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春节作文评语】
一、 读第一遍,了解大意。
二、 读第二遍
1、 找出错别字,并改正在旁边。
2、找出好词好句,画上波浪线.
3、找出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4、找出用错的标点,并改正。
三、写评语
总体评价:
语句(不太)通顺,书写(不太)工整,
思路(不太)清晰,标点使用(不够)正确, 结构(不够)完整,用词(不够)准确,
错别字较(多)少。
好评:
1、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永丰春节的习俗
2、能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春节热闹的场面。
3、详略得当,写出了春节喜庆的气氛
4、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反映出传统春节的热闹与人们
的无限快乐
5、在叙述传统习俗的同时,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差评:
1、 详略不当,面面俱到,记流水账,没有侧重点
2、 有一些习俗没有介绍具体。
3、 没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 语言平淡,不够生动。
5、 思维混乱,没有条理。
【篇二:“节日”话题作文指导及例文点评 】
“节日”话题作文指导及例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时侯,同学们都盼望着过节,总希望爸爸妈妈给自己买好吃的东西、买漂亮的衣服。而现在长大了,对于“过节”有了自己不同的理解。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族特色的节日,还是所谓的“洋节日”,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悟。
请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立意自定;3题目自拟。
“过节”这个话题,学生非常熟悉,有内容可写。可写记叙文,叙写过节时那说不完的高兴事或一言难尽的伤心事,以真实的情感打动读者;可编述童话寓言故事,把自己对节日的看法和理解寄托在身边的小动物身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可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古今中外的节日进行分类,写成说明文,给人以知的同时,表达这样的主题: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还可写成议论文,谈论怎样正确对待“中国节日”和“洋节日”。
构思一:《春节pk圣诞节》
模拟电视直播,通过记者的采访及主持人、家宾的点评,表明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我们主张弘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过自己的节日,但我们也应该接纳、包容西方文化,这样才有利于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构思二:《情人节的玫瑰开在教室里》
在“情人节”那天,为了感谢班主任老师的教育之恩,全班同学在上班会课前,把一束鲜艳的玫瑰花放在讲桌上,并附上一些简短的话语,重点写老师看到玫瑰花前后的不同表情和态度,以及学生的举动等等,反映师生之间纯洁而真挚的爱。
构思三:《“愚”乐无限》
重点写学生在“愚人节”那天,为了愚弄对方,搞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反映了学生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
沉默的祝福
(今天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我呆望着日历上一排排整齐的数字。恩!(删去,更简洁)又一个母亲节到了。
(开篇点题,扣题而作。)
该送老妈什么呢?我可是一点头绪也没有。(没“一点头绪”到送“康乃馨”显得突然)康乃馨的花语是健康、幸福,就是它了,送康乃馨。 (点明康乃馨的花语,为后文写给妈妈的祝福作铺垫。)
花店里的花香飘四溢。我在盆里精挑细选,买了一枝黄色康乃馨,兴匆匆地 跑回了家里。家里没人,我把刚买的花儿插到了一个漂亮的瓶子里,把花瓶放在 桌子上,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运用准确。) (买花情节叙写简洁。)
老妈一回家就钻进厨房里去了,没注意到桌上的花儿。我跟她到厨房,左也 ..不是,右也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我的羞涩、局促。) .......
我不是一个会说话的孩子,我不会拉着妈妈,抱着她说我爱你,也不会讨好老妈让她开心。所以我只有等待时机,如果老妈自己发现了那就用不着我开口说得支支吾吾了。
(点题眼“沉默”。心理刻画较成功。)
等啊等,等啊等,我等到花儿都谢了。(反复用一个“等”字,写出了“我”的.....
焦躁)可老妈进进出出硬是没发现我那可爱的花啊!哎,我那不争气的嘴啊,连说句“母亲节快乐”都说不出口,真没出息。
(情节过渡,再扣“沉默”。)
夕阳洒下温暖的余辉,太阳就要回家睡觉了。我还开不了口,老妈啊老妈, 您什么时候才能看到那花儿啊,那可是我的一片心意啊!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 念着。老妈终于发现了,她满心欢喜却故作镇定地说(“满心欢喜”与“故作镇........
定”用词精当。):“今天是母亲节,这是你送给我的吗?”我硬生生(“硬生...
生”一词符合“我”的个性。)地答到:“恩。”接着我就回了我的房间悄悄观
察老妈。老妈拿着花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左看右看..........
上看下看”、“欣慰”回应上文的“满心欢喜”)我在心里默念着“老妈,母亲节快乐。”
(写妈妈收到“我”沉默的祝福后的心理、神情。“满心欢喜”、“故作镇定”、“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几个词使人物形象毕现。)
康乃馨的祝福送到了老妈的心里了。我虽然没有表达出来对老妈的爱,也没 有说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话,但母女是心有灵犀的。女儿相信老妈懂得女儿沉默的 祝福。女儿也感谢老妈这14年来的辛勤哺育。(母女“心有灵犀”,母亲定能收到女儿“沉默的祝福”。)
在康乃馨绽放的时候,我站在窗口,双手合十,心里默默许愿。老妈,你 定要幸福!
(点题,强化中心。)
总评:本文写以“我”在母亲节为妈妈送花(康乃馨)来表达对妈妈的祝福。切中话题,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沉默”二字叙写,凸显“我”不善言词、羞涩的性格特点。叙写清楚,特别是对“我”和妈妈的心理、神情等细节刻画较成功。感情真挚,抒发了女儿对妈妈浓浓的爱。(罗化清 点评)
康乃馨的节日
还记得那一天,满街的康乃馨,随处都可闻到那一股淡淡的让人陶醉的香味,康乃馨的花语是感激,是爱。
那天,是教师节,三年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教师节。
虽然是教师节,可因为我们面临中考,老师没有休息,继续给我们补课。我们想了很多,希望能在这一天给老师一个惊喜。于是,我们买了康乃馨,买了那一束代表我们这群孩子充满感激之心的康乃馨。我们把讲台檫得干干净净,把那束康乃馨插在了花瓶里,在花瓶边上放了一张纸条和一瓶护手霜。——我们不仅想让她开心,还想让她美丽。
老师快来了,我们把门关得紧紧的,悄悄念着要对老师说的话,激动得想哭。“吱——”门开了。“起立!” “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这句话出奇地整齐。老师愣住了。眼睛睁得很大,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她眼里滚动的泪花。她轻轻
的拿起了康乃馨,闻了一下,又拿起那张纸条和那瓶护手霜。她终于忍不住哭了,因为那张纸条上写着四个字:“我们爱你。”我们也哭了,教室里一片呜咽声
最后,她又拿起康乃馨对我们说:“谢谢”。三年来,我们没有对她说过一次谢谢,可今天她却对我们说谢谢。老师啊,说谢谢的应该是我们这群时常惹你生气的学生啊。这一节课,老师和我们都体会到了彼此的爱。
我们会永远记住那个飘香的节日,因为那天是康乃馨的节日,因为那天充满感动
评析:这篇考场满分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总之,这是一篇情感态度倾向表现得极为真切、生动、感人的考场佳作。
【篇三:习作教学中的人文化评价】
习作教学中的人文化评价
论文导读::习作教学中的人文化评价,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
论文关键词:习作教学,人文化
作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温馨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能够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也让习作课堂温暖生动,富有浓浓的人情味。
一、诙谐式评价
课堂上,教师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作文学习的极大乐趣,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
例如,有一次讲评作文时,我发现粗心的童铭在作文中写错了字,写漏了字,闹了不少笑话。我就把童铭的作文读了起来,又不失时机地把他的笑话进行了“加工”。如,“刘老(师)看了我的作业”这一句,丢三落四的童铭漏写了“师”字,把“刘老师”写成了“刘老”。我就故意反问着打趣道:“天哪,刘老师变成刘老了,我很老了吗?我已经白发苍苍了吗?我已经满面皱纹了吗?原来在童铭的眼里我早就是个老太婆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悲哀呀!”话音刚落,同学们早已笑成一团,童铭害羞得脸红耳赤。之后,我紧紧把握住课堂上这些“生成”的东西,让学生把这段“插曲”写下来。学生们澎湃的激情有了释放的机会,一篇篇鲜活生动的作文呈现出来了——《这节课真有趣》、《可笑的童铭》、《刘老师真幽默》、《我喜欢上了作文课》、《教室里的笑声》……这节作文课上,我用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教育学生写作文要认真,别粗心大意,课堂上笑声连连,学生在语言交流和思维碰撞中获得了习作的快乐,也调动起学生极大的习作兴趣和热情,习作课堂生动活泼,富有生机。
二、商讨式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作文教学评价语言要尽可能用商量探讨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这样有利于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与交流。
例如,我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单元的作文时,一位学生说他写“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他说他们一家去涵江白塘湖欣赏白塘秋月的美丽风光,然后回家吃炒米粉(吃炒米粉是莆田人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我亲切地问他:“我们中秋节晚饭都是吃炒米粉,可你说你们全家去白塘看秋月后才回来吃米粉,那好像不是晚饭,而是夜宵了。我想,你应该把?欣赏秋月?和?吃米粉?这两个段落调换一下顺序,你接受我的意见吗?”学生听了,信服而愉快地点了点头。
在作文讲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写的不同内容进行一些商榷性的评价。比如,“你这篇文章写得很真实,老师看了很感动,如果作文中能恰当地多应用一些成语和修辞手法,那文章一定会更生动更好,你认为呢?”“写爸爸生气打你时,要是你能把当时你挨打时的心理活动也写进去,相信一定会更真实感人,你说呢?”这些人性化的温馨评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
的心灵,学生有教师这样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帮助,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到写作中,作文自然会写得越来越精彩。
三、启发式评价
启发式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教学原则。在习作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的评价语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从而达到预期的作文教学目的。
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看美术老师作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描述美术老师作画时的动作和所画的李白的形象。这是主要环节,在他们的作文中应是重点段落,要具体地描写。我充分地采用启发式的评价语言适当地评价、引导、点拨。如,学生在说到画面上李白腰间飘起的衣带,我就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启发评价:“你们的想像力真丰富呀,你能不能再想象李白此时是站在哪儿?是江风,还是山野的风拂起李白的衣带?李白此时在想什么?或者在干什么呢?如果这些都能想象描写下来,那就更形象具体了,作文肯定是篇好作文论文怎么写论文网站大全论文范文。展开你们的想象吧,你们一定能写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李白的。”在我的启发评价和引导下,同学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情境。许静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只见黄老师拿起笔,在纸上几笔一勾,李白的头像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又描了几笔,李白立刻穿上了长袍,腰带随着微风飘着,飘着……看着画,我仿佛觉得李白站在堤岸上,望着远去的孤帆。孤帆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天水之间。”
充满智慧的启发式评价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温馨氛围中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产生浓厚的习作兴趣,从而主动地探究,快乐地作文。
四、鼓励式评价
叶圣陶说过:“小学生天生就喜欢鼓励和赞美,教师丰富、生动、充满鼓励和赏识的评价语言能让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就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例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写《秋天》的作文中——
生1:秋天的树林,落叶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舞着,旋着,扑向大地的怀抱。师:看来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句子这么美,经过你有感情的吟诵,使我感受到景更美了!
生2:稻田里,一片黄澄澄的稻穗随着晓风翻起金波;菜地里,肥嫩的菜叶闪耀着晶莹的露珠;花园里,一颗颗向日葵朝着太阳张开了笑脸。
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的让我陶醉。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美的意境!
富有诗意的评价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尽的精彩。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我还尝试着用上这些赏识与鼓励的评价语——
“从你的文章中,老师知道你是个爱动脑筋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你那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把我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听得出,你是真的动了感情了。你的声音,你的话语,以及你在朗读时的语气,分明让我感受到了你已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了。”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责难、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激发抵触情绪。作文评价语中,如多用一些赏识与鼓励的评价语言,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
第惠多斯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语会使学生激情高昂,心情快乐,积极投入到作文学习中。诙谐、启发、鼓励、商讨的评价语言无疑是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的最好选择。正确地运用评价语言,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热情,一定能够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与活力,作文课堂一定会温暖生动,作文教学一定更富有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