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
A.花蕾〔lěi〕手段〔liǎng〕栈桥〔zàn〕舐犊情深〔shì〕
B.召唤〔zhāo〕归省〔xǐng〕别墅〔shù〕冥思苦想〔mín〕
C.瑰丽〔guī〕角逐〔jiǎo〕星宿〔xiù〕秩序井然〔chì〕
D.翌日气氛〔fēn〕犷野〔guǎng〕风尘仆仆〔pú〕
解析:此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项中,栈桥〔zhàn〕;B项中,召唤〔zhào〕冥思苦想〔míng〕;C项中,角逐〔jué〕秩序井然〔zhì〕。
答案:D
2.
A.编撰丰谀不能自已一拍即和
B.谛听焕发眼花缭乱引喻失义
C.消蚀烦琐天涯海角无遐顾及
D.穷匮落第万事具备今非昔比
解析:此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标准汉字。A项中,“丰谀〞为“丰腴〞;C项中,“消蚀〞为“销蚀〞,“无遐顾及〞为“无暇顾及〞;D项中,“万事具备〞为“万事俱备〞。
答案:B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阳光柔媚,轻风拂面,我闲坐于兰苑窗前,思绪如白云______〔仿徨 徘徊 徜徉〕于蓝天。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彷徨〞的意思是走来走去,不知道往哪里走好;徘徊的意思是比喻犹豫不决;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句中没有犹豫不决的意思,所以选择“徜徉〞。
答案:徜徉
〔2〕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弘扬________〔精打细算 精益求精 精巧绝伦〕,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品格。
解析:“精打细算〞的意思是指在生活或使用人力、物力上精心安排;不使其浪费。“精益求精〞的意思是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精巧绝伦〞的意思是精美巧妙到了极点。句中指的是工匠精神应该是求得精巧,所以选择“精益求精〞。
答案:精益求精
4.经典诗文默写〔6分〕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虽有佳肴?〕
〔4〕___________,关山度假设飞。〔?木兰诗?〕
〔5〕__________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___________,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7〕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9〕___________,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普希金?假设生活欺骗了你?〕
〔10〕___________,欣欣然张开了眼。〔朱自清?春?〕
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以及作家作品的识记。1-10句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1〕欲辨已忘言〔2〕梦回吹角连营〔3〕不知其善也〔4〕万里赴戎机
〔5〕四面边声连角起〔6〕小信未孚〔7〕水面初平云脚低〔8〕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9〕假设生活欺骗了你〔10〕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②节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③相反,______懂节制、能节制,______能使个性在社会准那么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开展。④“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够到达的最高境界。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或修改病句。本句语病为语言不符合逻辑,应该是先“遏制〞再“束缚〞。
答案:应改为:节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
〔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该句内容可知,句中表示条件关系,可以要用“只有……才……〞,或“唯有……才……〞
答案:只有〔或唯有,才有〕
〔3〕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解析:此题考查语段压缩,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阅读④句可知主语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谓语是“是〞,宾语是“境界〞。
答案:“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甲】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乙】“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1〕【甲】文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1分〕
解析:此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
答案: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斯特洛夫斯基〕
〔2〕【甲】【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保尔面对疾病和江姐遭受酷刑时,都表现出________的性格特点。〔1分〕
解析:此题考查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需要了解名著内容。
答案:坚韧,坚强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请你参加“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书心声】请把画横线的文字,正确、标准、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欢聚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解析:此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标准汉字。做到书写认真,字体美观大方。
答案:略。
【活动二:话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2分〕
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能出现真实姓名、班名、校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内容;③50字左右。
我想对_______说: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 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先要确定感谢的对象,选择时,要在头脑中确定与该写作对象有关的写作素材,哪一个容易出彩,就选择那一个。
答案:例如一:〔对老师〕一方沃土育新苗,三载春风化细雨。您的关心伴我茁壮成长,您的鼓励助我勇敢前行。感谢您,我亲爱的老师!
例如二:〔对父母〕那温柔慈祥的目光,那奔波劳碌的身影,那殷殷期盼的叮嘱,让我永远难忘。谢谢您!
【活动三: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2分〕
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找出数据变化,用简洁的语言答复就是反映的情况。
答案: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假期休闲娱乐和读书学习的人数相对稳定,从事公益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
【活动四: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2分〕
长亭外,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__________①。
天之涯,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__________②。
——李叔同?送别?
解析:此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道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答案:例如一:①何日再相逢
例如二:①莫要忘初心 ②愿君似春风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2分〕
①动漫是儿童最早接受并最受欢送的娱乐节目。动漫文化也是时下青少年文化的代名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研究说明,动漫与儿童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现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 具有把万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天性,而动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可以把任何非人类的东西人格化,赋予它们情感、语言、思维和行动。所以动漫中勤劳的小蜜蜂、懒惰的加菲猫,都可以满足儿童的无穷想象力。动漫作品中借助梦想塑造出的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形象,虽然必未符合成人的思维逻辑,但却遵循儿童的逻辑和情感体验的特殊方式,容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③儿童和成人在看卡通片时到底有何生理差异?科学家研究发现,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和虚拟角色的动画片段时,大脑活动有显著的差异,即成人的大脑内侧前额叶自动参与加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卡通动画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却没有类似的自动加工。当儿童观看动画片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非人物角色时,他们的大脑内侧前额叶是否会与观看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被激活呢?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10岁儿童观看电影和卡通片段时候的大脑激活情况,其中电影和卡通片分别代表真实和虚拟生活场景。实验结果发现,儿童的大脑内侧前额叶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时候都会被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儿童直到10岁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还是不能自动区分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虚拟世界中非人物角色。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成长为青少年,想象从远离现实逐步向现实世界靠近,但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学生仍然喜欢动漫?这是因为作为以动漫为伴成长起来的一代,这局部青少年仍然习惯从动漫中获得情感、娱乐的需求。青少年不再像儿童一样满足于简单的童趣梦想、游戏情节,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学校和家庭的生活体验,他们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但由于现实条件的,他们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借助动漫寻找理想中的虚拟世界。因此,动漫在人的青少年时期承当了情感转移的作用。同时,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影片也是一种有效疏解压力的方式。每个人成长其实都有痛苦,青少年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通过主人公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青少年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得到了强化。
⑤可见,青少年观看动漫绝对不是一种幼稚的行为,而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
〔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8.请给第②段补上一个文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解析:本段主要介绍了儿童喜欢动漫的原因,所以要先提问。
答案:为什么儿童喜欢动漫呢?
9.第②③段有三处画波浪线的文字。这类文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划波浪线局部说明有科学依据,具有权威性,也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答案:这类文字标明后面的阐释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强调阐释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权威性,进而增强文章说服力。
10.请简要概括青少年喜欢动漫的原因。〔3分〕
解析:根据第四段中“仍然习惯从动漫中获得情感、娱乐的需求〞,“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影片也是一种有效疏解压力的方式〞,“青少年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得到了强化〞据此用原文即可解答。
答案:〔1〕青少年习惯从动漫中获得情感、娱乐的需求。〔2〕青少年能够通过观看动漫来减缓压力。〔3〕青少年能从动漫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11.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 儿童在动漫作品中借助梦想塑造出的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形象不一定遵循成人的逻辑和情感体验方式。
B.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大脑活动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的时候呈现明显差异。
C.青少年可以借助动漫 找到理想中的虚拟世界,并满足于简单的童趣梦想和游戏情节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D.青少年观看动漫绝非幼稚的行为,他们可以从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来缓解成长中的痛苦,获得释然的感觉。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根据第二段“遵循儿童的逻辑和情感体验的特殊方式〞可知A选项是错误的;根据第三段“不能自动区分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虚拟世界中非人物角色〞可知B选项是错误的;根据第四段“青少年不再像儿童一样满足于简单的童趣梦想、游戏情节〞可知C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8分〕
少年护城河
肖复兴
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成心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简单,又是这样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痛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⑥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
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再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标准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的,谁也不去碰过去的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⑩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
⑪我不信。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响。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⑫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
⑬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⑭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儿什么事情,不用开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灵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这个真实就是友情。罗曼•罗兰曾经讲过,人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个就足够。
〔选文有改动〕
12.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每空8个字〕〔4分〕
①篡改歌词,欺负大华——②________________——③母亲去世,遭受欺负——④________________——⑤深夜寻访,找到大华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通读全文,提炼时间要素,概括主要事件。
答案:②黑夜遇袭,遭到报复 ④学习游泳,再次交往
13.大华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这个细节表现了大华怎样的心理?〔2分〕
解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分析画线句使用的描写手法,“眉毛往上挑了挑〞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嘴唇动了动〞那么是动作描写。结合语境分析人物心理,画线句的前一句是“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说的是“我〞想和大华说话可却开不了口,后一句是“我猜得出,他也开不了这口〞,可见大华也和“我〞一样,由此可见,画线句对大华的描写正是他想开口说话又不好意思的着急为难的心理表现。
答案:表现大华想与“我〞和好,又碍于自尊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
14.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2〕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来意思,再结合语境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含义。
答案:〔1〕写出发现大华没有“报复〞“我〞,出乎“我〞的意料,及表现了“我〞的惊讶,又流露出“我〞的感谢,还传达出“我〞的愧疚。〔2〕写“我〞夜晚再次到护城河边寻找大华,这个举动一方面表现出“我〞对大华的牵挂,另一方面凸显出“我〞对大华有信心。
15.文中有多处地方,相互照应。请照两处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通读全文,写出前后照应的事例即可。
答案:例如一:“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照应“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例如二:“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照应“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标准的仰泳动作〞例如三:“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照应“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
16.“我〞和大华,为什么能够成为 “真正的朋友〞?请结合全文,分点答复。〔6分〕
解析:此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文章围绕“我〞和大华两个人的友情,写了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五件事,能表达我们友情的描述最详细的那么是护城河事件,所以标题概括了文章主要事件。这一件事让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友情,所以护城河见证了少年时期“我〞和大华的友情,极富感情色彩。
答案:〔1〕“我〞和大华曾因年幼无知互相伤害,而大华却能在“我〞遭遇不幸时,谅解“我〞,包容“我〞;〔2〕“我〞和大华虽心有芥蒂,却能不计前嫌,敞开胸怀,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3〕“我〞在大华最脆弱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我们开始建立真正的友谊;〔4〕“我〞和大华能够心心相通,心有灵犀,无需语言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并施以援手。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2分〕
【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那么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17.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 〔 〕
余服官二十年 〔 〕
四支僵劲不能动 〔 〕
腰白玉之环 〔 〕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方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答案:希望,盼望做,当 同“ 肢〞,四肢 腰间佩带
1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余为少为大官
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之帽
C.可以处以衾拥覆
D.太丰那么吾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A:为:因此/为:做。B:之:助词,的。C:以:来/以:用.D:那么:连词,表承接/那么:连词,用在比照句中,有“却〞的意思。应选:B
答案:B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4分〕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解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根据文本中该句子的上下文认真揣摩句子大意,然后找准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翻译。
答案: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20.【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代的。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围绕文章主旨,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概括即可。
答案:勤奋,自持,能吃苦〔或刻苦〕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4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分〕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全诗围绕“望〞字展开,望到的景物,都是实景。
答案:草、木、花、鸟。
22.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尾联的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结合诗人的形象,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忧国思家的情怀。
答案:尾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四、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妈妈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请以“为我心中的那片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解析:此题属于命题作文。首先结合所给文字分析题目,“我心中的那片海〞是自己的目标、理想、梦想。要写的是为实现梦想所作出的行动和努力。注意选材时要选自己熟悉的材料。
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