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零售业是中国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电零售业作为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家电零售市场的低迷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家电零售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对于传统的实体零售商来说,及时、快速的捕捉成为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迫切需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传统零售商开始增加网络资源,转向电子商务的发展。苏宁易购通过合理的变革转型首先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整个实体零售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强势攻势下,零售企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这些企业纷纷开始以互联网交易平台,抢占网络购物市场。苏宁是一家在早期认识到传统零售业这一危机的企业,也是将传统零售企业转变为典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值得深入调查研究。
关键词:财务分析 财务战略 电子商务
Abstract
Traditional retail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a's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downturn of the retail market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e-commerce have brought certain impact to the retail enterprises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Therefore, for the traditional entity retailers, timely and fast capture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shopping marke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is change, traditional retailers began to increase network resources and tur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hrough reasonable transformation, Suning Easy-to-buy has first gained a firm foothold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nd has a certain representativeness in the whole entity retail.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strong atta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of retail enterprises has been greatly challenged, and these enterprises have begun to seize the online shopping market with the Internet trading platform. Suning is an enterprise that recognized the crisis of traditional retail industry in the early stage, and also transformed traditional retail enterprises into typical e-commerce enterprises, which deserves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 Suning Easy to Buy Financial Analysis Analytical Method E-Commerce.
苏宁易购集团的财务分析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财务相关理论研究,财务资料反映的相关信息成为债权人、投资者、管理部门、税务机关、实际利益相关者等备受关注,通过对财务资料的研究,使各方使用者都了解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帮助信息使用者、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到2017年底,中国的网络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七亿七千七百万,其中在线购物用户占了68%,达到约0.5亿。以上所有的数据都充分证明了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持续增长,对传统零售业的衰退造成了致命打击。传统零售业已经在运营成本上升、利润压力增大的漩涡中苦苦挣扎,电子商务的突然出现让传统零售业面临了极大的挑战,战略转型迫在眉睫。
苏宁易购作为中国网购零售业的龙头企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最引人注目的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和苏宁易购董事长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李克强总理表达了对传统模式的改变和转变的担忧,并赞扬了苏宁给我们带来的好消息。苏宁最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不太好,但苏宁的选择转变的决心是坚定的,而Suning关注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因此,在苏宁慢慢进入稳定期的这一点上,本文选择苏宁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1.对苏宁易购的研究意义
传统的金融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对报表数据的定量研究,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非财务因素以及企业信息的影响。利用哈佛分析框架对苏宁易购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具体的财务报表数据,而是结合苏宁易购的发展战略,全面系统的了解苏宁易购在行业背景下的经营状况和资金实力,更加客观的评价苏宁易购的转型过程和效果。通过分析,相关的外部投资者可以准确把握苏宁的财务状况和转型过程中的问题,根据其长期发展能力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对于内部运作和管理,它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案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2.对行业的研究意义
对于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作为传统家用电器零售行业的代表,苏宁易购在激烈的竞争中率先通过合理的转型,并获得了市场的领先地位,它的整个转型和发展过程可以被其他传统的零售企业借鉴。其他企业可以根据苏宁易购行业的财务状况与自身进行比较,并在今后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相关的经验教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优化和完善自身的财务状况,提高整体实力和明确方向。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美国亚历山大·沃尔首先提出了金融比率分析方法来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首先,它主要用于银行等外部人员对企业的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分析的作用似乎逐渐被经理们所重视。
1910年,杜邦分析系统建立了金融分析模型的原始框架。1928年wall提出了7种典型的财务比率分析指标theo评分方法,在给出相应的比例后以评分的形式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并首次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标的概念。
随着财务分析方法的逐步完善,学者们发现有效的财务分析不仅需要利用财务信息数据,还需要利用好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等非财务信息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开始寻求建立一个成熟的财务分析框架体系。基于这一直观的K G,希利V P M和伯纳德·L(2004)提出了著名的“哈佛分析框架”,该框架是基于战略分析为出发点,从企业投资、融资和管理三个方面分析的内容,并通过选择适当的财务分析指标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战略分析合并到金融领域的分析,所以要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针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完善、延伸、利用。
张新民以“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质量分析法来弥补比率分析法的不足。
李心合在财务分析中融合了价值链等因素,转变了财务分析角度,增强了分析结果对企业的整体化全局化效用。
单品敏,夏大慰则以经营者角度,从财务和经营两方面对企业实力、资产质量、经营风险效率和成长性、失败性等五大块进行分析,形成以战略决策为目标的财务分析体系。
马春爱在杜邦分析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现金流的分析框架,对传统的分析进行了完善,并用于信用评级中的财务分析研究。
陈情则以在线旅游业的代表携程为目标企业,对近几年的财报进行研究,并提出加强行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二、相关概念
(一)财务分析定义
1.财务分析定义
财务分析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例如企业会计和报告数据。这种分析不仅仅关于经济组织的以前,也包括当今和将来。它的目的是为所有的组织或个人提供相关的企业信息,包括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有充足的数据来评估和预测,这对于企业的决策和管控很重要。
2.财务分析目标
(1)投资者
公司投资者包括业务所有者、潜在投资者。他们的财务分析基本目标是对资本保存和增值。投资者既关心公司的盈利能力,又注重资本结构、运营条件和偿付能力。
(2)债权人
公司的债权人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单位和购买公司债券的个体。他们进行财务分析有两个主要目的。首先,要注意企业是否能够及时和全额偿还,即研究和分析企业的偿付能力的规模;其次是要注意企业的收入和企业风险程度,也就是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相关情况。
(3)经营者
经营者指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各级管理人员。他们的目标是让公司盈利。在财务分析中,他们不仅要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还要关注盈利的原因和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4)其他主体
其他主体包括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企业、国家行政部门等。前者,比如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买家,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彻底检查企业的商业和金融信贷;后者主要是为了监控企业相关经济和法规的实施,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财务分析信息基础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料,反映了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可以解释企业资本来源和使用的全部财务信息。
2.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间的经营成果。表中包括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等。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基于现金的基础而设计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比如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商业运作,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三)财务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方法原理是通过对连续期内各种相同指标及其方向、数量和范围的比较,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
2.比率分析法
比值分析方法的原理是用基本的数学方法通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来获得特定的比率,然后用特定的比率来评估企业的相关条件。它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比率分析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和水平对比。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期的财务数据,比较金额的多少、增减方向和变化趋势,反映了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趋势。这有利于有效地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对市场需求及时、准确地进行反应或预测。
4.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于实践中。这种分析方法的原理是,有一个通用的金融指数系统,用户只需将企业的相关数据被分析到系统中,然后就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数据关系。该系统的出发点和中心是净资产收益率。在杜邦分析体系下,净资产收益率将被从上到下分解为几个相关财务指标的比率之和。扩展后,公式中的指标几乎涵盖了企业的所有活动,并逐层细分和降级,使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帮助企业相关人员深入了解情况的各个方面,包括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四)财务分析与财务战略的关系
财务战略非常重视资金的流动性,这是其本质,财务战略应该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来制定,是为了使企业的资金能够健康持续的流动,提高资金流动性和利用率。财务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全局的、创新的的战略。
(五)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质量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资料进行的,利用财务质量分析可以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结果、资金流量等,通过分析可以显示出运营过程中的利弊、财务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
三、案例:企业的财务战略
(一)苏宁易购集团简介
苏宁易购,是由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发展而来,在1990年成立。初始是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电为主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继空调专业从事综合性电器连锁商店和互联网三个发展阶段后,苏宁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到2016年底,苏宁已大量进入市场,全年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位居我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二名。
苏宁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1990—1999年苏宁空调专业阶段和“规模经营、制造商、专业服务”的商业模式和“淡季订单,反季结算”的商业模式以满足生产者的资本要求,并确保稳定供应的商品销售旺季和优惠的价格,与生产厂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苏宁建立了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完成了初期的积累。
在综合家用电器连锁店的舞台上,市场需求过剩导致利润率急剧下降。因此,苏宁开始调整它的商业模式,明确了综合家庭电器连锁店的"面向服务"的发展战略,而放弃批发转向零售连锁店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解决了厂商快速经销和销售产品的目标。在此期间,重视连锁商店的布局,不断巩固经营平台以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由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传统的零售行业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宏观经济增长和电子商务的放缓影响了销售业绩的下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继续,开始加快了探索和转型的步伐并尝试了商业模式整合线上和线下全频道。2010年以来,苏宁全面转型升级。
(二)苏宁易购的财务战略分析
1.投资战略
从投资规模的角度来看,在建筑的基础上,对苏宁的固定资产和项目通常呈现出绝对价值的上升趋势,这是扩张投资策略的一部分。苏宁易购的转型离不开网络投资。因此,为了确保电子商务平台的整体运作,苏宁易购在2009年开始建立了一个并购平台并在2010年正式上线。通过线上平台的优化升级,促进线下门店的全面整合。此外,线下连锁店的数量也在增长,从2010年的1342家连锁店到2017年的1698家。在分销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门店也在向互联网门店转型。
为了进一步推进转型,苏宁易购还采取了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的措施,通过购买资产等外生投资方式不断推进资本运营,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张。2012年苏宁易购收购了红孩儿、冰沟等品牌,聚焦“整合家电、突出3C、培育母婴超市”产品线,扩大产品种类。为了为电视终端的建设奠定基础,苏宁易购在2013年投资了pptvin的46.8%,总投资4.2亿美元。2014年,苏宁易购以7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满座网,以促进020的发展。
2.筹资战略
首先是资金来源和渠道。苏宁易购采取内外部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但主要是债务融资。在股权融资方面,苏宁除了降低派息率以保留净利润外,还通过增发股票得到资金。2009年苏宁以每股17.2元的价格发行17.8亿股,2012年以每股12.2元的价格发行386.8亿股。在债务融资方面,苏宁易购2012年和2013年分别向公众发行了价值45亿元的5.2%的5年期公司债券和价值35亿元的5.9%的6年期公司债券。此外,苏宁易购还从银行获得了27.5743亿元的贷款。从苏宁易购转型过程的现金流可以看出,融资来源主要来自企业的债务融资,苏宁易购的债务融资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3.分配战略
由于苏宁易购将处于向新领域不同投资的转型过程中,因此资产规模的增长明显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为了实现投资资金的需求,苏宁易购在理论上应采取的分配方式不应更少,但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长期不分配将对企业的财务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而适时适度的股利分配是对企业盈余和资本状况良好的正向信号,对投资者来说,能够促进股价上涨,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苏宁易购在转型时期采取了剩余股利分配。将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与股利分配金额进行对比,发现2014年之前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2013年没有进行分配,是因为苏宁收购的前期资产向持续扩张过渡,但盈利能力和新的盈利增长点尚未形成,从而阻碍了企业的短期利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降至3.72亿元的历史新低;同时,苏宁易购将2014年定为战略的全面实施年,预计将加大在技术开发、物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苏宁易购将利用留存利润进行进一步转型。接下来的几年,随着转型的完成和净利润的恢复,苏宁易购的股息分配也开始恢复,2016年达到90%以上。
四、苏宁易购的财务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分析
苏宁易购2017资产规模大幅增长。该年流动资产增加54亿元,增长约6.6%。资产总额增加201亿元,增长约14.7%。2017年的总资产增长与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相关。各流动资产变化趋势不同,其中变化较大的如下:一是货币资金总量的提高。2017年,货币基金组织规模增长68亿元,增长25.0%,对总资产的影响为4.9%。由此可得货币资金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有较好的影响;二是库存数量增加。2017年库存增加42亿元,增长28.9%,对总资产的影响为3.0%。三是其他流动资产在减少。2017年其他流动资产减少73684.7万元,下降19.69%,对总资产的影响为-5.4%,主要是由于12个月一年内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减少导致其他流动资产减少。苏宁的资产负债表分析情况见表4-1:
表4-1资产负债表分析 单位:亿元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
| 流动资产合计 | 506 | 568 | 824 | 878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192.2 | 204.4 | 548 | 694 |
| 资产总计 | 822 | 881 | 1372 | 1573 |
| 流动负债合计 | 419 | 356 | 615 | 2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58 | 11.2 | 5.80 | 9.39 |
| 负债总计 | 477 | 368 | 672 | 736 |
2017年苏宁易购实现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约3.6亿元,增长率为721%。其中,母公司股东权益净利润增长3.51亿元,增长498%;中小股东权益增长40万元,增长约22.8%。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2017年利润总额增长3.4亿元,所得税减少1.25亿元。因此,两家公司的合并使净利润增加了3.5亿元。苏宁易购2017年总利润增长主要原因是营业利润增加,非营业收入减少。2017年营业利润增长3.6亿元,增长708.20%。这两项抵消后,使利润总额仍增长3.4亿元。苏宁的利润表分析情况见表4-2:
表4-2利润表分析 单位:亿元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
| 营业收入 | 10 | 1355 | 1486 | 1880 |
| 营业成本 | 923 | 1160 | 1272 | 1614 |
| 营业利润 | -14.6 | -6.10 | 5.04 | 40.7 |
| 利润总额 | 9.73 | 8. | 9.00 | 43.3 |
| 净利润 | 8.67 | 8.73 | 4.93 | 40.5 |
苏宁2017年净现金流同比增长了4.6亿元,现金流出的增加远大于现金流入的增加,造成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减少。苏宁易购2017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13.4亿元,较前一季度增长53亿元,变化率为133.9%。虽然子公司支付的现金仅增加了2亿元,但增长率约为5004%,主要是因为当时苏宁收购了5家子公司。2017年苏宁易购融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同比下降37.1亿元,下降约102.5%,原因是资金的流出大于流入。投资收付实现率下降3.4亿元,下降97.%,偿债收付实现率比上年增加5亿元。尽管2017年借款现金收入略有上升,但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仍在下降。苏宁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情况见表4-3:
表4-3现金流量表分析 单位:亿元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3.8 | 17.3 | 3.9 | -6.6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 1315 | 1582 | 17.3 | 22.8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1 | -2.86 | -39.6 | 13.4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 541 | 715 | 165 | 209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29 | 29.0 | 36.7 | -9.1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 25.0 | 35.2 | 12.1 | 17.8 |
1.盈利能力分析
苏宁易购2014 - 2016年净销售利率从0.8%大幅下降至0.3%,2017年上升至2.2%,增幅较大。2015年和2016年的股本回报率也逐年下降,但在2017年达到了5.3%的五年高点。近年来资产收益率波动较大,总体趋势明显上升。总的来说,苏宁易购2013 - 2017数据虽然有很多变化,但整体盈利趋势是积极的。苏宁易购2014 - 2016年净销售利率从0.8%大幅下降至0.3%,2017年上升至2.2%,增幅较大。2015年和2016年的股本回报率也逐年下降,但在2017年达到了5.3%的五年高点。近年来资产收益率波动较大,总体趋势明显上升。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苏宁易购2013 - 2017年各项指标和数据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盈利趋势是积极的。苏宁的盈利能力分析情况见表4-4:
表4-4 盈利能力分析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
| 销售净利率(%) | 2.15 | 0.33 | 0.56 | 0.76 |
| 净资产收益率(%) | 5.34 | 1.07 | 2.86 | 2.96 |
| 资产报酬率(%) | 5.37 | 2.95 | 4.27 | 4.23 |
| 每股收益(分) | 45 | 8 | 12 | 12 |
苏宁易购的库存周转率在过去的五年里一直在上升,从2013年的5.03上升到2017年的9.80。苏宁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5年的218.4在上升,但从2017年开始下降至107.6,与2013年的指数数据相比差别。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要被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影响。之前的总资产周转率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只是2015年略有上升至1.59,2017年下降至1.28。总的来说,苏宁易购近五年流动资产运营能力变化不大,固定资产运营能力有一些提升,总资产运营能力有些下降。苏宁的营运能力分析情况见表4-5:
表4-5 营运能力分析 单位:%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
| 存货周转率 | 9.8 | 8.96 | 7.72 | 5.38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07.61 | 1.26 | 218.41 | 180.54 |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2.21 | 2.14 | 2.52 | 2.09 |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13.76 | 11.36 | 10. | 9.48 |
| 总资产周转率 | 1.28 | 1.32 | 1.59 | 1.32 |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前四年,苏宁易购的速动比率逐年上升。尽管该指数在2017年下降到1.08,但总体正常。2014年的比率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的当期比率都逐年上升,反映出其资产流动性一直在提高。虽然2016年现金比率波动较大,但总体现金比率在0.44-0.59之间,波动幅度较小。说明苏宁易购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流动性。苏宁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情况见表4-6:
表4-6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
| 速动比率 | 1.08 | 1.11 | 0.93 | 0.82 |
| 流动比率 | 1.37 | 1.34 | 1.24 | 1.20 |
| 现金比率 | 0.53 | 0.44 | 0.59 | 0.53 |
苏宁易购前几年的资产负债率约为%。2016年下降了15%,2017年继续降了1.2%。2014-2015年股东权益乘数一般为0.38。与股东权益乘数相反的权益比率在前三年波动在1.5左右,但在2016年大幅下降至0.88,在2017年仅为0.8。说明公司前三年资本结构保持稳定,2016年进行了一定调整,使苏宁易购长期偿债能力增强,债务适度减少,财务风险降低。苏宁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情况见表4-7:
表4-7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
| 资产负债率(%) | 46.83 | 49.02 | 63.75 | .06 |
| 股东权益乘数 | 0.53 | 0.51 | 0.36 | 0.36 |
| 产权比率 | 0.80 | 0.88 | 1.44 | 1.46 |
苏宁易购的营收增长率从2014年的3.5%上升到2015年的24.4%,然后上升到2016年的9.6%,最后到2017年的26.5%。可以看出,近年来的收入增长率确实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出增长。由此可见,苏宁易购的增长率除了净利润增长率外,其他的波动较大,总体发展趋势良好,这也说明苏宁易购的发展能力较强,未来发展空间较大。苏宁的发展能力分析情况见表4-8:
表4-8 发展能力分析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
| 收入增长率 | 26.48 | 9.62 | 24.44 | 3.45 |
| 净利润增长率 | 721.02 | -34.91 | -8.05 | 690.04 |
| 净资产增长率 | 19.60 | 119.02 | 8.09 | 2.91 |
| 总资产增长率 | 14.66 | 55.74 | 7.16 | -0.07 |
2016年苏宁易购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7%,2017年上升至5.3%,涨幅较大。资产的收益率变化由资产净值和所有者权益的净利的变化引起。资产净值的增长对总资产净值的影响导致了资产回报率的增长超过了所有者权益乘数的减少带来的收益减少的影响。所有者权益乘数的减少说明了,苏宁已经改变了其资本结构,拥有更强的偿付能力和较小的财务风险。总资产净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净利率的大幅提高。总体而言,苏宁易购的财务状况是正常的,反映出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和纯利润的增长。
(四)财务质量分析
1.资产质量分析
从苏宁易购近年来的资产数据方面来看,其流动资产和货币资金占比近年来逐渐减少,苏宁易购的无形资产中占比相对较低,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资金不断增多,而在经营决策方面,苏宁易购的股东权益相对处于弱势阶段。从整体利润来说,苏宁的销售冲击方面应对从容,所以从利益最大化角度来看,苏宁易购的经营活动净现金相对较为稳定,近年来在内部积累了123亿净现金,筹资活动净现金和当年净现金数据方面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是在企业发展方面,苏宁易购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流向企业发展中。
2.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的数据显示,苏宁易购的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率则是持续下降。苏宁易购的每股利润和每股收益指标在2011-2013年之间下降明显,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到2014年己经为负值,其支付现金股利能力也受2017年亏损的影响。所以就盈利能力指标来看,苏宁易购的资产利用效率、支付现金股利和销售收入获利能力都在逐步降低,其盈利能力却逐步提升,虽然很缓慢但是步伐稳定,股票的投资价值较高。
五、苏宁易购财务质量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财务质量存在问题
1.筹资规模和结构不合理
当前的苏宁集团长期处于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持,当前的转型不仅要扩张现有的规模范围,也要对苏宁的物流进行进一步建设,这些方面需求的资金显然不是苏宁在短期内可以获得的,所以苏宁选择借用供应商资金的形式来实现企业运作。这就导致苏宁过于依赖外部融资,各项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过多。虽然在经营过程中,想要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具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经营。但是如果获得的外部融资过多,超过了企业当前的需求,就会造成资金闲置,闲置资金不能进入到资金流通链,就会增加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风险的加剧无疑会使苏宁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压力更加庞大。从当前苏宁的财务报表中也可以直接看到,当前由于苏宁发行了过多的债券,直接导致筹资风险攀升,资金成本也随着增加,虽然可以借助财务杠杆使盈利能力得到提升,但是财务杠杆带来更高的风险。
2.部分投资项目效益低
分析苏宁的盈利能力指标后,可以看出苏宁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而2017年以来更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出现负值,而且现金流量的净额不仅变化幅度大,其频率也较为频繁,这就说明当前苏宁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投资不合理的情况。当前苏宁的战略目标使得苏宁在业务方面更加注重物流业务,而且在原有的产品模块中增加了母婴、图书、保险等多方面的业务模块,经营规模的扩大也让苏宁在发展物流的过程中不断对现有的业务进行整合,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虽然让苏宁的投资方向逐渐转好,但是费用方面也有所增长,最后导致投资效益降低。
3.营运资本效益略低
通过分析发现苏宁的流动负债和流动资金的占比处于十分不合理的情况下,而资金和应付账款也比较高。虽然当前苏宁已经逐步加强了货币资金管理,但是从整体上看来,供应商资金的成长空间还不足以应对当前苏宁的需求,而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如果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出现减弱,并长期占据供应商资金,就会直接导致双方关系出现缝隙,影响长期发展进程。而当前虽然苏宁的存货周转率方面有所提升,但是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也不断加大,这就让存货积压导致的负面效应进一步影响了苏宁的发展。而且从当前的现金流量来说,大多数时候苏宁经营产生现金的能力处于逐步提升状态,但是在获利方面难免还存在不足,这就使得当前苏宁的资金链大多数都源于筹资,而筹资带来的财务风险过高问题自然也是不可小觑。
(二)对苏宁财务质量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1.不断探索创新融资决策
目前苏宁对于融资方面的决策仍然采取固有的方式方法,并没有进行相应创新。事实上,苏宁当前将门店物业房产权出售给了其他公司,并通过长期租赁的手段进行回租,这就让企业的运作资金出现了回笼,也让现有的经营模式得到了优化。这不仅可以增强资产流动过程中的良性运作,也可以巩固现有的线下业务。苏宁一直以来产生的创新资产方式应用主要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指标,并不单单依据传统的负债和盈利视角进行分析,使得企业在发展中可以更好地获取资金,并且清理掉一部分的不良资产,包括现有的一些不良固定资产等等。这种创新的融资手段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企业当面面临的筹资风险,也为现有的负债筹资进行风险的分担。
2.有效整合投资战略并提高效率
目前苏宁开展的多项业务都属于转型策略开始后进行的业务开拓,并不具备相应的发展资金和相应资源,发展进程较慢,收益回报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苏宁商业保险和苏宁银行这类的产业业务来说,苏宁需要将这类产业业务进行合理化整合并制定具有发展价值的投资战略,减少业务发展带来的滞后性。而战略的制定过程中也需要基于子公司的现有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子公司的盈利和发展。对于互联网零售行业的发展,苏宁当前已经较快的开始了发展和相关内容的建设,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苏宁逐步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借助行业发展契机实现了经营管理的整合和突破。虽然当前苏宁仍然具有国美、京东等多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当前苏宁可以将现有的资源和资金集中在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发展大数据技术,并提升苏宁的市场竞争力。
3.营运资本战略方面应提高营运效率
从前文分析看来,当前苏宁的应付款项和现有货币资金水平较高,但是货币资金水平再高,没有了合理的利用防线,就会让剩余资金变成进一步的花销内容,无法提升企业收益率不说,还会提升机会成本。而应付账款的提升也会让供应商对于企业发展出现更多的不满,长此以往,双方关系必然导致全线崩盘。所以当前苏宁必须对现有的存货发挥去库存模式,另外也需要对一些利润较低的产品增加湿度的营销战略。只有加强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才能减少坏账的产生,苏宁与供应商建立起和谐共赢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降低还款期限,也可以提升资金运营效率,加强风险管控水平。对于当前苏宁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项变化,也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把好风险关,使苏宁在未来的战略规划过程中能够进行及时规划,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结论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零售企业开始逐步转变并扩大在线业务。在转变过程中,苏宁易购寻求内部和外部的合作以满足商业需求。企业转型是一项长期的改革工程。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及时调整,以避免不适当的风险管理所导致的不可逆局面。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股东,都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来确定价值转型,而不是因为短期经营业绩的负面波动而否定转型战略,同时传统零售企业应该明确认识到电子商务与网上零售本质上是一样的,除了提供交易平台,更重要的是商品的能力和供应链的能力,在主要业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防止分散投资和盲目扩张,使资本收益更低。
参考文献
[1]侯开文.新形势下财务分析模型在小微企业中的应用探讨——基于SAS财务分析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
[2]吴银怀.集团企业的财务分析研究[J].中国商论,2018(30).
[3]王娉.中小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18(30).
[4]吴乐.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在高校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8(05).
[5]温琳,杨贤慧,王慧.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研究——基于IE-CDIO-CMM教育理念[J].财会通讯,2018(04).
[6]曹凯晨,李小光,冒泗农.财务分析助推企业提质增效——杜邦分析法在昆仑燃气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财务与会计,2017(24).
[7]李汝,王钰,杨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2017(22).
[8]底阳阳.信息正负性对财务分析师预测效率影响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7(22).
[9]王振宇.基于战略视角的医院财务分析框架、思维和方法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11).
[10]卫颖.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研究[J].会计之友,2017(02).
[11]李祎,刘启亮,李洪.IFRS、财务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和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信息治理观视角[J].会计研究,2016(10).
[12]游家兴,张哲远.财务分析师公司治理角色研究——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13]杜曼,李翔.基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财务分析改进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08).
[14]李克亮.企业财务分析的误区及反思[J].财会月刊,2016(19).
[15]曹晓丽.财务分析方法与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14(S2).
[16]张辛远,李彬,郑燕君.后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J].中国商论,2019(05).
[17]朱一妮.企业财务战略转型之探讨[J].经济师,2019(03).
[18]崔佳钰.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探究[J].中国商论,2019(04).
[19]李怀鹏.H集团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研究[J].纳税,2019,13(05).
[20]付淼.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的探讨[J].纳税,2019,1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