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辨析题(先辨别正误,再进行简要分析。每题 8 分,共 40 分)(评分标准:辨别正误2分,分析理由6分)
1、实事求是既是中国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解析:本题正确。
( 1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参见教材 P28-P29的分析。(重点考查: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为什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 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参见教材 P29-31 的分析。(重点考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不仅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同时还反对资本主义。(重点考查: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新、旧民主主义的对象。)
解析:本题错误。需注意:
( 1 )区分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标志(参见教材 P41第 3 点的分析)。
( 2 )中国民主主义的对象及相关经济(参见教材 P42第 4点第 2 段的分析)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标志是看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旧民主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新民主主义则由无产阶级领导。同时,新旧民主主义都不以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3、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国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的社会发展形态。(重点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解析:本题错误。
具体参见教材 P56-57第一大点的分析。需注意:
( 1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的社会形态,而是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 2 )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社会特点以及主要矛盾出发对其原因进行解析。
4、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对当年社会主义改造的辩证否定。(重点考查:改革与改造的关系。)
解析:本题正确。需注意:
( 1 )所谓辩证否定即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 2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不是对改造的彻底否定,而是对前者的继承、纠正和发展,即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之下,对改造出现的失误和偏差进行纠正,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进行变革。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都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重点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的内涵)
解析:本题错误。具体参见教材 P97 第二段的分析或第五章讨论题点评---主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需注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的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包括以下几个视角:
A 、这一概念的含义。(见 13 版教材 P96-97 或 10 版教材 P137 第二点第一段)
B 、这一概念的中国特性。(即“它不是泛指…而是特指…”,见 13 版教材 P97 第二段或 10 版教材 P137 倒数第二段。)
C 、这一概念所描述的时间范围。即它应该从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止,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二、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具体参见第五章讨论题点评 ----主题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评分标准:(1)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7分)
(2)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依据8分)
2、如何理解“”的内涵?试从国家、民族、个人等多个层面谈谈你对实现途径的看法。
解析: 1、结合教材相关内容(P123)、云课堂课件或教案以及个人见解谈关于思想内涵的认识。(5分)
2、结合教材相关内容(P124)以及个人见解,从国家、民族、个人等层面谈关于实现途径的看法。(需联系实际进行分析。)(7分)
3、小结:对个人梦想和的关系进行总结;强调为了实现,我们每个人都要勇于担当,敢于奉献,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3分)
(注意:上述几方面需展开)
注意:还可参考第六章第二、三节讨论题点评--主题:我们的
三、分析论述题( 30 分)。
在云课堂的资源--课程章节和专题讨论区,给出了许多与前六章内容相关的视频或文档资源。请围绕其中最能给自己带来思考和启发的学习资源,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平台上每章的相关学习资源,能否运用资源所在章节的理论知识对资源内容进行解析,对所选择资源涉及的问题有无自己的思考和独到见解等等。所以,本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论述时言之有理、层次清晰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