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国家实行教育“双减”以来,中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长了,在家庭的时间短了,据说此举一方面解决在职职工下班时间与学生放学时间不同步的问题,另一方面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对学生的精力投入。尽管社会对此有些议论,但总体趋势是好的,中小学生比以往更加热爱学习了。
宋少卫著《学习治疗手册》的出版时间,大致与国家教育“双减”实施同步。阅读这本书,对于成年人而言,不在于强化自己对教育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而是探索一条如何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学霸、学神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在学校中遇到的难题,最有挑战的是如何培育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中小学生不仅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更处于长脑子的阶段,他需要来自方方面面的刺激,相对于学习而言,游戏更具诱惑力。
我们都听说过一句俗语: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其说是战胜同龄人,不如说是战胜自己。在学习的实施中,如何调动体力、智力去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生活中的应用,确实不是三言二语可以说清楚的。
《学习治疗手册》不仅指出了中小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常见的问题,也给出了很多有益的方法。尽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但是作为群体的中小学生对于学习困难的应对,只不过是时空的变化而矣。想当年,我们求学生涯中所经历的就是填鸭式教学,但是二三十年后,我们的孩子仍然无法逃脱。同一个知识点,教师总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计形形色色的考题,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许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检验了智商,也锻炼了情商,也不算是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
《学习治疗手册》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围绕学习二字展开,而是聚焦教学的本质。现代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如何像玉一样雕刻孩子的思维与行为,却是自我认知与社会期望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个时空,学习同样的课程,有的孩子领会的快、应用得好,并不是因为孩子天生异质,而更多的依托于教师的能力。
如果孩子遇到的老师,能够真正地把教书育人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展现道德品质的重要方式。他一定会因材施教,以最经济的方式去批量生产优秀的学生,否则,更多的在校时间、更多的教辅用书,也不能让孩子笑到最后,免于输在起跑线的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