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表
姓 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 修订 / 内容可编辑
一 、 竖式计算
1 (1)26×57=1482
(2)318÷6=53
(3)102-75=27
(4)729÷7=104……1
2 (1)50+25=75
(2)67×28=1876
(3)845÷6=140……5
(4)36×24=8
3 (1)85×32=2720
(2)752÷6=125……2
(3)288÷8=36
(4)23×21=483
4 (1)76×34=2584
(2)16+54=70
(3)201-52=149
(4)65×48=3120
5 (1)234÷3=78
(2)912÷8=114
(3)49×26=1274
(4)924÷7=132
6 (1)103-18=85
(2)518÷5=103……3
(3)38×49=1862
(4)535÷5=107
7 (1)780÷8=97……4
(2)48×37=1776
(3)207-149=58
(4)350÷9=38……8
8 (1)504÷8=63
(2)106×24=2544
(3)124×73=9052
(4)762÷68=11……14
9 (1)0÷58=11……2
(2)26×47=1222
(3)90×92=8280
(4)804÷4=201
10 (1)636÷7=90……6
(2)376+586=962
(3)900-567=333
(4)456×9=4104
11 (1)308×7=2156
(2)29×34=986
(3)650÷8=81……2
(4)886÷4=221……2
12 (1)77×15=1155
(2)48×65=3120
(3)29×92=2668
(4)81×50=4050
13 (1)30×68=2040
(2)728÷4=182
(3)22×13=286
(4)192÷7=27……3
14 (1)250÷9=27……7
(2)358+8=366
(3)804+4=808
(4)676+=740
15 (1)706-428=278
(2)600-352=248
(3)147×6=882
(4)208×5=1040
16 (1)3×59=
(2)35×12=420
(3)359÷3=119……2
(4)426÷4=106……2
17 (1)567+284=851
(2)602-394=308
(3)32×35=1120
(4)46×22=1012
18 (1)606-208=398
(2)603÷7=86……1
(3)198+303=501
(4)204÷2=102
19 (1)426÷4=106……2
(2)23×37=851
(3)46×58=2668
(4)326×5=1630
20 (1)21×15=315
(2)482÷8=60……2
(3)370÷7=52……6
(4)784-685=99
21 (1)76×15=1140
(2)13×22=286
(3)486÷2=243
(4)607÷5=121……2
22 (1)915÷3=305
(2)900-807=93
(3)25×12=300
(4)560÷4=160
23 (1)458+542=1000
(2)423÷3=161
(3)87×19=1653
(4)56×34=1904
24 (1)362÷6=60……2
(2)525÷3=175
(3)254÷5=50……4
(4)55×22=1210
25 (1)51×16=816
(2)726÷6=121
(3)57+33=90
(4)168÷8=21
26 (1)2500+300=2800
(2)321×12=3852
(3)-28=36
(4)836÷4=209
27 (1)407÷7=55……2
(2)39×66=2574
(3)8405÷7=1200……5
(4)×46=2944
28 (1)603-497=106
(2)412÷4=103
(3)91×75=6825
(4)1425+73=1498
29 (1)608÷3=102……2
(2)43×13=
(3)860-240=620
(4)423+159=582
30 (1)76+87=163
(2)43×58=2494
(3)398÷7=56……6
(4)750÷5=150
二、脱式计算
1 (1)(531-386)÷5=145÷5=29
(2)15×4×76=60×76=4560
2 (1)690÷(3+2)=690÷5=138
(2)156÷3×8=52×8=416
3 (1)102-102÷3=102-34=68
(2)(1000-172)÷4=828÷4=207
4 (1)85+15×18=85+270=355
(2)375+65×18=375+1170=1545
5 (1)104÷4×72=26×72=1872
(2)(601-246)÷5=355÷5=71
6 (1)79×23-569=1817-569=1248
(2)21×14÷3=294÷3=98
7 (1)(854-105)÷7=749÷7=107
(2)760+320÷8=760+40=800
8 (1)46×57-350=2622-350=2272
(2)(900-837)×13=63×13=819
9 (1)520+125×8=520+1000=1520
(2)726÷6×21=121×21=2541
10 (1)203×(39-9)=203×30=6090
(2)(935-207)÷7=728÷7=104
11 (1)43×(200-185)=43×15=2145
(2)960÷6÷8=160÷8=20
12 (1)324+936÷9=324+104=428
(2)15×(46+29)=15×75=1125
13 (1)(128+136)÷6=2÷6=44
(2)68÷4×36=17×36=612
14 (1)572-258÷3=572-=483
(2)315+19×32=315+608=923
15 (1)(287+598)÷3=885÷3=295
(2) 600-15×16=600-240=360
16 (1)57×(144÷6)=57×24=1368
(2)300-300÷6=300-50=250
17 (1)318÷2+670=159+670=829
(2)(612-132)÷8=480÷8=60
18 (1)105÷3×9=35×9=315
(2)9×240÷6=2160÷6=360
19 (1)0÷4÷2=160÷2=80
(2)305×2÷5=610÷5=102
20 (1)18×(45+39)=18×84=1512
(2)8÷2×4=324×4=1296
21 (1)18×(7+4)=198
(2)161-161÷7=161-23=138
22 (1)16×(57÷3)=16×19=314
(2)638-17×35=638-595=43
23 (1)804÷6÷2=134÷2=67
(2)402÷3×4=134×4=536
24 (1)478+17×35=478+595=1073
(2)(162+258)×6=420×6=2520
25 (1)(20+3)×25=20×25+3×25=500+75=575
(2)8×(125-7)=8×125-8×7=1000-56=944
26 (1)(48+66)÷6=114÷6=19
(2)(126-48)÷6=78÷6=13
27 (1)48÷(8+16)=48÷24=2
(2)4×(25-4)=4×25-4×4=100-16=84
28 (1)2×13×5=13×10=130
(2)12×7÷3=12÷3×7=4×7=28
29 (1)72×7÷9=72÷9×7=8×7=56
(2)96÷12×4=8×4=32
30 (1)900÷(9×4)=900÷9÷4=100÷4=25
(2)84×7÷14=588÷14=42
三 、 面积、长度单位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亩、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等
常用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里、公里等
四 、 更大的数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49597870千米
俄罗斯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约17098200平方公里
土地面积排名第二的是9984670平方公里
我国土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约为9604057平方公里
地球极半径大约6356908.8米
地球赤道半径大约6733830米
地球平均半径大约6371399米
太平洋面积约为181344000平方公里
大西洋面积约为94314000平方公里
印度洋面积约为74118000平方公里
北冰洋面积约为12257000平方公里
五 、 思维拓展
1 . 刺猬和松鼠共采了88个坚果。刺猬采了8天,每天能采2个,松鼠采了9天,松鼠每天能采几个?
解:刺猬采 2×8=16(个),松鼠采 88-16=72(个),松鼠每天采 72÷9=8(个)
答:松鼠每天采8个。
2 . 墨莫看一本漫画册,每天看同样多的页数,原计划5天看完.现在他每天比原计划多看2页,结果提前一天看完.这本漫画册共有多少页?
解:原来第5天应该看的漫画被前4天看完了,所以第5天应该看2×4=8(页),所以整本书有5×8=40(页)
答:这本漫画册共有40页。
3 . 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是宽的5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
解:长方形周长公式为 2×(长+宽),所以长+宽得 60÷2=30cm,一个长等于5个宽,所以宽得 60÷(5+1)=10cm,长得 10×5=50cm。
答:长 50厘米,宽10厘米。
4 . 哥哥今年20岁,妹妹今年16岁。当两人的年龄和为56岁时,哥哥多少岁?
解:哥哥与妹妹的年龄差为 20-16=4(岁),所以哥哥为 (56+4)÷2=30(岁)
答:当两人年龄和56岁时,哥哥30岁。
5 . 两棵大树相距100米,计划在两棵大树之间补栽小数,每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小树?
解:如果把100米间隔5米栽满小树,会要栽100÷5+1=21(棵),但是100米两端已经栽了大树,所以要栽小树 21-2=19(棵)
答:一共要种19棵小树。
6 . 有5元和2元的人民币共30张,合计120元。那么5元和2元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解:假设30张都是2元的,则有 30×2=60(元),实际多出 120-60=60(元),多出的都是5元的,则5元的有 60÷(5-2)=20(张),2元的有30-20=10(张)
答:5元的有20张,2元的有10张。
7 . 一根钢管长12米,要把它锯成每3米一段需要9分钟,如果把它锯成每2米一段需要多少时间?
解:锯成3米一段需要据 12÷3-1=3(次),所以据一次要 9÷3=3(分钟),锯成2米一段需要据 12÷2-1=5(次),一共需要 3×5=15(分钟)
答:需要15分钟。
8 . 被除数、除数和商三个数的和是163,已知商是3,那么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解:被除数÷除数=商,所以被除数+除数为 163-3=160,被除数是除数的3倍,所以除数得 160÷(3+1)=40,被除数得 40×3=120
答:被除数是120,除数是40
9 . 一家三口人,三个人的年龄和是69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5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解:把孩子的年龄看作1倍量,妈妈年龄就是5倍量,爸爸年龄就是5倍量还多3,所以三个人的年龄和一共是11倍量多3,则1倍量得 (69-3)÷11=6(岁),所以孩子6岁,妈妈 5×6=30(岁),爸爸 30+3=33(岁)
答:孩子6岁,妈妈30岁,爸爸33岁。
10 . 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的和减少了12厘米。问原来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解: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为 4×边长,拼成长方形会减少2条边长,则每条边长为 12÷2=6cm,所以正方形周长为 4×6=24cm
答:原来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11 . 把2、4、5、7四个数字填在下面的方框中,使商最大。
□□□÷□
解:要使商最大,那么除数要最小,所以除数为2,同时被除数最大,高位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所以被除数为754,方框填 754÷2
答:754÷2
12 . 小红20分钟写大字8个,小方30分钟写大字14个,谁写字写得快?
解:小红60分钟写 8×3=24(个),小方60分钟写 14×2=28(个),同样的时间小方写的更多,所以小方写得快。
答:小方写字写得快。
13 . 有红球、黑球和白球共255个,按红5个,黑3个,白1个的顺序拍,最后一个球是什么颜色?
解:把5个红球3个黑球1个白球共9个球困成一捆,则有 255÷9=28(捆)……3(个),这3个球按顺序排,则最后一个应该是红球。
答:最后一个球是红色。
14 . 今年小明8岁,小刚13岁,问两人的年龄和是41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
解:两人年龄差为 13-8=5(岁),所以小刚年龄为 (41+5)÷2=23(岁),小明年龄为(41-5)÷2=18(岁)。
答:小明年龄18岁,小刚年龄23岁。
15 . 甲筐苹果重量是乙筐的3倍,甲筐比乙筐多40千克,甲乙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苹果?
解:把乙筐苹果重量看作1倍量,则甲筐苹果重量为3倍量,甲筐比乙筐多出2倍量,这2倍量为40千克,所以1倍量为 40÷2=20(千克),所以乙筐有2千克,那么甲筐有 20×3=60(千克)
答:甲筐原来有60千克,乙筐原来有20千克。
16 .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甲总共行了半程多4千米,乙总共行了半程少4千米,两人行走相差 4+4=8(千米),也就是甲比乙多走8千米,两人都走了4小时,所以甲每小时多走 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17 . 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1箱梨多3千克,3箱梨会多 3×5=15(千克),那么3箱梨有 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18 . 叔叔追击一个逃犯。逃犯在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叔叔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56千米,叔叔3小时能追上逃犯吗?
解:叔叔3小时会追 30×3=90(千米),逃犯会逃10×3=30(千米),此时 90-56-30=4(千米),则叔叔跑的比逃犯远4千米,所以叔叔3小时能追上逃犯。
答:叔叔能追上逃犯。
19 . 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共需付15元;如果买1支钢笔和5本笔记本共需付21元。想一想: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各需多少钱?
解:买1钢笔5笔记本会比买1钢笔3笔记本多买2本笔记本,多出了 21-15=6(元),所以1本笔记本 6÷2=3(元),所以1支钢笔 15-3×3=6(元)
答:1支钢笔6元,1本笔记本3元。
20 . 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是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多少本书?
解:三层书相等时各有 270÷3=90(本),把第一层拿出的20本拿回来,所以原来第一层有 90+20=110(本),把第二层得到的20本和17本都还回去,所以第二层原来有 90-20-17=53(本),把第三层拿出的17本拿回来,所以第三层原来有 90+17=107(本)
答:原来第一层有110本,第二层有53本,第三层有107本。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