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地方性物流中心用地一般为左右,以食品和日用品等生活资料的存储和配送为主。A:1~5B:1~10C:5D:40E:综合治理
2、患者,男,75岁,有45年吸烟史,主诉气促,尤其呼气困难。门诊医生依据查体和胸透诊断为肺气肿。该患者的肺部出现了下列何种情况A.余气量减少B.肺顺应性增加C.胸廓顺应性降低D.功能余气量减少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3、在城市道路设计时,为了保持平面和纵断面的线形平顺,一般取凸形竖曲线的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A:2~5倍B:5~10倍C:10~15倍D:10~20倍E:经济
4、常用于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分析,并可多层叠加,常用于综合评价。A:层次分析法B:系统评价法C:方格网法D:等值线法E:综合治理
5、对有经验的规划人员,建筑群的范围、建成区和非建成区的界线、郊区农田和市内绿地等等,均可在影像图上依据比较容易地判读出来。A:波谱特征B:几何特征C:化学特征D:物理特征E:经济
6、应考虑雨水的自然排放和规划场地及周边景观环境要求的是设计。A:竖向B:道路竖向C:场地竖向D:建筑立面及风格E:综合治理
7、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中,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属于原则。A: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B:统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D: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E:综合治理
8、在城市输配系统规划中,城市燃气输配管道的压力可分为级。A:二B:三C:四D:五E:经济
9、城市供水工程规划中,详细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是。A:预测城市用水量B:计算规划区用水量C:布置输水管(渠)、配水干管和其他配水设施D:划定城市水源保护区范围,提出水源保护措施E:经济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的是。A:权威性B:灵活性C:地域性D:强制性E:综合治理
11、下列对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A: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B: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C: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D:城市不具有系统性E:综合治理
12、在理论分析中,“价格”是指租用价格,即通常所说的“租金”。租用价格(R)和购买价格(P)之间有一个基本关系,即。式中的t代表。A:租用价格B:贴现率C:一共使用多少年D:年份E:经济
13、地貌要利于建筑布置,道路短捷顺畅,地形宜场地排水。其一般自然地形不宜小于。A:0.25%B:0.30%C:5%D:10%E:经济
14、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是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五个统筹”中不包括。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全局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E:综合治理
15、城市规划是。A: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B:各级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的属性C:关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战略部署,同时也是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D:一项社会实践,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制度E:综合治理
16、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论证会、所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众意见,这是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A:行政B:法律C:立法机构D:社会E:综合治理
17、土壤环境容量取决于,一般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两个方面。A:污染物的性质和土壤净化能力的大小B:污染形态和土壤酸碱度的大小C:污染形态和土壤净化能力的大小D: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污染物的性质E:经济
18、下列选项中,定规划区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不包括在内的是。A: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B: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C: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D: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E:综合治理
19、以下关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原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要满足一定时期内交通发展的需求B: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在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C: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的城市用地、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D: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极限标准E:经济
20、《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以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A:城区和镇区B:城区和乡村C:城镇和乡村D:城镇和县区E:综合治理
21、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是指。A: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布局;岸线使用原则B: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垃圾处理厂位置和规模C: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D: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功能分区;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E:综合治理
22、下列选项中,把镇规划与乡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含在同一规划体系内,纳入同一法律管辖范畴,明确了镇和乡规划责任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B:《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C:《村镇规划编制办法》D:《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E:综合治理
23、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是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A:城市自然环境B:城市的经济环境C:城市人工环境D:城市的社会环境E:经济
24、目前,规划行业经常需要将纸质地图输入计算机,常用方法为手工数字化仪输入和扫描仪输入。其中扫描仪输入具有的优点是。A:速度快,精度高B:直接获得矢量图形C:不会带人原图上的污迹、杂点D:可以和地图的分类、取舍结合起来E:经济
25、为了降低火灾风险,新建各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以为主。A:一级和二级B:一级和三级C:二级和三级D:二级和四级E: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A: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B:考虑人民群众需要C:改善人居环境D:坚持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E: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
2、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各类思想和实践的基础包括。A: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城市美化B: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法国巴黎改建C: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公司城建设D: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E: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
3、世界各地的规划和建设主要可以分为类型。A:城市商务区的重塑B: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城市体系结构重组C:全球或区域经济D:公共空间的完善和文化设施建设E:城市更新和滨水地区在开发
4、根据住宅基本平面类型可将住宅建筑分为等A:联排式住宅、单元式住宅B:外廊式住宅、内廊式住宅C:跃层式住宅、塔立式住宅D:对称式住宅、非对称式住宅E:式住宅、联立(并列)式住宅
5、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规划业务的影响主要反映的方面有。A:提高修改、编辑设计成果的效率B:使规划设计成果、建设项目申请与审批的成果更精确、更详细C:难于突破传统设计上的某些局限D:使设计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丰富E:便于资料保存、查询、积累
6、合理布置消防站的基本要求有__。A.选择本消防站责任区的中心地段B.位于城市主要千道上C.尽量接近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D.不得毗邻医院和学校建筑E.接近城市水源
7、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A:物质舒适性要求B:与城市相协调的要求C:可持续性的要求D:工业化的要求E:安全、卫生的要求
8、人们通过视觉辨别色彩时,每一个色彩都是由三个属性组合而成,属于色彩的三属性的是。A:色相B:色调C:对比度D:彩度E:明度
9、作为行政区划的地域空间要素与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的空间要素相比,其范围应有__边界线,即行政区域界线。A.法定的B.明确的C.封闭的D.可识别的
10、《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规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应当包括。A:明确城乡基础设施支撑体系B:明确省域城乡空间和规模控制要求C:明确全省、自治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D:明确与城乡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E:分析评价现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明确规划编制原则
11、镇规划总体布局的原则有。A:旧区改造原则B:优化环境原则C:用地经济原则D:实事求是原则E:完整性原则
12、追究行律责任的原则包括。A: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B:公平公正原则C:责任自负原则D:主客观一致的原则E:责任法定原则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包括__等。A.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B.详细规划C.综合交通体系D.禁止、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E.各类专项规划
14、乡驻地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确定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布局,提出道路网络建设与控制要求B: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以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C: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公用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D:建立环境卫生系统和综合防灾减灾防疫系统;确定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目标,划定主要水体保护和控制范围E: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及要求
15、城市规划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尊重科学包括__。A.遵循一切客观发展规律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一切从大局出发E.破除迷信
16、下列为风景名胜区基本特征的是。A: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B: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能够反映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的比较集中的景观C:突出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D:风景名胜区应当具备游览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多重功能E: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是这些价值和功能的综合体
17、在进行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时要对城市现状布局结构进行分析,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__。A.分析城市现状布局结构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城市的合理用地规模B.城市布局结构是城市各项功能要素组合关系的空间表现形式,与城市性质没有任何关系C.布局结构合理与否主要体现在城市各项功能的组合与结构是否协调,以及城市总体运行的效率D.城市布局结构的稳定性与城市规模有很大关系,城市规模越大,一般越难以改动E.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布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会制约城市扩展的方向和用地选择
18、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的城镇化模式。A:计划经济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B:商品短缺时期以私营企业为主导C: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D: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E: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
19、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再循环主要有多种途径,其中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有。A:风化和侵蚀过程加上水循环携带营养元素进入生态系统B:通过在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直接从植物残体中吸收营养物质而重新返回到植物体C: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不需任何微生物分解也能释放营养元素D:人类利用化石燃料生产化肥,用海水制淡水及对金属的利用E:物质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碎屑返回环境
20、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区域性因素包括。A:区域的公共设施水平B:区域的基础设施水平C:区域发展的条件差异D:区域自然条件与生态承载能力E: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1、城乡规划管理程序的决定应符合__原则。A.导向性B.区别性C.效率性D.灵活性E.能动性
2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级。A:ⅠB:ⅡC:ⅢD:ⅣE:Ⅴ
23、关于区域变电所(站)选址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变电所(站)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B:具有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可靠水源C:所址地势高而平坦,不宜设于低洼地段,以免洪水淹没或涝渍影响D:35 kV变电所(站)的所址标高宜在100年一遇的高水位处E:所址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否则应采取防污措施或设在污染的上风侧
24、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有。A:城市自然条件B:城市社会经济条件C:城市现状条件D:经济技术条件E:历史文化条件
25、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包括。A:编制总体规划纲要B:规划编制规范化C:规划编制的针对性D:科学性E:综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