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资料技术工考试大纲
本大纲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初 级
第一章 图书馆工作导论
1、图书馆的定义 (理论应知)
2、图书馆的构成要素(理论应知)
3、图书馆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理论应知)
4、古代图书馆及其特点(理论应知)
5、近代图书馆及其特点(理论应知)
6、现代图书馆及其特点(理论应知)
7、图书馆的本质属性(理论应知)
8、图书馆的一般属性(理论应知)
9、图书馆基本职能(理论应知)
10、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理论应知)
11、我国是如何划分图书馆类型的(理论应知)
12、公共图书馆的定义(理论应知)
13、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对象(理论应知)
14、文献的定义(理论应知)
15、文献的组成要素(理论应知)
16、现代文献的基本类型(理论应知)
17、图书馆文献收藏的概念及特点(理论应知)
18、读者与图书馆读者的概念(理论应知)
19、图书馆读者类型(理论应知)
20、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流程(理论应知)
21、图书馆工作的基础(理论应知)
22、文献整理的内容(理论应知)
23、图书馆工作基本原则及各自的内容(理论应知)
24、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内容(理论应知)
25、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内容与原则(理论应知)
26、文献的组织管理工作内容(理论应知)
27、我国图书馆界习惯的藏书划分方式(理论应知)
28、藏书的排列方法(技能应会)
29、文献的保管工作(技能应会)
30、文献的传递(理论应知)
31、文献的利用(理论应知)
32、文献的流通推广主要包括内容(理论应知)
33、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内容(理论应知)
34、图书馆辅导工作内容(理论应知)
35、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理论应知)
36、图书馆网的概念及特点(理论应知)
37、图书馆学的定义(理论应知)
第二章 文献标引
1、文献分类的定义(理论应知)
2、文献分类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理论应知)
3、《中图法》的宏观结构(理论应知)
4、《中图法》的微观结构(理论应知)
5、基本部类与基本大类(理论应知)
6、标记符号与标记制度(理论应知)
7、复分方法(技能应会)
8、文献分类标引的程序(技能应会)
9、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理论应知)
10、单主题文献分类标引规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1、多主题文献分类标引规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2、分类索书号(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3、同类书的排列方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4、分类目录(技能应会)
15、文献分类标引实践(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第三章 中文文献编目
1、文献编目意义(理论应知)
2、描述编目与主题编目(理论应知)
3、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任务及基本内容(理论应知)
4、文献编目工作过程(理论应知)
5、文献目录的类型(图示)(理论应知)
6、图书馆目录及其作用(理论应知)
7、图书馆目录的种类及其特点(理论应知)
8、著录项目 (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9、著录信息源(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0、著录用标识符(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1、著录用文字(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2、著录格式(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3、著录的详简级次(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4、基本著录法适用对象(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5、普通图书著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6、“书名”“正书名”“交替题名”“集合题名(无总题名)”“共同题名”“并列题名”“其它题名信息”选择与确定(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7、“责任说明”“第一责任说明”“其他责任说明”选择与确定(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8、单行本图书著录。(具体见《规则》第二章普通图书及书影)(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9、多层次著录适用范围(理论应知)
20、标目、标目作用及其种类(理论应知)
21、款目、款目的构成与类型、款目的作用(理论应知)
22、款目的著录格式(卡片式款目展示) (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23、目录组织及排列方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24、目录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25、目录的排列(技能应会)
26、分类目录的组织(手工操作条件下)(技能应会)
27、字顺目录的组织(手工操作条件下)(技能应会)
28、组织题名目录应注意问题 (技能应会)
第四章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
1、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文献(理论应知)
2、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的主要手段和方法(理论应知)
3、工具书的定义及其与一般图书的区别(理论应知)
4、工具书的特点(理论应知)
5、工具书的功用(理论应知)
6、工具书的类型(理论应知)
7、工具书的排检方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8、词书的概念和作用(理论应知)
9、主要的字典及其内容(理论应知)
10、常用词典及其内容(理论应知)
11、类书的概念和作用(理论应知)
12、常用类书及其内容(理论应知)
13、百科全书的概念和作用(理论应知)
14、主要的百科全书及其内容(理论应知)
15、年鉴的概念和作用(理论应知)
16、主要的年鉴及其内容(理论应知)
17、手册、名录的概念和作用(理论应知)
18、书目的概念和作用(理论应知)
19、主要的书目及其内容(理论应知)
20、索引的概念和作用(理论应知)
21、主要索引及其内容(理论应知)
22、表谱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论应知)
23、主要的表谱及其内容(理论应知)
24、图录的概念和作用(理论应知)
25、查字音、字义、词义(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26、查成语典故出处(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27、查事物起源,查古代佚文(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第五章 读者工作
1、读者工作的概念(理论应知)
2、读者工作的意义、地位与作用(理论应知)
3、读者工作的原则(理论应知)
4、读者成分(理论应知)
5、三大类型图书馆读者的阅读需求特点(理论应知)
6、宣传图书与阅读指导(理论应知)
7、外借服务方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8、阅览服务方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9、复制服务方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0、咨询服务方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1、检索服务方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2、借阅(理论应知)
13、外借管理(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4、流通管理统计(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5、藏书管理(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6、将图书的索书号按分类排架法的顺序排列(技能应会)
中 级
(中级考生请注意:除掌握以下内容外,仍需掌握初级大纲的内容)
第一章 图书馆工作导论
1、什么是图书馆服务效益,包括哪几方面(理论应知)
2、如何挖掘图书馆服务潜力(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3、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本经验(理论应知)
4、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论应知)
5、图书馆学的形成与发展(理论应知)
6、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观点(理论应知)
7、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理论应知)
8、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应知)
第二章 文献标引
1、多重列类法(理论应知)
2、在机读目录中《中图法》类号的著录方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3、主题法(理论应知)
4、主题法的特征(理论应知)
5、主题法的类型(理论应知)
6、《汉语主题词表》简介(理论应知)
7、《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简介(理论应知)
8、主题标引的程序(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9、主题标引的选词规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0、组配标引(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1、组配标引的类型(理论应知)
12、主题标引的组配规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3、主题目录(技能应会)
14、在机读目录中,用于著录主题词的常用字段(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5、文献主题标引实例:(技能应会)
第三章 中文文献编目
1、文献编目工作过程(理论应知)
2、描述编目与主题编目(理论应知)
3、分析著录、作用及其适用范围(理论应知)
4、分析著录特点(理论应知)
5、确定标目的范围及其数量(理论应知)
6、规范控制及规范控制工作内容(理论应知)
7、规范控制类型(理论应知)
8、名称规范款目的适用范围(理论应知)
9、期刊、报纸、年鉴的编目处理(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0、图书馆目录数据库(理论应知)
11、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理论应知)
第四章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
1、政书和政书“十通”(理论应知)
2、使用表谱应掌握的概念(理论应知)
3、查古代诗词文句出处(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4、查人物资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第五章 读者工作(无补充、与初级同)
第六章 藏书建设
1、什么是图书、什么是文献(理论应知)
2、什么是图书馆馆藏(理论应知)
3、藏书建设原则与方法(理论应知)
4、现代文献的类型(理论应知)
5、征订书目(理论应知)
6、参考书目(理论应知)
7、藏书补充方法(理论应知)
8、藏书采购流程(理论应知)
9、藏书登记(技能应会)
10、藏书布局(理论应知)
11、藏书排架(技能应会)
第七章 图书馆信息技术知识
1、计算机硬件(理论应知)
2、计算机软件(理论应知)
3、计算机病毒知识(理论应知)
4、图书馆自动化的意义(理论应知)
5、图书馆自动化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理论应知)
6、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概念 (理论应知)
7、图书馆信息技术(理论应知)
8、图书馆现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应知)
9、图书馆现代信息系统实现的目标(理论应知)
10、图书馆信息系统的硬件需求(理论应知)
11、数据库知识(理论应知)
12、多媒体知识(理论应知)
13、电子出版物概述(理论应知)
14、数字图书馆概述(理论应知)
15、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论应知)
16、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的界定(理论应知)
17、网络设备与传输介质(理论应知)
高 级
(高级考生请注意:除掌握以下内容外,仍需掌握初、中级大纲的内容)
第一章 图书馆工作导论
1、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及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成就(理论应知)
2、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和专业图书馆各自特点(理论应知)
3、图书馆工作的内容(理论应知)
4、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工作流程(理论应知)
5、采访子系统、编目子系统、流通子系统、连续出版物子系统、检索子系统内容(理论应知)
6、文献资源、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理论应知)
7、读者工作概念(理论应知)
8、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内容(理论应知)
9、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论应知)
10、图书馆现代信息系统(理论应知)
11、图书馆管理概念(理论应知)
12、图书馆业务工作标准化概念及内容(理论应知)
13、图书馆几种重要统计指标的计算(技能应会)
14、图书馆工作评估概念及内容(理论应知)
15、图书馆网的类型(理论应知)
16、图书馆学基本知识(理论应知)
17、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理论应知)
第二章 文献标引
1、附加分类和分析分类(理论应知)
2、丛书分类标引规则(理论应知)
3、多卷书分类标引规则(理论应知)
4、工具书分类标引规则(理论应知)
5、教学用书分类标引规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6、文学类著作分类标引规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7、传记类著作分类标引规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第三章 中文文献编目
1、文献编目工作原则(理论应知)
2、多层次著录特点(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3、丛书、丛书牲征、丛书著录方式(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4、多卷书、多卷书特征、多卷书著录方式(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5、丛书、多卷书著录实践(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6、标目法及其作用(理论应知)
7、标目范围(理论应知)
8、标目数量(理论应知)
9、标引的要求(理论应知)
10、责任者标目名称表示(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1、责任者标目名称的选择与确定(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2、题名标目的表示(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3、题名标目的选择与确定(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4、主题标目(排检点)的选择与确定(理论应知)
15、分类标目(排检点)的选择与确定(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16、连续出版物的定义(理论应知)
17、连续出版物种类与特点(理论应知)
18、连续出版物的著录特点(理论应知)
19、目录参照及其种类(理论应知)
20、目录引导工作(技能应会)
21、目录维护工作(技能应会)
22、机读目录的部分名词、术语(理论应知)
23、机读目录的记录结构(理论应知)
24、CNMARC记录中的数据字段区的功能块(理论应知)
25、识读书目记录机读形式(实践题)(技能应会)
26、编目合作发展形式(理论应知)
第四章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
1、怎样查统计性资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2、查书刊及其收藏情况(技能应会)
3、查报刊论文资料,了解学术动态(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4、搜集学科、专题资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5、查历史年代,换算不同历法,查历史事件(技能应会)
6、查图像资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7、查社科知识性资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8、用计算机网络查检社科文献资料(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9、怎样检索社科信息(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第五章 读者工作(无补充、与初级同)
第六章 藏书建设
1、三级文献类型与地方文献(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2、藏书清点(理论和技能应掌握)
第七章 图书馆信息技术知识
1、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选择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理论应知)
2、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硬件配备(理论应知)
3、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理论应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