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古代汉语 名词解释大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15:38
文档

古代汉语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1、词头附加在词前,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2、词尾附加在词后,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3、阴声韵音韵学术语。凡韵母没有韵尾,或有韵尾而韵尾是元音的韵部,叫阴声韵。4、阳声韵音韵学术语。凡韵母以鼻辅音-m、-n、-ŋ收尾的韵部,叫做阳声韵。5、旁转音韵学术语。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和阴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6、舌头音音韵学术语。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舌尖中音”中的塞音和鼻音。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音
推荐度:
导读名词解释1、词头附加在词前,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2、词尾附加在词后,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3、阴声韵音韵学术语。凡韵母没有韵尾,或有韵尾而韵尾是元音的韵部,叫阴声韵。4、阳声韵音韵学术语。凡韵母以鼻辅音-m、-n、-ŋ收尾的韵部,叫做阳声韵。5、旁转音韵学术语。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和阴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6、舌头音音韵学术语。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舌尖中音”中的塞音和鼻音。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音
名词解释

1、词头

附加在词前,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

2、词尾

附加在词后,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

3、阴声韵

音韵学术语。凡韵母没有韵尾,或有韵尾而韵尾是元音的韵部,叫阴声韵。

4、阳声韵

音韵学术语。凡韵母以鼻辅音-m、-n、-ŋ收尾的韵部,叫做阳声韵。

5、旁转

音韵学术语。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和阴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

6、舌头音

音韵学术语。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舌尖中音”中的塞音和鼻音。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音是“端透定泥”。

7、对转

音韵学术语。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对转有“阴阳对转”、“阳入对转”、“阴入对转”之分。

8、《经典释文》

简称《释文》,唐陆德明著。它汇集了唐代以前各家给先秦13部经书所做的注释,是我国早期别具风格的音义总集之一。先秦古籍中的注音,一般都摘自《经典释文》。

9、如字 

训诂学术语。指的是某个字按照它常见的读音来读,而且要用本义。这一般是相对于变读或改字而言的。

10、五音

传统音韵学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对三十六字母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类别。包括喉、舌、齿、唇、牙。

11、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全诗一般共八句。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分别简称“五律”、“七律”。也有句数超过八句的,称作排律。

12、传

注释术语,这种注解方式主要注解古书中的字句或大义。“传”有“传述”之义,把古书的大义传述后人。

13、读曰

注释术语,主要用来作注音的术语,这个术语一定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注释时,既注音,又释义。

14、叶韵

语音是发展变化的。《诗经》中本来押韵的字,到了六朝以后,人们念起来感到有的不押韵了。但当时的人并不了解古今语音变化的情况,为了使这些显得不押韵的诗句念起来能够押韵,有的人就按照现实读音来改变《诗经》韵字的读音,以求得语音上的和谐,这就是“叶韵”。叶韵是指一种错误的注音方式。

15、反切

古代字典辞书用得最多的一种注音方法。又叫“反”、“切”,它以两个汉字合在一起来为另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16、取消句子性

是指使本可成为句子的结构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成句和表意。

17、借义对

近体诗对仗方式之一,是利用汉字一词多义现象,在诗句中用甲意义,而借用其它意义构成对仗。

18、对仗

又称骈偶,古代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19、句读

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

20、孤平

乙种句“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为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句式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除去韵脚字是平声以外,只有一个字是平声,这叫做“孤平”。

文档

古代汉语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1、词头附加在词前,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2、词尾附加在词后,只表示词性的一种词的构成部分,它没有词汇意义。3、阴声韵音韵学术语。凡韵母没有韵尾,或有韵尾而韵尾是元音的韵部,叫阴声韵。4、阳声韵音韵学术语。凡韵母以鼻辅音-m、-n、-ŋ收尾的韵部,叫做阳声韵。5、旁转音韵学术语。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和阴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6、舌头音音韵学术语。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舌尖中音”中的塞音和鼻音。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