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广并完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我乡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现状,我们特从以下四个角度对高效课堂进行阐述,以期广大教师通过学习,进一步转变认识、自觉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优质高效课堂,让全体学生学有所获,真正做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高效课堂要关注两个度:精力流失度和目标达成度。精力流失度考察效率,目标达成度考察方向和程度,即效度。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我乡当前课堂教学易出现的问题
一是课前准备不足。备课流于形式,添加质量和效益极低,小黑板等教具未使用,大有课前拿到书翻两页瞅一下本节内容进教室的老师。
二是课堂效益不高。教师讲得多、包办的多,大有满堂灌的老师存在,不管学生是否在听、听课效益如何,只管自己在表演,反正觉得无愧于良心。教师课堂讲得口干舌渴,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可一问三不知,发牢骚甚至罚心、体罚学生占课堂时间,扰乱正常课堂思路,事倍功半,课堂不足课下补。
三是学生参与率低。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学法、学习效益。
四是课堂学生不积累。不动手、懒于动手,教师也没设置空闲让学生动手记笔记。
五是课堂容量设置欠科学。一板一眼依照课时计划,完全忽略学情,只管当堂教师完成任务,不管学生是否受益。教材处理过粗、过急,不结合学科实际。文科课堂学生读书不够,或者是不能通过以读书来解决问题、以读书提出质疑、以读书统领课堂,读书不能坚持多样化,学生不会读书,为读书而读书,甚至有的教师都不会读书,何谈指导学生读书,通过读书解决问题?
六是“三疑三探”模式丢弃。只觉得繁杂、纲化、不合实际,不去细想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性,尤其是设疑自探环节不想费事去设置,全凭课堂“三寸不烂之舌”随机应变,致使话语多、杂,让学生听后无凭借、有时还干瞪眼,导致教和学脱节。
七是学生管理跟不上。教师不管学生、管不住学生,眼里没有学生,或是为管学生发脾气、惩罚学生、刷老师威风,完不成当堂任务,造成师生心理学习障碍,还有的只为讲课,根本忽落了学生,想提问时才想起学生,可学生又没听,造成被动。
八是资料使用太烂。太相信资料,不放过任一个题,只顾练知识,不注意形成能力和培养技能。虽然说适当的重复练习很有必要,但粗放式的重复练习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外其它无一益处,就此问题,大家要形成一种共识:做100道不如练透一道,“100<1”。
高效课堂的一般评价标准:和《“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同步使用,互不矛盾。
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就我乡中小学当前课堂教学而言,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归纳起来看,评价一节课高效与否,很实用的有三个标准:一是看学生是否掌握,即是否做到四会(会说、会写、会积累、会运用),二是看是否以训练贯穿始终,三是看师生双主地位是否充分体现。具体可从以下几项指标说:
一、教学目标:
1、目标设置:教师“导”的目标清晰,学生“学”的目标明确。
2、层次划分:知识与技能的达成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揭示目标,情感与态度的孕育目标,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内容:
1、内容选择:教师设置教学容量适度,重难点把握准确。
2、呈现方式:能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突出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
1、环节设计:课前有设疑,自学有体现,小组有合作,展示有评价,探究有方法,难点有突破,质疑有过程,训练有实效,学习有收获,课下有反思。每一环节学生都有事做。
2、时间分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的时间。
四、教学方法:
1、教法优化:教法设计合理,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2、学法指导:指导学法得当,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状态:
1、师生互动:师生都要有激情,课堂气氛要和谐,课堂上师生都应有教与学的高端体验。
2、学生参与:学生思维活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能自主、愉快的获得新知。
六、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达成率高,突出实效、高效。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突出高效性。
课堂教学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理念,“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中师生要突出关注如下四个环节(不同课型的课堂各环节应稍有不同):自学 合作 展示 运用
1.自学——设疑引领,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出现对照教材找答案的倾向,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自学的过程性,注重学生自学方法的培养。
2.合作——组内交流,初步解疑
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自主获得初步知识。这种帮学过程让优等生形成了能力,中差等生获得了知识,是分层教学理念的较好体现。
3.展示——展示评价,达成共识
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一步。展示的同学必须要重视过程,不能只顾结果,评价的学生不能都是从侧边处点评,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一定会提高,这一点希望我们教师要相信它,要把展示和评价作为作为课堂是否高效一个重要的节点。因为教师教得再多,传授的再好,都不代表学生学得好,高效课堂落脚点在学生的学,学生一堂学两点都比教师满堂灌十点强得多。这里面存在被动与主动的问题。教师在这一步要视学情(本班学生基础情况、学习状况、学生所处的学段)进行必要的总结和讲解。展示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的习惯养成,切忌一人表演,其他人看热闹的情况存在。
4.运用——当堂巩固,及时检测
训练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那么运用环节是集中训练的重头戏,是所有课堂训练的密集之处。对于学生自编题这一环节教师要把它拾起来,并且通过一定时间的指导必有成效,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提高。不管是学生自编题还是教师编拟的变式题,可在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交流。
关于高效课堂的10各方面
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教育即,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
3、高效课堂的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一是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二是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6、高效课堂的特点:
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三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7、高效课堂的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
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
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8、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9、高效课堂的师生关系评价: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要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10、高效课堂要“三看”学生、“四看”教师
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三看学生的学习笔记。看教师要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看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看课堂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四看教师的导学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