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10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18:00
文档

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101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09038A)《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伊春市西林区第一中学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伊春市西林区第一中学课题组﹡一、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内容提要]当前,厌学情绪正日益在中学生中蔓延,而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伊春地区尤为严重。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地加以改变,小则影响个人的学业与前途,大则影响国家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目前的研究,对于学生厌学的表现有了明确的阐述,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
推荐度:
导读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09038A)《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伊春市西林区第一中学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伊春市西林区第一中学课题组﹡一、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内容提要]当前,厌学情绪正日益在中学生中蔓延,而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伊春地区尤为严重。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地加以改变,小则影响个人的学业与前途,大则影响国家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目前的研究,对于学生厌学的表现有了明确的阐述,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

《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09038A) 

《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

                  (        ) 

《开题报告》

                       伊春市西林区第一中学

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

                     伊春市西林区第一中学课题组﹡

一、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提要]

当前,厌学情绪正日益在中学生中蔓延,而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伊春地区尤为严重。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地加以改变,小则影响个人的学业与前途,大则影响国家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  

目前的研究,对于学生厌学的表现有了明确的阐述,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成因也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但是具体的预防矫正的办法还没有,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实验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预防厌学的方法,才能使每个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所以,如何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已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关键词]

初中生    厌学情绪   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而伊春地区则要远远超过这一数字。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学生的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负的任务重如泰山。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我校多数学生来自于外出务工家庭,他们的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教育孩子既没方法,也没有时间。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这一宗旨,提出了“初中生厌学情绪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的研究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意图通过调查、观察,找出学校中的厌学孩子,对他们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找到根本原因,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我校教师的实践经验,研究总结矫正和预防的方法,消除他们厌学情绪,变得爱学、乐学,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 

三、课题研究目标

1、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考查、把握学生已出现的厌学情绪的来龙去脉,找到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的症结。 

2、组织力量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改进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对厌学学生进行辅导和矫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3、在实验教师的分析与研究中,重视心理方法和多学科方法技术的综合运用,形成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厌学情绪预防和治疗方法,并且具有可推广的价值。 

4、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学校心理保健工作的规律,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身、心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实践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 探寻初中学生厌学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效果。

2.有助于班主任开展更加细致、合理、有效的工作,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

3.促进家长使用更合适的教育方法,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密切。

4.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有助于教师自身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总结法。 

五、工作步骤和计划:

    1.理论研究阶段(2010年6月------2011年6月)

     采用文献法,学习“会学—学会”理念、《中学生心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突破困难·成功学习高中生学习心理辅导》等文献,搜集、研究有关国内外教师教育过程的情报资料,科学界定关键概念。

    2.现状调查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

        采用调查法,根据我校初中学生对“厌学”情绪较重现状设计调查问卷,立足于任教的初三年级学生,辐射初一、初二学生,选择10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中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3.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4年6月)

     (1)方案设计阶段

          制定“中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2)方案实施阶段

          选择本校“厌学”情绪较重的10名学生,采用“个案法”边实施,边跟踪观察,进行中学生教育个案研究。

     (3)方案验证阶段

         请有关专家鉴定“方案”,修正完善“方案”后继续实践,检验“方案”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提炼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5年6月)

         处理研究资料,提炼“扭转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案”撰写研究报告。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撰写《“厌学”情绪现状》的调查报告

2、撰写《“厌学”情绪较重的10名学生个案分析》研究报告

3、撰写论文《厌学情绪产生的症结》

4、撰写论文《中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

5、撰写论文《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治疗》

6、撰写《扭转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案》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朱政辉、于丽

组长:王亚珍

组员:米君伟、张伟、赵凤霞、周泠心、辛启明、菊东霞、张立新

校内课题组人员分工:

1、王亚珍:负责组织理论学习、课题的讨论和研究,进行过程管理。

2、张伟、米君伟:负责相关学习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

3、辛启明:对“厌学”情绪现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中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撰写《“厌学”情绪现状》调查报告。

4、赵凤霞:对我校初中学生“厌学”情绪较重现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中学生教育个案研究。撰写《“厌学”情绪较重的10名学生个案分析》研究报告

5、菊东霞: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找到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的症结,撰写论文《厌学情绪产生的症结》 

6、周泠心: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改进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对厌学学生进行辅导和矫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撰写论文《中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治疗》。

7、张立新:负责各种资料的搜集,分析研究资料,形成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厌学情绪预防和治疗方法,提炼《扭转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案》研究报告。

八、 现有基础:  

1、教育学理论依据:

古罗马的昆体良(M.F.Quintlianus)是一位教育理论家,他非常重视家庭、学校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与游戏、休息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避史体罚孩子,充分考虑孩子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Vittorino)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学者、苟子、汉朝的王充等就学习心理也有不少精辟的阐述。这些早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2、心理学理论依据:

《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也就是学会学习。学生只有既“会学”,又“爱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厌学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 

3、教研基础:

在“十五”期间我校承担了省级重大课题一项,正在准备结题。我校通过课题的研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骨干教师。 

九、资金保障: 

学校成立了课题资金保障小组,以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十、资源设备、教研手段:

我区早就提出“教育强区”的发展战略,新建一个图书馆,给各校配备了微机室,各个办公室安装了可上网的电脑。我校拥有近万册图书的阅览室,先进的印刷设备,以及1000多名初中学生。这些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十一、过程管理:

1、定期组织课题研讨会,研究课题的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

2、每年向实验区上报阶段性总结报告。

3、对实验教师进行常规性培训,保证实验工作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4、做好档案管理。 

1)档案的搜集、整理、保存。

2)各种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保存。

3)实验教师个人研究成果的管理(复印件)。

4)人员变动的申请和备案材料。

5)定期组织活动的记录。

6)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的记录和音像材料。

7)性成果阶段和总结。

十二、实验过程: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展、培训阶段

首先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朱政辉担任,指导小组组长于丽,实验教师为学校政史地组年轻骨干教师;其次,召开实验教师会议,并派实验教师参加市、区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有关课题实验的会议,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十三、培训内容及主讲人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 (王亚珍)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赵凤霞)

3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米君伟)

4本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

1)论文、案例、叙事、反思(鞠东霞、张立新)

2)活动设计、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辛启明、刘颖)

5)本课题研究的分析、总结(王亚珍)

文档

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101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09038A)《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伊春市西林区第一中学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报告伊春市西林区第一中学课题组﹡一、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内容提要]当前,厌学情绪正日益在中学生中蔓延,而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伊春地区尤为严重。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地加以改变,小则影响个人的学业与前途,大则影响国家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目前的研究,对于学生厌学的表现有了明确的阐述,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