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小奎
中国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使用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目前,我国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工作上,主要有在原基础上加铺沥青面层、加铺水泥基层和面层以及重建等办法。因此,文章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有效地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提高路面行驶的舒适性,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16;U4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02(2015)16-0168-02
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作用
水泥混凝土道路作为我国道路工程的常见结构形式,它以强度高、稳定性好和耐久性强的特征受到了人们青睐,同时这种道路结构还有前期养护费用低、管理成本低等突出特点。但是在近年来,随着交通流量的迅速上升以及汽车荷载越来越大,混凝土道路路面出现露骨、开裂、断板、错台以及脱空等质量问题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道路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不说,还给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车速构成很大的危害。面对这种水泥混凝土道路病害现象,我们必须要做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作,它在保证道路工程使用寿命、性能、行车舒适性、行车安全性和速度的基础上有着重要意义,还能减少工程投资成本,因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要
点
2.1原有混凝土路面处理
在加铺沥青面层工程施工之前,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勘查技术对原来道路路面质量问题、弯沉值以及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并且提前设计出工程施工之中面临的交通组织方案。最后拟定出科学、合理的道路路面改造方案。加铺沥青面层的道路结构不仅能有效的保证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也能提高工程质量。
由于原来混凝土路面本身受到温度变化、酸雨腐蚀以及施工养护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各种裂缝,这些裂缝出现常常都伴有一些错台、断板、沉陷等损毁现象。因此,在原来混凝土路面处理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对路基的强度、刚度以及整体性进行分析,在确保路基质量的前提下开展路面裂缝处理、断板清理等工作。目前的原来路面处理技术主要是以灌缝、修补等方式开展的。灌缝工作主要是针对混凝土路面出现的一些轻微裂缝进行的,是利用改性沥青材料进行裂缝处理的一种现代化施工技术,有着安全经济且不污染环境的施工目的。严重破碎板修补工作通常都是对这些已经无法使用的混凝土面板进行开挖清理和更换,采用新的混凝土面板来替换,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一种方法。
2.2 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
2.2.1 喷洒粘层油
在加铺沥青面层时,为了保证相关工艺完成后其与水泥路面的粘结性够强,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对路面进行加铺前,要布洒一定量的粘层沥青。而相关工艺流程时,先对水泥路面进行平整与清理,保证路面没有大的潮湿,并把路面的温度控制到10℃以上。然后通过专用洒布车进行洒布。洒布时一般选用0.8L的用量,而进行喷洒作业时,对油温要求控制在170℃上下,而材料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从经济效益层面来讲,尽量选用90#石油热沥青。
2.2.2 土工格栅铺设
完成喷洒粘层油后,紧接着就是土工格栅的铺设工作。而进行铺设工作前,一定要保持路面清洁。在进行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平顺进行,而横向的搭接工作上,其长度要求保持在50~100毫米之间,而纵向则保持在150~200毫米之间。在摊铺的过程中,还要按照实际方向把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下;然后通过脚轮压路机,对其进行有效碾压。碾压工作完成后,通过钉子固定法,对土工格栅进行正式的铺设工作;铺设工作完成后,要检验土工格栅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例如其抗拉强度要高于80kN/m,而最大的负荷延伸率则要求保持在4%之内。而降低车辆对施工时土工格栅的破坏,可以对粘层油的表面进行石屑撒布。
2.3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点
2.3.1 测量放样
铺设沥青下面层时,应在铺筑宽度两边设置立柱,立柱间隔为10米,将直径为3毫米的钢丝线架设在立柱上,保证钢丝线高出路面面层设计标高20厘米;对特殊点进行标识,并在特殊点每5米处设置牢固的基准线立柱;将基准线拉力控制在800N以上,以确保基准线下垂度小于1毫米,并使一次放样间距小于200米;派专职测量人员监测基准线标高,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下面层采用每台摊铺机走双基准线中间加滑杆的方式控制纵、横坡度,以此保证下面层的平整度。
2.3.2 沥青混合料运输
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运输时,一般要求选用带有自卸功能的卡车进行,并对车厢运输前进行清洗,然后对车厢的底部与周围进行油水混合液涂抹;而上路运输时要注意覆盖好混合料,防止高温氧化现象与防雨淋湿现象的出现。
2.3.3 摊铺
(1)摊铺机经试车检查无误后就位,应检查核对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参数设置是否与设计的厚度和横坡一致。(2)下面层摊铺时,由于基层标高不均匀,摊铺厚度也不均匀。施工时熨平板的倾角应合理,振捣应选择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初始压实度,减小松铺系数,保证压实后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度。摊铺机匀速前进时,摊铺机的操作手始终注意熨平板和螺旋布料器的工作状态,使其能够达到最佳的摊铺状态。(3)对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或摊铺后有明显拖痕的摊铺面,以及缺料部位应由人工做局部处理或更换混合料。(4)桥头、路口、段口及通讯井周围等机械摊铺不到之处,用人工摊铺或点补,点补时大料不能集中,摊铺完毕必须将散料全部清除。
2.3.4 碾压
(1)初压时为了避免碾压过程混合料推挤产生的拥包,碾压过程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一致,不能突然改变。(2)对压路机在无法压实的桥梁或挡墙等特殊区域时,应采用平板振动夯进行压实。(3)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禁止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进行转向、刹车、调头和中途停顿等现象。振动压路机需振动碾压时,加速、减速或停顿都予停振,待压路机恢复到正常速度时再加振。在振动碾压时,振频调至最大。(4)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采用人工涂刷含有植物油隔离剂的水溶液,数量以不粘轮为度。禁止使用柴油和机油的水混合物喷涂。(5)碾压完成后的路面在冷却前,不能在上面停放压路机或其他车辆,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等落在新铺的路面上。
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3.1 基层质量控制要点
(1)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下转第 170 页)
168 2015年16期2.5.3 终压
完成复压后,开始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至少两遍的碾压,使沥青混凝土路面达到平整、光洁以及颜色均匀一致的要求。
2.6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缝
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20~3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消除缝迹。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继续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2.7 路面养护维修关键点控制
公路局部性损坏常采用局部修补的养护方法,坑槽修补法在局部修补养中最为常用。另外裂缝是公路维护中较常见的问题,要对公路中存在的裂缝进行修补,修补时应借助高压气体喷射设备,此设备可以让公路缝隙修补得好一点。得到修补后的缝隙,应在此工序完成后马上就填入封补材料进行封补。
在施工中确实还存在着许多老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对于路面养护和维修也是非常需要重视的,并不是说一个工程完工结束了就什么都不需要再管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其本身就是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且容易被一些外界客观因素所影响其使用质量。在工程完工后仍要制定合理的养护规划并实施。任何工程项目只有通过规范的操作和良好的保养维护才能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并保证良好的质量,并且养护维修工作的合理定时进行还能得到具体的工程数据以方面今后项目的实施作为实际案例参考。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有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严格控制好每一步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众多不良人为因素,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必须要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参考文献
[1]刘本党,狄宝才,朱卫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06(Z1):140-141.
[2]常丽珍.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J].辽宁交通科技,2005(7):35-36,55.
[3]汪润新,陈平祥,吴树敬.论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J].北方交通,2011(9):66-69.
[4]付治.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8):291-292.
[5]刘伟浩.浅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及管理[D].华南理工大学,2012.
要求对基层的平整度、横坡等检查项目进行验收。(2)对旧砼路面面层的胀缝、缩缝和裂缝中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的措施。(3)对旧砼路面做综合检查,经处理后,按砼板块逐块进行编号检测弯沉值,当板块的主点弯沉植和板块之间的差异弯沉值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方可作基层使用。(4)检查基层表面是否清洁干燥,保证与橡胶应力吸收层粘结牢固。
3.2 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
原材料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根本所在,严格把好进场材料关对沥青混凝土生产质量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生产沥青混凝土所需材料为沥青、石料、填料。关键的材料沥青要选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高等级路面施工要求。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一个整体骨架作用来抵抗路面的变形,集料本身的强度特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集料的棱角性和集料的级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高温稳定性和水稳性起决定性作用。石料应结合当地的地材情况。一般选破碎面较多、扁平颗粒较少的石料,并且必须达到洁净、无杂质、无风化,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抗压强度应不低于三级。压碎值小于25%,与沥青材料粘结力不低于三级。矿粉要洁净、干燥、无杂质,有30%能通过0.074mm筛,亲水系数小于1.0,外观无团粒、结块砂的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率小于1%。
3.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1)检查记录每车运料时间和车辆数量安排是否合理。(2)在摊铺过程中,应安排专职质检员,跟踪检查钢丝绳松紧程度、摊铺的混合料有无离析、摊铺布料是否均匀、松铺厚度是否合适,检查横坡度、高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调整摊铺机的工作状态。(3)检查记录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检查碾压工艺是否按试验段确定的方案执行,拐弯死角是否碾压到位。钻孔检测压实度和路面厚度。目测施工接缝,要求紧密平整、顺直、无跳车。(4)取样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空隙率、稳定度、流值,计算合格率,同时测定确定压实度的标准密度。取样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
4 结束语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有效保持我国交通事业的有序进行,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严格落实施工技术,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蔡莉.浅谈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181.
[2]翟晓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4(12):35.
[3]余治洪.解析水泥路面改造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9):7.
[4]唐春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施工技术浅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4):70.
170 2015年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