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金融科技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15:13
文档

金融科技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Sep.2019Vol.36No.92019年9月第36卷第9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金融科技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董春丽a,汪桥"(滁州学院,a.数学与金融学院;b.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摘要:在分析农村金融供给、需求及机会的基础上,研究了以农信互联为代表的闭环式农村金融模式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链式金融模式创新,从博弈论的角度比较了传统金融和新型金融模式下农村金融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表明新型金融模式
推荐度:
导读Sep.2019Vol.36No.92019年9月第36卷第9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金融科技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董春丽a,汪桥"(滁州学院,a.数学与金融学院;b.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摘要:在分析农村金融供给、需求及机会的基础上,研究了以农信互联为代表的闭环式农村金融模式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链式金融模式创新,从博弈论的角度比较了传统金融和新型金融模式下农村金融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表明新型金融模式
Sep. 2019

Vol. 36 No. 9

2019年9月 第36卷第9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金融科技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董春丽a,汪桥"

(滁州学院,a.数学与金融学院;b.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在分析农村金融供给、需求及机会的基础上,研究了以农信互联为代表的闭环式农村 金融模式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链式金融模式创新,从博弈论的角度比较了传统金融和新型

金融模式下农村金融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表明新型金融模式在强约束下能够更好地实现农

村金融供求双方的长期合作。建议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科技结合三农场景进行农村金融服务创 新;汇聚数据,建设信用体系为金融机构创新提供支撑。

关键词:金融科技;农村金融服务;农信互联;阿里巴巴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9)9-0032-04

—、弓I 言

农村金融是三农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国家重 点扶植的领域之一。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

农村金融覆盖面和投入量逐年增加。但随着农业 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及新型农业组织的出现,农村 金融的缺口依然很大。如何解决农村金融领域中

的供需矛盾问题仍然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蔡四平等(2007)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我国农村 金融组织体系进行了梳理。⑷张本照等(2011)从 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中供求双方的博

弈,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双方的博弈路径。⑷苏玉 峰(2017)研究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一些新的金融 模式,对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进行了分析。⑶王

刚贞等(2017)从农业价值链和互联网金融的角

度分析了新的金融创新模式,并通过案例进行了 分析。⑷黄益平等(2018)在当下农村金融矛盾突 出的情况下从市场化、数字化及产业化的角度分 析了重构农村金融的三个策略。⑸

大部分文献集中研究农村金融的现状及问

题,对于当下兴起的一些新的金融模式分析的较

少。近年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区块链的金融科技金融加速的融合,了传统 商业银行的业务逻辑和服务模式,也为了破解农

村金融的服务难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号文件也指出在农村金融业务中鼓励金融机构

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 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金融科技为 破解农村融资难题提供了机会与可能。因此本文

基于金融科技的视角对农村可能的金融创新模式

进行研究。

二、农业金融供给现状及矛盾分析

(一)农业金融供给端一金融机构少且贷款

额连续下降

根据数据显示,2011至2018年我国农业贷

款业务虽逐年增加,但增速逐步减慢下降,当前农 村金融供给体系尤其正规金融机构体系在涉农方 面的融资服务整体处于收缩状态,随着三农改革 的不断深入,农业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对于融资的

收稿日期=2019-06-24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金融科技推荐安徽生态农业产业化路径研究"(SK2018A0418);安徽省社会科

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金融创新支持体系:构建、测度与对策研究”

(2018CX113)

作者简介:董春丽(1988 -),女,河南潔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金融理论与。

汪 桥(1980 -),男,安徽霍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科技金融、农村金融。

• 32 •

需求将大幅增加,当前的农业融资供给无法很好满足农业的金融需求。多项数据显示,虽然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贷款投入加大,邮储银行成立加入农业融资的供给阵营,但在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中,合作性金融机构(农信社、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贷款的主要供给机构。由于农信社长期以来不良率较高,亏损较严重,融资能力有限等,农户信贷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

(二)农业融资需求端一农户缺乏抵押物及信用记录,金融服务受限

由于农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下,土地不能用于抵押,农户抵押物缺乏,在没有足够抵押物的状况下,大部分金融机构不愿意承担风险发放贷款。此外由于农户信息收集困难,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难度大、成本高,没有信用记录,就无法为贷款申请进行信用评估,没有贷款发放就继续没有信用记录,形成恶性循环。各金融机构处于理性考虑,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信贷投入逐渐减少,这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

(三)新机会一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农业金融提供机会

基于农村金融中存在的先天难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及产品很难有所突破。近几年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市场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农业金融服务模式,这些模式的发展及推广为解决传统上农村融资难题提供了破解的窗口。由于大数据的发展,部分龙头企业及电子商务平台汇聚了大量的农户数据,大数据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贷款的风险;大数据的使用使得农业保险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农户贷款生产提供了后备保障。金融科技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农村贷款中成本高、风险大的的界限,降低了贷款过程中的边际成本,为农业金融的繁荣提供了机会。

三、基于金融科技的农村金融创新模式研究

(一)大型农企的闭环式金融业务模式

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加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发展,一些传统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开始依托资源拓展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例如新希望、大北农、村村乐等,其凭借在农业产业领域的客户、数据资源等积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打通自有供应链关系建立起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为农户等提供包括支付、借贷、保险、理财等各类服务。

以农信互联为例,其构建了一个“数据+电商+金融”的业务平台,产品链包括农信云、农信商城、农信金融、智农通/农信网。数据服务“农信云”主要为规模猪场、农村个体经销商及种养殖链企业提供服务。农信商城为种养殖户、农村涉农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交易服务,服务平台包括原料商城、生猪交易所和大北农直营店。农信金融优先为农信云和农信商城的用户提供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包括征信、借贷及理财,具体产品则包括农信度、农信贷(农银贷和农富贷)和农富宝。智农通是农信网的移动端App,是用户使用大北农农村互联网服务的总入口,在该平台上,用户可以完成管理、交易、金融、社交的整个流程。

图2农信互联闭环金融业务模式

(—)涉农电商平台的链式金融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部分较大的电商平台依托其平台及规模优势开始进军农村市场,在此过程中发展出链式金融业务模式,为部分农户提供新型融资模式。以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巨头,依托其农村线下资源及线上数据开展综合金融服务。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经销商入驻农村淘宝平台,负责联系农户进行农产品采购,农户向蚂蚁金服申请贷款并生产,同时根据平台数据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农户直接与产业龙头联系,农户生产产品按照约定交由龙头企业加入品牌入驻天猫销售,销售收入中的部分返还农户,部分直接归还贷款。这样大大降低了农户贷款及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通过产业链的形式即降低了农户作为缺乏信用方的贷款违约的问题,也

•33

解决了农户生产产品过程中风险的问题,同时解 决了农户生产最终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图3蚂蚁金服链式金融模式

四、农村金融供需主体博弈分析

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贷款双方在借贷的过程 中不断进行博弈,若在博弈的过程中农户不偿还

贷款占优,则双方不能达成持久的合作协议。相

反,若在博弈的过程中农户偿还贷款占优,则双方 能够达成良好持久的合作协议,金融供给过程能

够有效的运行。

本文通过对传统金融机构放贷和金融科技背 景下的农业金融贷款过程中的双方博弈进行分

析,研究新型的农业金融模式是否提升了双方博 弈的效率,促进了借贷方的合作。

基于双方的博弈过程,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博弈的参与人为农村金融机构与贷

款农户,双方均为寻求最大收益的有限理性人。

假设2:农户获得贷款后投入生产获得收益

大于0,不考虑在贷款情况下农户由于经营等其 他原因造成的损失。

假设3:农村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的贷款的 利率为r,贷款本金为M,贷款期限为tl

(一)

传统金融机构借贷主体的利益博弈博弈树1如下:第一步,在起点S,农户提出

贷款申请,农村金融机构选择。第一步:金融机构

选择不贷款,合作终止,则农村金融机构不会出现 损失,其收益和支出都为0,此时农户的支付也同

样为0 ,到此双方博弈结束。第二步,金融机构 选择贷款,博弈到达E 点,当贷款到期后存在两 种情况。(1)偿还贷款,则农村金融机构获得本 息和收益Me" ; (2)农户选择不偿还贷款,则农村

金融机构会遭受本金和利息的损失,其支付为,农 户支付为Mg 。国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的

收益期望为:

E(R) = a X l|3 xMe rt + (1 - p) X ( - Me rt ) I =a X Me rt X (2|3 - 1)

当E(R) >0,即B>0.5的时候,农村金融机

构选择贷款的期望支付为正值,则这时农村金融 机构会选择贷款。当E(R) <0时,农村金融机构

的贷款期望值为负值,则这时农村金融机构会选

择不向农户发放贷款。对于放款金融机构而言, 是否有收益决定了是否发放贷款,而是否有收益

取决于农户的还款概率。对于农户而言,只要金

融机构贷款,无论是否还款,都存在一定的收益, 只要不还款的惩罚对于农户在可承受的范围之 内,农户在较大的概率下做出不偿还贷款的选择。

因此,在软约束的情况下,作为理性人的农户会权

衡其收益与潜在损失作出是否还款选择,金融机 构无法控制。

图4博弈树1

(二)新型互联网金融贷款模式下双方利益

博弈

博弈树2如下:借贷双方博弈仍然从S 点开

始,如果金融机构选择不贷款,或者金融机构贷款 后农户选择还款,则双方博弈与前面一样。此处

的区别在于农户不偿还贷款的情况:在农户不偿 还贷款的情况下,如果失信的惩罚和传统金融机 构一样是无效或低效的,则农户会获得收益,博弈

终止;但此处新型依托金融科技的金融模式与传

统金融机构的最大区别即在于失信的惩罚机制,

因为农户处于一个链条或一个闭环中间,这相当 于借贷双方的博弈中隐含了重复的博弈及担保机

制。如果农户不归还贷款,就会被记录在案,导致 个人信用降低,金融产业链及闭环中的其他企业

就会取消贷款及担保,影响农户的后续生产甚至 末端销售情况。这样一来,强约束的机制就会使

得那些不想还贷款的农户将不得不还贷款,因为 不还贷款给他们造成信用上的损失比那笔贷款要

大的多,如博弈树2所示,Ml 户发放贷款的积极性。这样,农村金融的贷款需 求与供给之间就能形成纳什均衡。

依托金融科技创新的各式金融模式相当于隐 形的把双方的博弈转换成了多方的多阶段的博

• 34

弈,并且引入声誉机制及担保后,金融机构贷款风 险大大降低,而农户受制于产业链或闭环的影响,

不偿还贷款的损失放大,因此双方倾向于达成长 期良性循环的合作关系。

图5博弈树2

五、结论及建议

传统的农村金融贷款对农户的约束较低,且

由于成本高、风险大,借贷双方不易达成有效持久

的合作关系。由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农户从融资、

生产及销售等整个产业链的数据都与新型的互联

网链式金融或闭环金融的模式相连接,农户违约 的成本过高,借贷双方容易达成良好的长期合作

的关系。此外,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农

户数据的丰富,为农村金融的深度发展提供可能。

因此要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创新农村金融

的服务模式,需要:1 •各金融机构要适应农村生产 生活及综合金融需求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针对当前市场上各式各样的金融创新产品要深入

渗透农业领域的特定场景及产业模式,有针对性 的解决三农领域的融资难问题。各金融机构要依

托金融科技围绕三农的实际特征开发相应的场景 金融服务。2.作为市场的监管机构,作为市

场的重要监管方,要建设多元的数据信息共享平

台,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村金融机构利用 金融科技进行金融服务创新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四平.利益博弈: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

构的逻辑依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 29(1):34

-37.

[2] 张本照,张云龙.信贷关系、利益博弈与多层次农村金

融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2011(30):152 -154.

[3] 苏玉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农村金融新体系研究[J].

农业经济,2017(8):105 -106.

[4] 贞,江光辉.“农业价值链+互联网金融”的创新

模式研究一以农富贷和京农贷为例[J]•农村经济,

2017(4) :55 -61.

[5] 黄益平,王敏,傅秋子.以市场化、产业化和数字化策

略重构中国的农村金融[J].国际经济评论,2018, 135

(3)

:9 + 108 -126.

[6] 万江红,侯利文.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民间金融组织

的乡土运行[J].统计与决策,2010(4):151 -153.

责任编辑:郑诗锋

On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Model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DONG Chun-li 1, WANG Qiao 2

(1.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Finance , Chuzhou University ,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 Chuzhou University ,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upply , demand and opportunities ,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losed-loop type of rural financial model represented by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banks and rural credit unions agricultural bank and financial chain mode innovation represented by Alibaba , compared

the game theory between traditional finance and new type of rural finance , proved that the new financial pattern under the strong constraints can realize better cooper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develop financial service innovation relying on financial technology merging with rural area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data and credit system to financial inst 让utions for better innovation.

Key words : financial technology ;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banks and rural

cred 让 unions ; Alibaba

35

文档

金融科技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Sep.2019Vol.36No.92019年9月第36卷第9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金融科技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董春丽a,汪桥"(滁州学院,a.数学与金融学院;b.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摘要:在分析农村金融供给、需求及机会的基础上,研究了以农信互联为代表的闭环式农村金融模式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链式金融模式创新,从博弈论的角度比较了传统金融和新型金融模式下农村金融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表明新型金融模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