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拟定人拟定人::冯荣冯荣
一、说明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基本情况
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终止条件,以及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学科。
总学时及学分: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还包括1周的教学综合实训。共计54学时,2.5学分。其中理论课部分36学时,实验课部分18学时。
(二)教学对象教学对象
本标准适应的专业:三年制动物畜牧兽医专业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应掌握各类传染病的病原、发病机制、症状、病变 。要求学生在基本技能方面应掌握诊断常见传染病的标准诊断方法,并对最新诊断技术熟悉,并根据不同疫病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四)教学思路教学思路::
按教学规定,认真备课,重视启发式教学,注意运用总论的知识指导各论的学习,通过各论的学习加深对总论的理解。在讲课中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认识各种传染病流行规律及发病机制,正确处理疾病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局部与整体,机能与形态,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及时反应传染病学的新进展。部分教学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即通过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结合观看有关教学VCD、病理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有助于扩大知识面。
(五)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
即注重强化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要领,又注重增加新知识、新内容。总论部分结合原有内容,结合相关内容发新进展,深化教学内容,注重补充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等前沿的知识,激发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各论部分注意补充新发现的传染病,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实用型人才。
(六)本课程的考核本课程的考核 :
以平时测验与实习作业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全部课程结束后,根据教学要求,对全部理论授课及实习内容进行考核。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动物传染病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临床课程,需要多门专业基本课作为支撑,其中与兽医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及兽医流行病学关系甚为密切,要求学生对上述课程有较好的基础。 ((八)教材和有关参考书教材和有关参考书
教材:《家畜传染病学》,南京农业大学蔡宝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教学参考书: 1、《家畜传染病学》(第三版),南京农业大学蔡宝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家畜传染病学》,农林高等专科学校合编教材,甄辑铭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动物传染病学》,费恩阁主编,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 4、《猪病学》,宣长和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 5、《动物传染病诊断学》,蔡宝祥等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九)本标准标准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动物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由于其病原体大多感染宿主广泛,致使防治工作极为复杂,同时,也正是由于其感染宿主广泛,致使其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公共卫生安全乃至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课程教学将抓住这一契机,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将以人畜共患病作为讲授的重点内容,考虑学生现有的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力求将近年来该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及发展方向讲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标准的课程标准的文本文本文本
(一)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教 学 内 容
理论课(36学时)
实验课
(18学时) 总学时
(54学时)
模块一:绪论
2 2 模块二:传染病的感染与流行 2 4 6 总论部分
模块三:动物传染病的防治
4 2 6 模块四:共患传染病 10 4 14 模块五:猪的传染病 8 8 模块六:禽的传染病 6 8 14 模块七:牛羊的传染病 4 4 各论部分
模块八:防治实习
5天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课堂教学部分课堂教学部分课堂教学部分
模块一模块一::绪论绪论((2学时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2)理解传染病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传染病学研究的范畴、对象及传染病学的发展简史,现代传染病学新进展。 2.重点:
(1)掌握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模块二模块二::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2学时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和掌握感染的概念及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概念和发展阶段 (3)理解和掌握流行过程的概念和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掌握疫源地的概念,理解疫点和疫区的区别,了解和掌握流行过程的特点 (4)掌握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的概念,了解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中常用的比和率的概念及合理的应用 2.重点和难点:
(1)感染的类型及潜伏期的临床意义 (2)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3)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患病率、感染率的计算方法 3.主要内容
一、 传染病的感染和发展阶段 1、感染的类型
2、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二、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畜群的易感性
三、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1、流行病学的概念 2、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3、流行病学分析的概念
4、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患病率、感染率
模块三模块三::动物传染病的防治动物传染病的防治((4学时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和掌握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的概念、原则;理解它的现实意义
2、了解和掌握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的内容
3、理解和掌握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法 2。重点与难点
重点: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难点:诊断、封锁、消毒。 3、主要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 一、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疫情报告和诊断 2、检疫
3、产地检疫
4、运输检疫
5、隔离和封锁
二 传染病病畜的治疗 1、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2、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3、消毒、杀虫、灭鼠、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模块四模块四 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10学时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的的种类。
(2)了解人畜共患病的致病特征、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理解人畜共患病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3)掌握人畜共患病的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 2.重点、难点:
炭疽、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口蹄疫是重点;狂犬病是难点; 3.主要内容
1、炭疽
2、大肠杆菌
3、沙门氏杆菌
4、布氏杆菌
5、结核杆菌
6、狂犬病
7、口蹄疫
模块五模块五 猪的传染病猪的传染病猪的传染病((8学时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的猪的传染病的的种类。
(2)了解猪的传染病的致病特征、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理解猪的传染病的发病原因。
(3)掌握猪的传染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 2.重点、难点: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地方性肺炎是重点;猪狂犬病是难点;
3.主要内容
1、猪瘟
2、猪丹毒
3、猪肺疫
4、猪细小病毒感染
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6、猪伪狂犬
7、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
8、猪蓝耳病
模块模块六六 禽的传染病禽的传染病禽的传染病((6学时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禽的传染病的的种类。
(2)了解禽的传染病的致病特征、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理解禽的传染病的发病原因。
(3)掌握禽的传染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 2.重点、难点:
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性法氏囊、鸡马立克氏、鸡慢性呼吸道病、鸡痘、鸡大肠杆菌病,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喉气管炎是难点; 3.主要内容
1、鸡新城疫
2、禽流感、
3、鸡传染性法氏囊
4、鸡马立克氏
5、鸡慢性呼吸道病
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喉气管炎
模块模块七七 反刍动物及反刍动物及反刍动物及其他动物的传染病其他动物的传染病其他动物的传染病((4学时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牛、羊、犬猫的传染病的的种类。
(2)了解羊的梭菌性传染病的致病特征、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理解它的发病原因。
(3)掌握羊的梭菌性传染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 2.重点、难点:
羊的梭菌性传染病是重点与难点; 3.主要内容
1、羊的梭菌性传染病
2、犬猫的传染病
模块模块八八 防治实习防治实习防治实习((5天)-见实训标准见实训标准
动物传染病课程标准动物传染病课程标准--实习实习((实训实训))
实习名称实习名称::动物疫病综合实习训练 学期学期::第四学期
学时学时::1周 撰写人撰写人撰写人::冯荣 学分学分::1 审定人审定人::
一、实习实习((实训实训))目标目标
1.传染病学实训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传染病的主要方法与技术,使学生通过实训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传染病学实验技能。
2.与传染病学基础理论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将书本知识用于实验,在实验中更深地理解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传染病的基本特性,知道如何研究传染病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
二、实 训 方 法
1)、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老师在适当时间予以提示
2)、对实验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多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注意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
3)、严格要求使操作技能规范化,老师作示范,强调其要点学生自己练 4)、实习时按平时的分组情况进行。
三、实习实习((实训实训))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具体具体项目项目)
1、巴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病原的分离巴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病原的分离、、鉴定鉴定、、涂片涂片、、染色染色、、镜检及动
物接种的方法物接种的方法。
1)学会用病料注射给动物的方法,并能对注射动物进行管理
2)学会对动物进行无菌解剖,并能进行脏器的触片和细菌的涂片的制作 3)会进行片子的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方法及油镜下的观察。 4)会进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2、布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布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布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即凝集试验即凝集试验)) 1)掌握凝集试验的基本原理
2)会配置试验所用的所有溶液 3)会进行样品的取样 4)会对结果进行判定
3、病毒的血凝的血凝抑制试验病毒的血凝的血凝抑制试验((即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即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 1)了解血凝的血凝抑制试验的基本原理 2)会配置1%的鸡的红细胞悬液 3)会进行血清的倍比稀释 4)会进行样品的取样 5)会进行结果的判定
4、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实习报告,要求每位同学参与相关内容的写作。
四、实习实习((实训实训))内容与学时分配
1、巴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病原的分离、鉴定、涂片、染色、镜检及动物接种的方法。(2天)
2、布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即凝集试验)(1天)
3、病毒的血凝的血凝抑制试验(即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1天)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并撰写一份实习报告,要求每位同学参与相关内容的写作。(1天)
五、实习实习((实训实训))报告要求
具体要求从样品的采集、稀释、 传染病个体、群体形态的识别和观察等方面设计实验方案,并规范操作。具体要求如下:实习报告参考提纲如下:
1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2实训方法、时间 3实习的过程与内容 4结果与分析 5体会与建议
考核依据:实习态度表现、出勤率及承担工作量多少,掌握知识和技术熟练程度,所交资料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实习报告编写质量,仪器设备的爱护情况等。其中态度表现占10%;能力表现占70%;实习报告占20%。
能力考核见考核方案…附件
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制评分,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凡出勤率低、违反实习纪律,无故损坏或丢失仪器,伪造成果或未交成果,均作不及格处理。
附件:能力考核方案
序号 项目 考核要点 评分标准
1 巴氏杆菌的实验
室诊断方法及病
原的分离、鉴定、
涂片、染色、镜检
及动物接种的方
法。
1、1)学会用病料注射给动物的
方法,并能对注射动物进行管
理
2)学会对动物进行无菌解剖,并
能进行脏器的触片和细菌的涂片
的制作
3)会进行片子的革兰氏染色的操
作方法及油镜下的观察。
4)会进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
断
优秀:操作熟练,
报告正确清晰规范
良好:操作较熟练,
报告较正确清晰
及格:操作不熟悉,
报告不太符合实验
结果,错误较多
不及格:操作极不
熟练,报告没有。
2 布氏杆菌的实验
室诊断方法(即凝
集试验) 1)掌握凝集试验的基本原理
2)会配置试验所用的所有溶液
3)会进行样品的取样
4)会对结果进行判定
优秀:操作熟练,
报告正确清晰规范
良好:操作较熟练,
报告较正确清晰
及格:操作不熟悉,
报告不太符合实验
结果,错误较多
不及格:操作极不
熟练,报告没有。
3
3、病毒的血凝的血凝抑制试验(即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
1)了解血凝的血凝抑制试验的基本原理
2)会配置1%的鸡的红细胞悬液 3)会进行血清的倍比稀释 4)会进行样品的取样 5)会进行结果的判定
优秀:操作熟练,
报告正确清晰规范
良好:操作较熟练,
报告较正确清晰
及格:操作不熟悉,报告不太符合实验结果,错误较多 不及格:操作极不熟练,报告没有。
另附另附::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标准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标准------实验实验实验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实验教学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动物传染病动物传染病动物传染病》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实验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家畜传染病的诊断方法,接受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传染病防治和诊断奠定坚实基础。
二、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1、学会病料的采集、保存、包装和记录
2、学会免疫接种的方法和步骤
3、学会家畜传染病疫情调查的方法并能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4、初步掌握布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即凝集试验)
5、初步掌握结核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即变态反应诊断法)
6、学会病毒的血凝的血凝抑制试验(即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
7、学会鸡传染性法是囊的实验室诊断(即琼脂扩散实验) 三、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1、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50学时,其中实验为18学时。
2、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指导教师应概述实验原理、方法及设备使用等,具体实验步骤和结果判定由学
四、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50%,以考勤、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对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考试或实验不计入总成绩,对缺实验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五、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
序
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基本要求
1 1、病料的采集、保存、包
装和记录的方法 2 1、会进行固体、液体等病料的采集
1、会对细菌和病毒材料进行保存
3、能对上述过程进行记录
4、能对上述病料进行适当的包装
2 免疫接种的方法和步骤 2 1、能识别生物制品的质量
2、知道生物制品的保存原则
3、会进行疫苗的各种接种方法
4、能进行接种后的处理工作
3 家畜传染病疫情调查的方
法并能对调查的结果进行
分析 4 1、能制定疫区的疫情调查表
2、会进行常用的调查方法的运用
3、能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4、能完成一份疫情分析统计表
4 布氏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
法(即凝集试验) 2 1、知道凝集试验的原理
2、会进行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
3、会对试验结果进行判定
5 结核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
法(即变态反应诊断法) 2 1、知道变态反应的原理
2、会进行变态反应的操作方法
3、会对结果进行判定
6 病毒的血凝的血凝抑制试
验(即鸡新城疫的实验室诊
断) 4 1、知道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原理
2、会配制1%的鸡的红细胞悬液
3、会进行倍比稀释
4、会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操
作方法
5、会对结果进行判定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的实验室
诊断(即琼脂扩散实验) 2 1、知道沉淀试验的原理
2、会进行琼脂扩散实验的操作方法
3、会对结果进行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