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古到1949年止,我国语文教材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核知识点:小学语文教材
参:蒙学读本 国文教科书 《国语教科书》
2、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是_______________,改进课堂教学是_________________。
考核知识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参:前提 保障 核心 关键
3、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在进行语言文学训练的同时,靠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考核知识点:语文教学的思想性
参:潜移默化 熏陶感染
4、阅读能力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核知识点:阅读能力
参: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汉字字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
A.笔画笔顺 B.偏旁 C.间架结构 D.汉语拼音
考核知识点:识字教学
参:ABC
2、对小学生语文集体学习质量定量分析的方法是( )
A.平均数 B.标准差 C.分数段 D.百分制
考核知识点:小学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估
参:ABC
3、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评定的基本要求是( )
A.评定成绩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B.要有客观、公正的评定成绩的态度;
C.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D.错别字不超过2%;
考核知识点:小学语文学习质量评估
参:ABC
4、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必须具备( )
A.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B.敏感的尖端信息
C.语文学科知识与文学修养 D.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考核知识点: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
参:ACD
5、《语文课程标准》是第一次将( )提到“三重”之一的位置,对语文这一交际工具,起到保障作用。
A.理解的记忆力 B.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C.学习能力 D.表情达意作用
考核知识点:语文学习方法
参:B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课堂行动研究
考核知识点:教学研究能力
参:课堂行动研究强调教师对他所从事的教学活动的反思和在反思,强调要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具体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与反思三个程序。
2、听辨训练
考核知识点:听说训练
参:为了突出对课文中某一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可以采用换词、换句的办法。教师分别把课文的原句和改换的句子读给学生,要求学生听听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过比较体会,加深对原词、原句的理解并体会到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
3、随课文识字
考核知识点:识字的形式
参:随课文分散识字采取读一篇课文、识几个生字,边识字边阅读。把识字教学包含在阅读教学中,凭借阅读教材,通过词汇来进行识字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参:
(1)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
(2)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3)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5)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简述识字教学的难点是字形教学。
考核知识点:小学识字教学的特点
参:
(1)汉字的特殊性。笔画繁多、结构多样儿童难认。
(2)儿童入学前言语已发展一定水平,入学以后字形成为新的难点,是儿童生活经验所缺乏的。
(3)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是知觉不精细。
(4)教学实践证明形错率超过音错率和义错率。
3、简述为什么将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
考核知识点:听、说和读、写的关系
参:
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过程中,通过口说耳听形成的。口头语言可以伴随手势、表情,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因而允许省略、压缩。口头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交际阶段,口语交际的教学不可等同于听说训练。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将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正是为了促进学生日常交流能力的提高,培养其语用能力,以往机械的听说训练已不能满足社会交流的需要。
4、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理?
考核知识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参:
(1)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体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
(3)遵循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4)符合小学生认知过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
(5)注重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6)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
五、论述题(15分)
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考核知识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参:
(1)树立正确的语文质量观;
(2)努力创设考试的宽松气氛,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考试情境;
(3)试题设计,充满情趣,体现人文关怀;
(4)增加考题选择的余地,激发儿童的自主精神;
(5)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鼓励性评语”。
六、材料分析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分析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贯彻识字教学原则的。下面是《数星星的孩子》教学片段。
师:(出示“勺”字),谁来读读字音?
生:sao。
生:他读得不对,应该读shao。
师:(出示“斗”字)谁知道这个念什么?
生:dou。(齐读一遍)
师:在课文中找找“勺”和“斗”两个字是在哪个句子中出现的,把这个句子读出来。
生读:“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
师:好!勺子什么样,知道吗?你们天天用勺子吗?
生:我们天天用勺子喝汤。
生:我天天用勺子吃饭,我不爱用筷子。
师:大家都知道什么勺子了。“勺”字好记吗?怎么记?
生:“勺”字有三笔:撇,横折钩,点。
生:“勺”字就像一把勺子,撇像勺子的把,一点像勺子里的东西。
师:说得好。用手指在桌面上写一遍。
师:(出示北斗星图)我们刚才学的“斗”字是北斗星的“斗”。请看这张图,这七颗星就是北斗星。你们看,这七颗星连起来像什么?(教师边说边画线连起来)
生:像一把勺子。
师:对了。北斗星的“斗”字好记吗?
生:好记。“十”字加两点。
生:他没按笔顺说,容易写错。“斗”字,两个点加十字。
生:“斗”字的两点是一上一下的,在“十”字的左上方。
师:说得好。我们认识了“勺”和“斗”两个字,也知道了“勺子”和“北斗星”的意思了,再学下面的字。(略)
考核知识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参:
1、教师并没有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 而是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学习勺、斗二字时让学生找出在哪个句子中出现。
2、识字教学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如学勺字,现实生活中喝汤的勺子结合起来。
3、识字音、形、义结合。先学音、接着学形
4、识字与写字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