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保证在服务过程中完全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 在入职前对员工进行安 全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平时培训员工如何处理意外事故的一些简单的自救、 自护 方法。如若发生事故问题,我公司将第一时间进行救助和处理工作, 绝不会给甲 方造成其他不良影响,不会给甲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 公司负责人应立即 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 故现场。对于发生安全事故时自行处理安全事故的措施如下:
意外事故可一般分为两种:
1、意外安全事故中无人受伤,但其设备或公司财物受损的河道事故及交通 事故。
2、意外完全事故中有人受伤;
无论意外事故的性质如何,公司管理人员赶到事发现场时,首要工作是要防 止再有意外事件发生及继续恶化,正确的处理步骤如下:
(一)无人受伤的意外的处理:
1、维持秩序,疏导周边人员,疏散围观群众,使现场恢复完状。
2、纪录事件,包括文字及拍照以作存档备案。
3、如公司设施因意外受到损坏可能危及其他人员安全,应将该范围封锁。
4、如有需要,通知公司工程维修人员到现场采取行动。
5、应设立明显的警告标志。
6、通知设备主管、办公室负责人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7、协同专业人员(交通、保险公司)解决事故。
8、设备主管以书面形式写出事故报告。
(二)有人受伤或死亡的意外的处理:
1、不要恐慌,保护好出事现场。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地带,移至安全地带。
2、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3、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 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 呕吐物等。
4、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5、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
6、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
7、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早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 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8、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 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
9、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 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0、第一时间拨打公司有关负责人电话, 项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接到电话 的负责人在最短时间内赶赴事故现场。
11、维持秩序,保护好现场,疏导车辆,疏散围观群众,使现场交通恢复畅 顺。
(三)人员受伤后处理措施
1、外伤大量出血或流血不止时,立即止血。最初可用清洁软布对着伤品用 力压近,如未住,应改用压迫止血点的方法止法。但不要用棉花、草纸、药膏等 擦抹伤口,特别是头、胸、腹等部位受伤时,这样做易引起感染。如果伤口深达 肌肉,则有发生破伤风的危险,应找医生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 素。
2、骨折 如果有骨折,不要乱走动或做其它活动,同时不要将骨折部试行复 位。如果折断的骨骼露在外面并有出血,应立即进行外伤和止血处理。患者手足 部骨折时,可用小夹板将骨折部位支撑固定好。患者颈部、脊柱和腰部骨折时, 让伤者躺在木板上,再用软垫或毛巾卷扎固定好患者伤部。 搬运伤者时,应预先 做好固定工作,以确保搬运过程中的安全。
3、关节脱位 把脱位的关节平稳地固定在最舒适的位置, 不要自行把脱出的 部位整复原状。脱臼有可能会合并骨折,应及早接受医生的诊治。
4、急性扭伤安静地用冷湿布包扎扭伤部位,应注意扭伤可引起骨折现象。 手足扭伤时应将患肢抬高。月中胀严重、运动时疼痛明显加重或出现皮下淤斑时, 可能合并有骨折。搬运时不要移动患部,应固定后再搬运。受伤后不要立即入浴 或按摩,休息到疼痛和月中胀消退后才能逐渐活动患部。
(四)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对发生该事故的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并分析主要是那个环节出问题导致这 个事故的发生,并落实好解决的方案,有关的领导要自我检讨,加强安全意识, 并灌输到每个员工。
(五)进行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
安全事故的当天,项目部的领导必须在当天组织安全生产培训会议, 落实各 个责任到每个人。而且以该事故为教训,并研讨那些环节还需要改进,如何才能 做到万无一失。在保证员工安全,才能更好创新公司的利益。员工只有提高自己 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提高工作效益。
(六)事故调查
1、轻伤、重伤事故,由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人或者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 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死亡事故,公司所属各单位同事故发生地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门、工会,进行调查。重大死亡事故,按照公司的隶属关系,由上 级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门、检查部门、工会进行调 查
3、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4、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