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17:23
文档

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

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1.设a、b、c的平均数为M,a、b的平均数为N,N、c的平均数为P.若a>b>c,则M与P的大小关系是().A.M=PB.M>PC.M<PD.不确定2.某人骑车沿直线旅行,先前进了a千米,休息了一段时间,又原路返回b千米(b<a),再前进c千米,则此人离起点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图1)是().图13.甲是乙现在的年龄时,乙10岁;乙是甲现在的年龄时,甲25岁.那么().A.甲比乙大5岁B.甲比乙
推荐度:
导读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1.设a、b、c的平均数为M,a、b的平均数为N,N、c的平均数为P.若a>b>c,则M与P的大小关系是().A.M=PB.M>PC.M<PD.不确定2.某人骑车沿直线旅行,先前进了a千米,休息了一段时间,又原路返回b千米(b<a),再前进c千米,则此人离起点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图1)是().图13.甲是乙现在的年龄时,乙10岁;乙是甲现在的年龄时,甲25岁.那么().A.甲比乙大5岁B.甲比乙
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设a、b、c的平均数为M,a、b的平均数为N,N、c的平均数为P.若a>b>c,则M与P的大小关系是().

  A.M=P

  B.M>P

  C.M<P

  D.不确定

  2.某人骑车沿直线旅行,先前进了a千米,休息了一段时间,又原路返回b千米(b<a),再前进c千米,则此人离起点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图1)是().

图1

  3.甲是乙现在的年龄时,乙10岁;乙是甲现在的年龄时,甲25岁.那么().

  A.甲比乙大5岁

  B.甲比乙大10岁

  C.乙比甲大10岁

  D.乙比甲大5岁

  4.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54x+954平行,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A、B,并且过点(-1,-25),则在线段AB上(包括端点A、B),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5.设a,b,c分别为△ABC的三边的长,且,则它的内角∠A、∠B的关系是().

  A.∠B>2∠A

  B.∠B=2∠A

  C.∠B<2∠A

  D.不确定

  6.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面积为S;△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面积为S′,且a>a′,b>b′,c>c′,则S与S′的大小关系一定是().  A.S>S′

  B.S<S′

  C.S=S′

  D.不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7.已知a=,那么3/a+3/a2+1/a3=____.

图2

  8.如图2,在梯形ABCD中,AB∥CD,AB=8,BC=6,∠BCD=45°,∠BAD=120°,则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____.

   9.已知关于x的方程(a-1)x2+2x-a-1=0的根都是整数,那么符合条件的整数a有____个.

图3

  10.如图3,工地上竖立着两根电线杆AB、CD,它们相距15m,分别自两杆上高出地面4m、6m的A、C处,向两侧地面上的E、D,B、F点处,用钢丝绳拉紧,以固定电线杆,那么钢丝绳AD与BC的交点P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m.

图4

   11.如图4,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B的坐标为(15,6),直线y=1/3x+b恰好将矩形O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那么b=____.

  12.某商场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时价格比原进价降低了6.4%,使得利润率增加了8个百分点,那么经销这种商品原来的利润率是____.

  (注:利润率=×100%)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满分60分)

  13.设m是不小于-1的实数,使得关于x的方程x2+2(m-2)x+m2-3m+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若x12+x22=6,求m的值;

  (2)求的最大值.

图5

  14.如图5,已知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2,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为E,AE=EC,AB=AE ,且B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15.一幢33层的大楼有一部电梯停在第一层,它一次最多能容纳32人,而且只能在第2层至第33层中的某一层停一次.对于每个人来说,他往下走一层楼梯感到1分不满意,往上走一层楼梯感到3分不满意.现在有32个人在第一层,并且他们分别住在第2至第33层的每一层.问:电梯停在哪一层,可以使得这32个人不满意的总分达到最小?最小值是多少?(有些人可以不乘电梯而直接从楼梯上楼) 参

    一、选择题

  

  ∴M>P.

  2.因为图A没有反映休息所消耗的时间,图D没有反映沿原路返回的一段路程,图B尽管表明了折返后s的变化,但没有表示消耗的时间,所以上述三图均有误,故选C.

  3.设甲现在x岁,乙现在y岁,显然x>y,依题设,有

  y-(x-y)=10,  ①

  x+(x-y)=25,  ②

  ②-①,得x-y=5.

  故选A.

  4.设y=5x/4+b,由-25=5/4×(-1)+b,得b=-95/4,∴ y=5x/4-95/4.∴ 有A(19,0),B(0,-95/4).

  由y=5(x-19)/4,0≤x≤19,取x=3,7,11,15,19时,y是整数.

  因此,在线段AB上(包括端点A、B),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5个.选B.

图6

  5.由条件,得a2+ab+ac=ab+b2,即

  b2=a(a+c),

  ∴b/a=(a+c)/b.

  如图6,延长CB至D,使BD=AB,于是CD=a+c.

  在△ABC与△DAC中,∠C为公共角,且AC/BC=DC/AC,

  ∴△ABC∽△DAC,∠BAC=∠D.

  ∵∠BAD=∠D,

  故∠ABC=∠D+∠BAD=2∠D=2∠BAC. 选B.

  6.构造△ABC与△A′B′C′如下:

  (1)作△ABC∽△A′B′C′,显然S/S′=(a/a′)2>1,即S>S′.

  (2)设a=b=,c=20,则hc=1,S=10, a′=b′ =c′=10,则S′=/4×100>10,即有S<S′.

  (3)设a=b=,c=20,则hc=1,S=10,a′=b′=,c′=10,则hc′=2,S′=10,即有S=S′.

  因此,S与S′的大小关系不确定.选D.

  二、填空题

  7.因为(-1)a=2-1,即1/a=-1,

  所以3/a+3/a2+1/a3=[3+3/a+1/a2]/a

  

  8.作AE、BF垂直于DC,垂足分别为E、F.

  由BC=6,∠BCD=45°,得AE=BF=FC=6.由∠BAD=120°,得∠DAE=30°.因AE=6,得DE=2.

  AB=EF=8,DC=2+8+6=14+2.

  所以S梯形ABCD=(8+14+2)/2×6=66+6.

  9.(1)当a=1时,x=1.

  (2)当a≠1时,易知x=1是方程的一个整数根,再由1+x=且x是整数,知1-a=±1,±2.

  所以a=-1,0,2,3.

   由(1)、(2)得符合条件的整数a有5个.

  10.作PQ⊥BD,垂足为Q,设BQ=xm,PQ=ym.由AB∥PQ∥CD,得

  y/6=x/15,  ①

    ②

  ①+②得5y/12=1,所以y=12/5=2.4,即点P离地面的高度为2.4m.

  11.设矩形OABC的对角线的交点为P,则P是它的对称中心,P点的坐标为(7.5,3).过矩形对称中心的直线,总是将矩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将P点的坐标代入y=x/3+b,得b=1/2(或0.5).

  12.设原进价为x元,销售价为y元.那么按原进价销售的利润率为×100%,原进价降低后在销售时的利润率为×100%,根据题意,得×100%+8%=×100%,

  解得y=1.17x.

  故这种商品原来的利润率为×100%=17%.

  三、解答题

  13.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4·(m-2)2-4(m2-3m+3)=-4m+4>0,

  解得m<1.

  结合题设知-1≤m<1.

  (1)因为x12+x22=(x1+x2)2-2x1x2=4(m-2)2-2(m2-3m+3)=2m2-10m+10,

  所以2m2-10m+10=6,

  解方程,并考虑-1≤m<1,故m=.

  (2)

=2(m2-3m+1).

  设y=2(m2-3m+1)=2(m-3/2)2-5/2,-1≤m<1.因为y在-1≤m<1上是递减的,所以当m=-1时,y的最大值为10.

  故的最大值为10.

  14.由题设得AB2=2AE2=AE·AC,

  ∴AB/AC=AE/AB.

  又∠EAB=∠BAC,

  ∴△ABE∽△ACB,

  ∴∠ABE=∠ACB,

  AB=AD.

  连结AO,交BD于H,则BH=HD=,所以

  OH==1,

  AH=OA-OH=1,

  ∴S△ABD=12BD·AH=.

  因为E是AC的中点,所以S△ABE=S△BCE,S△ADE=S△CDE,

  ∴S△ABD=S△BCD.

  ∴S四边形ABCD=2S△ABD=2.

  15.易知,这32个人恰好是第2至第33层各住1人.对于每个乘电梯上、下楼的人,他所住的层数一定不小于直接上楼的人所住的层数.事实上,设住s层的人乘电梯,而住t层的人直接上楼,s<t.交换两人的上楼方式,其余的人不变,则不满意总分减少.

  设电梯停在第x层,在第一层有y个人没有乘电梯而直接上楼,那么不满意总分为

  s=3[1+2+…+(33-x)]+3(1+2+…+y)+[1+2+…+(x-y-2)]

  

  ≥316.

  又当x=27,y=6时,s=316.

  故当电梯停在第27层时,不满意总分最小,最小值为316分.

文档

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

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1.设a、b、c的平均数为M,a、b的平均数为N,N、c的平均数为P.若a>b>c,则M与P的大小关系是().A.M=PB.M>PC.M<PD.不确定2.某人骑车沿直线旅行,先前进了a千米,休息了一段时间,又原路返回b千米(b<a),再前进c千米,则此人离起点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图1)是().图13.甲是乙现在的年龄时,乙10岁;乙是甲现在的年龄时,甲25岁.那么().A.甲比乙大5岁B.甲比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