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方观点认为:以成败论英雄可取。有以下几点
第一,何谓英雄,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容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心。这是古时提到英雄时的定义。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追求和谐、崇尚和平的现在社会当中,英雄也被重新定义了。
英雄是向社会做出贡献,且其有部分精神价值是被社会大众认可的。
第二,请看我方辩题:以成败论英雄。那么是谁来论?凭什么论?又是怎么论的?
事实上来论证的人就是社会大众,凭的是他们对英雄认可的肯定性与重要性。其肯定性与重要性体现在大众是时代精神的主体,英雄是时代精神的先锋,只有被主体认可的才是合理的,才是好的,才是成的。才当得上时代先锋。
那是怎么论证的了?是以社会大众的认可为前提,并以各种具体的形式来论证认可。大众认可的就是成的,大众不认可的就是败的。
评价英雄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标准和尺度有很多,但有三个主体即英雄、和社会大众的认可和论证的标准,三者的关系好比,树、土、和根系的关系。没有土,树就会死。没有根,树无法成长。当然这只是一种文学的修饰,现实中还是有无土栽培的。而在这其中,英雄就是树,大众的认可就是土,论证的标准是二者的连接纽带即为根。一个树不会只有一个根,它是有很多的根的。成败便是其中之一,它不是唯一的,却是可取的。我方强调的就是它的可取,而不是说它就是唯一。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成败是通向英雄这个罗马之都的道路之一。
第三,我方想说明下时代的发展性,事物都是发展的,时代也是发展的。新的时代赋予新的涵义,因此我们看待英雄人物时,不应把目光停留在一件事或是一段时间上,应是发展的、全面的看待他。
因为我们以成败论英雄,就不该把目光停留在单纯的败中,成败是一体的,不能撇开成来单独谈败,也不能撇开败来单独谈成。
正如英雄荆轲的成功不会因为图穷匕现的败而抹灭,他的勇敢与忠诚被传唱。英雄岳飞的成功不会因为受害风波亭而消失,他的精忠报国还在激励着一代一代的人。他们不是英雄吗?他们是的,是无可争议的。相反,希特勒的败也不会因为被他闪袭波兰的成而遮掩。
如今这时代,我们以成败论英雄,其可取,并不是一味的生搬硬套。是因为其自有可取之处,它让我们有了一个评判的标准,即使还有其他的别的标准,但我们不可否认它的可取。简单、直接、且符合大众的认可标准。这样的一种论证方法是可取的。
成成败败不为空,皆在大众的心中。他日若评真英雄,自有成败在当中。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以成败论英雄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