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枸杞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20:00
文档

枸杞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2005年1月防护林科技Jan.,2005第1期(总期)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No.1(Sum.No.)文章编号:1005-5215(2005)01-0074-03收稿日期:2004-05-31作者简介:周元满(1968-),女,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枸杞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周元满(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00)摘要:枸杞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药用价值,又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在我国干旱
推荐度:
导读2005年1月防护林科技Jan.,2005第1期(总期)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No.1(Sum.No.)文章编号:1005-5215(2005)01-0074-03收稿日期:2004-05-31作者简介:周元满(1968-),女,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枸杞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周元满(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00)摘要:枸杞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药用价值,又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在我国干旱
2005年1月

防 护 林 科 技

Jan.,2005

第1期(总期)

Protection F orest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No.1(Sum.No.)

文章编号:1005-5215(2005)01-0074-03

  收稿日期:2004-05-31

  作者简介:周元满(1968-),女,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

枸杞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周元满

(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00)

摘 要:枸杞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药用价值,又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在我国干旱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采用集约化栽培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我国在枸杞的产业化开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栽培技术研究和品种选育及系列化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关键词:枸杞;利用价值;栽培;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S793.908     文献标识码:B

  枸杞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又是一种很好的水

土保持树种,其叶、果、皮均可入药,浑身是宝。近现代医学对枸杞子药理成分的深入研究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新认识,使枸杞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相应的带动了产业的迅猛发展。加之,现有枸杞栽培零星,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定,枸杞市场需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种植枸杞经济实惠,简单易行,有望扩大栽培,满足市场需求。本文以枸杞的生长习性、经济性状为基础综合评述了该项产业的栽培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1 枸杞的分布及生长习性

  枸杞系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本属80余种,广

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其中南、北美洲分布最多,西欧地中海国家、东欧、中亚、东亚各国均有栽培或野生。我国几乎所有省份均有野生或栽培,是一种分布极广的树种,但以宁夏中宁地区栽培最为著名,历史悠久。

枸杞为多棘刺落叶小灌木,野生种株高0.2~1.0m ,栽培种株高1.0~1.5m ,人工可培植成1.5~2.0m 的小乔木。根系多分布于20~60cm 土层,叶为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上下表皮的栅栏组织都很发达,气孔密度小,抗蒸腾能力强,因此,抗旱力强。无限花序,花芽当年分化,花果期较长,边开花边结果,果实发育期30~40d 。

与其他果树相比,枸杞树体寿命长,可达60~70a ,结果早,有性繁殖苗木定值后次年结果,无性

繁殖苗木定植当年即可结果,4~6a 进入盛果期,25

~35a 进入结果后期,35a 后进入衰老期。

枸杞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年均温度6℃以上、生长季节有效积温1000℃以上的地区可以正常生长结实。适宜于多种土壤(从砂土到黏土、白僵土、栗钙土),在表土含盐量0.5%的土壤上正常生长、结果,表土含盐量达到1%、pH =10仍能生存,但结果不良;绝对低温-42℃条件下可安全越冬;耐旱,年降雨量低于100mm 、年蒸发量大于1000mm 的地区能正常生长,但获得高产需400mm 以上的给水。性喜干燥气候,不喜湿,地表积水往往导致死亡。在黄土悬崖及沙荒边缘均能生长。

2 枸杞的经济学性状

2.1 基本营养成分

  枸杞子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枸杞子的成分进行测定:每100g 枸杞子(含水26.6%)含蛋白质12.0g 、脂肪0.3g 、膳食纤维12.6g 、碳水化合物46.3g 、胡萝卜素107mg 、Vb 10.2mg 、尼克酸4.5mg 、Vc 13mg 、钾673mg 、钠105.2mg 、钙37mg 、

镁41mg 、铁6.5mg 、锰0.79mg 、锌15mg 、铜0.56mg 、磷224mg 、硒1.67μg 。2.2 药理学成分

  枸杞为常用中药,传统医学对枸杞子的药理功效多有详细记载:本草纲目记载:“春采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果,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果实为滋养强壮药,补肝养血,益精助阳,有治疗糖尿病、肺结核、虚弱削瘦及明目之功效。根皮为解热止咳药,可解结核性湿热症。

现代医学对枸杞子的药理成分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发现多种高含量的功效成分,胡萝卜素19.61mg ・100g -1(鲜重),生物碱(甜菜碱)1.17%~

1.55%,枸杞多糖1.0%~1.5%,以及黄酮54

2.5mg ・100g-1(鲜重)和S OD、芸香甙、萜类、肽类、甾类、牛磺酸等。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枸杞药理功效成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证明,枸杞较高的多糖对中毒肝脏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可降低血脂含量而防止粥样动脉硬化,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加快疲劳肌肉的恢复,加强淋巴细胞的而增强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的作用。枸杞子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的活性和比活性都很高,可显著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而阻止机体因氧化作用而导致的衰老。枸杞子中Va的活性高于羊肝,从而表现出显著的明目作用。其它与抗衰老有关的生物碱、甾醇类含量也很高。

2.3 枸杞的生态学价值

  枸杞是干旱陡坡陡岸上的一种优良水土保持灌木,其地上部分生长迅速,植株上端枝叶茂密,下端枯枝交错,紧贴坡壁,有减缓地面径流的作用。底下部分根系强大,主根深达10m,侧根发达,密集于土层深处,水平根幅可达6m,固土作用极大,能有效地防止坡面滑塌。

枸杞叶可食,早春代蔬菜。种子可榨油,油为半干性,可做润滑油的原料。枝叶还可作饲料,牲畜喜食,营养价值高于草木樨。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定植建园

  定植地宜选在含盐量在0.3%以下的砂质壤土建园,进行集约化栽培。于冬季进行全面深翻,使土壤风化熟化。在栽植前再深翻一遍,整平园地,浇灌底水,挖好定植穴,施足基肥,然后进行定植。

定植一般在秋冬落叶后到翌春萌芽前均可进行。以春季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为好,成活率较高。株行距因土壤条件而不同,在土质瘠薄地可为1.5~3.0m,在土地平坦、土质肥沃地可为2~3m。定植穴径、深各40cm,每穴施入腐熟有机肥3~5kg,与底土混合后,覆盖细土厚10cm。然后,将1~2年生壮苗去掉过长的细根,每穴栽入1株。栽时,先填表土,至半穴时,将树苗向上轻提,使根系舒展,再填土至满穴,浇水,踏实,栽正后覆土高出地面10cm,呈龟背形。

3.2 土肥水管理

  定植后的2~3a内,要做好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等工作,以促进幼树生长。一般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翻晒园土一次,深10~15cm;并于8月中、下旬再晒翻园土1次,深20cm,可以起到保墒和提高土温的作用,有利于根系健壮生长。

枸杞一年要保证2~3次施肥,施肥时间掌握在落叶后至发芽前施基肥,开花座果期追肥,有条件时,最好施肥后结合灌水。在生长期间追施腐熟人粪水或尿素、硫酸铵等速效肥料3次,分别于5月上旬、6月上旬和6月下旬施入,如每株施入尿素100 g,于株旁穴施,施后灌水、盖土。此外,于5、6、7月,每月用0.5%的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1次。每年于11月上、中旬灌封冻水前,每株施入人畜粪20kg、土杂肥50kg、饼肥2kg,于根际周围挖穴或开沟施入,施后盖土,并在根际培土,以利越冬。

在枝叶生长至开花期间,应灌水3~4次。第一次灌水于4月底至5月初,以后每隔半个月浇水1次;夏季高温时期正值果实成熟期,需水量更大,每次采果后都应浇水1次;秋梢生长期,于8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各浇水1次,封冻前要浇1~2次越冬水。

3.3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对提高产量、培养大果枸杞子很重要。为了培育骨架稳固、树冠圆整、通风透光、立体结果的丰产树形,宜采取“主干分层形”树型为好:树高2m左右,从主干上放出主枝,在主干上呈3层分布,各层间有一定的间距,主枝与主干成一定角度,向外张开。枸杞从第5年开始进入盛果期,所以其整形必须在定植后的第4~5年以前完成。

3.3.1 幼龄树的整形修剪 定植的当年,在树干高60cm处短截定干。春季从剪口15cm左右处发出的新侧枝中选留分布均匀的5~6个侧枝培养成为第一层树冠的主枝,并于当年夏、秋季留长20cm进行短截;第二年春季在上年所留的主枝上又能抽生众多的新侧枝,对于生长旺者,于夏季留长20~30 cm进行短截,并适当疏删弱枝。

定植后第2年,从主干上部发出的直立性枝条中,选留1个壮枝作为主干延长头,在距第2层树冠60cm处剪顶,从剪口处发出的新侧枝中,选留5~6个作为第2层树冠的主枝。

定植后的第3年,再从第2层树冠上发出的直立性枝条中选留1个壮枝做为主干延长头,在距第2层树冠40cm处剪顶,再从剪口处发出的新侧枝中选留3~5个作为培养第3层树冠的主枝。总之,定植后4~5a内,主要是扩大、充实幼树各层树冠和主干的加粗生长。对主干过密的枝条,可适当疏删;对生长过旺的枝条,予以短截。

3.3.2 成年树的修剪 对于定值5~6a后己经进

57

 第1期         周元满:枸杞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入盛果期的枸杞树的修剪:春季,于萌芽至新梢生长初期,主要是剪除枯枝和枯梢;夏季,于5~6月间剪去主干上或主、侧枝上无用的徒长枝、密生枝和病虫枝,以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促进果实发育;秋季,在8~10月,主要是清除主枝基部萌生的徒长枝;剪除树冠顶端直立性枝条,以控制树体高度;还要剪除树冠内膛的老、弱枝,以增强树冠内膛的通风透光度,并剪除无用的横生枝、针刺枝、徒长枝和病虫枝,同时应留新枝补充。

3.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黑果病(炭疽病)、灰斑病和根腐病;虫害有小地老虎、蛴螬、蛀果蛾、卷梢蛾等。采用同一般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即可防治。

3.5 采收加工

  枸杞子的采收期在芒种和秋分之间,以当果实由绿变红色或橙红色、果肉稍软、果蒂疏松时采收为佳。过早,色泽不鲜,果不饱满;过迟,果实易脱落,加工质量差。切勿采雨后果和露水果。采摘成熟果实,阴干或晾晒,不宜曝晒,以免影响质量。晒至果皮干燥而果肉柔软时即可,在夏季伏天多雨时可用火烤干。商品枸杞子以粒大、肉肥厚、色鲜红、味甜、质柔软者为佳。

地骨皮应在立春开冻前刨根取皮,这时质量好,容易剥皮,到清明以后地骨皮质量较差。根皮剥下后晒干或趁鲜切碎晒干。地骨皮商品以块大、气浓、无木心者为佳。

4 我国枸杞产业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我国枸杞子因得天独厚的区域生态条件、优良的品种、精细的栽培技术、优秀的产品品质、深入的功效成分研究及丰富的加工产品于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已形成强大的无形资产,枸杞子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枸杞的研究和产业开发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1 栽培技术研究和品种选育

  品种选育手段先进,取得突破性进展。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子研究所先后选育出果粒大、品质优、产量高的世界著名品种宁杞1号、宁杞2号,并通过诱变育种选育出三倍体无籽枸杞。目前,优良品种的推广面积正在迅速扩大。

建立了科学的栽培管理体系。通过采取从苗木快繁、营养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到果实采摘等精细的栽培技术,产量由野生的1500~2000kg・hm-2提高到10000~15000kg・hm-2,果实等级大幅度提高,果实千粒重达650g。我国枸杞子栽培面积已达2.7万hm2,种植面积最大的内蒙古、、宁夏等产区已被列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发展。

4.2 加工开发研究

  枸杞子全面的营养和药理作用,促使人们进行了广泛的产品开发,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开发出各种果汁饮料、茶、粥、蜜饯、果酱、酱油、醋、酒及化妆品等。但目前还没有出现高效益的拳头产品,还主要以粗成品干果为主;同时,在制干加工过程中S OD酶活性大部分或完全丧失,Va损失较大,其药理功效亦未能得到完美的表达。

由于果酒越来越大受人们的喜爱,枸杞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采用不同的工艺,生产了多种类型的酒。如白酒中加入枸杞鲜果、干果或枸杞粉浸泡而成的白酒;白酒与枸杞原汁勾兑的酒;与葡萄混合发酵的酒;以及与其他原料混合发酵的保健酒、甜型枸杞酒。但市场占有份额均比较少。

研究表明:枸杞酒颜色金黄,酒体丰满,醇和圆润,果香浓郁,质量可以同葡萄酒相媲美,更兼其独特的药理功效,成熟快,发酵后2个月即可进入市场,因此,有着广泛的开发前景。

总之,枸杞业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目前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科研还未能很好的结合起来,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相对滞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不高,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还不明显,因此加强枸杞栽培管理、产品综合利用和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匡可任,路安民.中国植物志(茄科)[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8-18.

[2]李雪如,戴寿芝,王慕娣.枸杞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探讨[J].中华

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1984,4(6):395-396.

[3]姚宗凡,黄英姿.常用中药种植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3.

[4]中 元.枸杞高产栽培与育种[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5]李泓.枸杞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5,26

(9):490-497.

[6]白寿宁.宁夏枸杞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7]王金童,王秀娟.枸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况[J].天津药

学,1999,11(3):14-16.

[8]宋长冰.枸杞的栽培现状与前景[J].中国林副特产,2001,58(3):

32-33.

[9]谢月英.枸杞子的药用价值及资源开发[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3,(7):25-29.

[10]唐慧锋,谢施诒,赵世华,等.不同修剪量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J].北方果树,2003,(5):9-10.

67防 护 林 科 技              2005年 

文档

枸杞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2005年1月防护林科技Jan.,2005第1期(总期)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No.1(Sum.No.)文章编号:1005-5215(2005)01-0074-03收稿日期:2004-05-31作者简介:周元满(1968-),女,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枸杞的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周元满(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00)摘要:枸杞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药用价值,又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在我国干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