控制自己,遵守游戏规则,而且要迅速、准确地执行游戏规则。

  智力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教育作用主要是:有趣的智力游戏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努力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有助于幼儿形成乐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智力游戏一般要求幼儿善于和同伴合作,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完成游戏任务,这有助于幼儿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习惯,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智力游戏的指导

  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的智力游戏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实现一定的教育要求。智力游戏的指导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 为幼儿进行智力游戏创造条件

  幼儿进行智力游戏往往需要各种玩具、教具及其它材料。教师应根据教育要求和幼儿的实际需要,为幼儿选择、制作各种玩教具。玩教具在室内摆放的位置,要以便于幼儿自由取放为原则,同时要注意更换和增加新的玩教具。对于新的玩教具,教师要教会幼儿玩的方法,然后让幼儿自己玩。

  2. 教会幼儿正确地游戏

  每个智力游戏都有一定的教育任务,要通过游戏的玩法与规则来实现。因此,幼儿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游戏的玩法。教师可以用生动、简明的语言及适当的示范,向小组或者

个别幼儿介绍游戏的目的、要求、玩法以及规则。

如果是有操作练习的游戏,还应事先教会幼儿必要的技能。幼儿之间也可以互教互学。在游戏进行中,教师要根据幼儿进展的情况,随时给予指导,督促幼儿遵守规则,要求他们按既定的玩法、步骤认真地完成游戏任务,逐步能地进行各种智力游戏。

由于年龄的差异,在指导小、中、大班时,要有一定的侧重点:小班的智力游戏多是利用教玩具进行的,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通过游戏玩教具的出现,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在游戏中教师的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有些讲解可以和示范动作相结合,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要不断提醒他们遵守游戏的规则。中班幼儿的指导仍需要示范和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游戏中,教师应注意检查他们对游戏的玩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执行游戏规则的情况,使幼儿明白,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有趣味。教师要鼓励幼儿关心游戏结果,并努力争取好的游戏结果。

对大班幼儿智力游戏的指导,主要是靠语言进行的。教师要依靠语言讲解游戏、要求幼儿地进行智力游戏,并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最好的游戏结果。教师还可以要求幼儿对自己的游戏结果进行适当地评价。

3. 要注意对个别幼儿的照顾,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智力游戏

教师应当按幼儿的不同需要,提出共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练习。尤其是对能力差的幼儿,应更多地鼓励、吸引他们参加智力游戏,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游戏能力。

4. 广泛地利用智力游戏向幼儿进行教育

智力游戏条件简便,方式灵活,游戏时间、课堂上及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采用,以向幼儿进行教育。教师要更多地利用这种游戏来复习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技能,还可以利用它来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文档

结构游戏组织与指导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在堆砌、排列和组合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区别形体,学习空间关系知识和整体,部分的概念,发展感知觉,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性,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宽窄、厚薄、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从而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