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A 6、D 7、B 8、C 9、A
四、多项选择题
1、AC 2、ABCDEF 3、ABCDEF 4、AB 5、ABD 6、ABCD 7、ABCD 8、ABCDE 9、ABCDE 10、ABC 11、ACD 12、ABC 13、ABCD 14、ACD 15、ABCD
五、思考题(略)
六、业务题
1、
卷烟厂转让定价前,应纳消费税税额为:
5000元×100×30%+100×150=165000(元)
卷烟厂转让定价后,应纳消费税税额为:
4000元×100×30%+100×150=135000(元)
转让定价使卷烟厂减少了30000元税负。
该筹划的原理在于,消费税的纳税行为发生在生产领域(包括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而非流通领域或终极的消费环节。这就是说,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因而,关联企业中生产(委托加工、进口)应税消费品的企业,如果以较低的销售价格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其的销售部门,由于处在销售环节,只缴纳,不缴纳消费税,可使集团整体的消费税税负下降,但税负不变。
2、
退税额=再投资额÷(1-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退税率=100万元÷(1-33%)×33%×40%=19.70(万元)
该企业可以获得19.70万元的退税额。
该企业利用了再投资退税的优惠。根据我国税法,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和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
3、
该纳税筹划案例的关键是利用了与地方分税分权时形成的漏洞。
是由国家税务系统负责征收的税种,营业税是属于地方税务系统负责征收的税种。由于与营业税同属于流转税,而且两者常常出现交叉混合的现象,对于纳税人性质的判定(是属于纳税人还是营业税纳税人)往往出现地方税务系统与国家税务系统“谁在前依谁”的做法,尤其是小型非生产性企业。纳税人性质的判定决定了企业交税的对象、性质和税款的多少。
与地方分税分权的问题,是一种权力设置上的漏洞,在一国税制不完善时,是比较容易出现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完善时期,税制的改革完善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泰丰企业可以主动到地方税务系统申报交纳税款,这项筹划活动的收益取决于依据计算出的税款与依据营业税计算出的税款之差。税率相对营业税税率来讲是比较高的,只要增值额与营业额的比例不太大,企业交营业税比交会使税款减少,从而获取利益。
4、
该单位的筹划活动无疑是成功的,关键因为它利用了土地使用税税率的幅度,选择了其最低点。
土地是一种宝贵的国有资源,由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社会职能的不同,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重要性,于是土地分等级也便成了必然。纳税人要减轻税款负担,也就必须要避重就轻。选址筹划时应注意到纳税筹划的成本。当选择了城郊结合地区后,办公效率是否受到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这都应该在作出筹划决策前必须考虑周到。如果单位用地面积以较大为宜,地处环境以安静为宜,该题中的筹划无疑是合乎“支出最小,收益最大”的经济原则的,因为筹划活动不仅改善了单位的环境,而且减小了单位的税款支出。
5、
该小店纳税筹划利用的是起征点。规避起征点,使营业额低于起征点就无需缴纳税款。
应该说,起征点的设定是对小规模经营者的一种照顾,实质上是一种优惠办法。与起征点相对应的是免征额。免征额是普遍性的扣除,不属于优惠,规避平台在此也无法发挥效力。
该小店的筹划活动的经济意义有多大还需要视客观情况而定。2004年5月份,营业收入为1300元,税后利润为1040元;6月份,营业收入为1000元,税后利润为800元,5月份与6月份营业收入差额为300元,利润差额也达到240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营业额超过起征点但差额不大的情况下,其绝对税负不大,但相对税负却很大。原因有两点:一是营业额接近于起征点说明营业规模很小,不多的应税款也会给小规模营业者造成沉重负担;另外,对起征点之下的部分,尤其是接近起征点的部分与起征点之上接近起征点的部分,税款会出现一个跳跃变化,从无到有,甚至税款还较大。本题是否利用规避平台进行纳税筹划应该根据营业状况而定:如果营业状况较好,则不应该将营业额控制在1000元之下,因为增加的营业收入会远大于应纳税款;如果月末发现营业额刚刚超过起征点,就可以即时进行控制。
6、
方案一、将产品包装后再销售给商家,厂家应纳消费税为:
(30+10+5)×30%=13.5(元)
方案二、将产品先分散销售给商家,再由商家包装后对外销售,厂家应纳消费税为:
30×30%=9(元)
单套化妆品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税4.5元。这就是根据不同的税率利用了分劈技术进行纳税筹划的结果。
7、
涉及的是通过利用分劈技术来降低适用税率的方法。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对于年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减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企业,减按27%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名扬鞋业公司2003年利润总额为30万元,假如没有纳税调整因素,按33%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则应纳税额为9.9万元。公司分立后,假如所获利润仍为30万元,且四个公司利润都没有超过10万元,则均按27%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应纳税额为8.1万元,企业可以节省所得税额1.8万元。
8、
涉及利用扣除技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按照现行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弥补期不得超过5年。余某提出立即建设,是因为从2004年年中开始建设,2005年年底即可投产,2006年获得的利润可以抵扣2001年亏损,为此就可以给企业节省近100万元的利润。如果推迟到2005年建设,2006年建成,2007年获得的利润就不能再弥补2001年亏损,因为已经超过五年弥补期。
七、案例分析题
它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该公司的税案进行判决,判决是正确的。给我们的启示是纳税筹划重点在于实质,不能仅限于形式上的变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