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3、台州某日凌晨出现打雷闪电天气(如图),细心的小明发现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道
雷声,这是为什么呢?小明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
A.闪电在先,打雷在后
B.闪电和打雷同时发生,但光的传播比声音快
C.打雷发生的位置离地面远,闪电发生的位置离地面远
D.人眼对闪电的反应比人耳对雷声的反应快
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
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5、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
6、2013年12月2日我国用火箭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如图),将来必定会有
中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
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7、用如图所示相机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象,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
同样尺寸的半身象,则应该()
A.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B.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
C.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D.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
8、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
上面的描述,如图是人民大会堂会议厅,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
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10、在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平面镜成像,④幻灯机成像,⑤照相机成像中()
A.成实像的是①③⑤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②④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③
11、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 )
A.上装是白色,裙装是红色B.上装、裙装都是绿色
C.上装是绿色,裙装是黑色D.上装、裙装都是黑色
12、某校新建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
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右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不断注水,则亮斑S将如何移动()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D.先向下移然后向上移,最后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13、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
小科认为:
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
②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
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
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
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
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14、最近两年,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员伤亡。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采用
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
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5、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16、“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
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
标()
A.沿OA方向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D.沿OD方向
17、下列对各种感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痛觉,将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
B.如果没有热觉,人类就可以适应温度更高的环境
C.如果没有冷觉,人类不能在寒冷的极地生活
D.如果没有嗅觉,人类就不能避开有毒气体来保护自己
18、温州市决定,在瓯江过江通道南岸引桥将建成400米长的蔬菜大棚模样的空中隧道,
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避免给与引桥毗邻的香榭丽花园小区造成噪声污染。这种减弱噪
声的措施属于()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9、有经验的铁路维修工人只需要用一个铁锤敲打铁轨就可以判断铁轨是否有故障,这是因
为工人听到的声音的哪个要素不同()
A.音色B.音调
C.响度D.三个要素都有
20、当呼吸道感染时,须及时治疗,否则易引起中耳炎.患中耳炎最可能的原因是()
A.病菌进入血液转移至中耳B.病菌经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
C.病菌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D.病菌经鼻腔直接进入中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21、人在感冒的时候,____________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_______(填“正
常”或“不正常”),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这是由于大脑的__________的缘故。
22、魔术师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创造了“空中旋转”、“飞天仙女”等节目,当演员躺在
转盘上做各种动作时,观众所看到的悬在空中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演员,只不过是躺在转
盘上的演员在平面镜里的像,当然事先要在转盘前安装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
(1)如图所示,如果演员横躺在转盘上,当演员的头在左侧,脚在右侧时,观众可看到演员的虚象是________的(填“正立”、“倒立”、“横躺”)
(2)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这是运用了光的________规律。
23、如图所示的是安装在同一轴上的三个发声齿轮。轴可以在外加动力下匀速转动,用硬纸
片放在齿边可以发声。
(1)用这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是:验证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_________的关系。
(2)若轴的转速不变,则当硬纸片放在_______齿轮上时,齿轮发声的音调最低。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耳的结构,完成下列题目:
(1)C是,E是,内含感受器;
(2)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传递到耳蜗,引起它产生神经冲动;
(3)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开放,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25、如下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
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26、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_,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看物体时,在视
网膜上形成_______、缩小、_________像。下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
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_________一些。象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_________(近视眼镜/远视眼镜),下图中___________ (甲/乙)为远视眼镜。
27、颜料的颜色决定于外来光照射的颜色以及颜料对照射光的吸收和反射情况。当白光照射
到物体表面时,红色表面反射光,吸收其他色光。黄色表面反射光,吸收其他色光。蓝色表面反射光,吸收其他色光。所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吸收跟物体颜色(选填“相同”、“不同“)的色光。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
28、下图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
定光源S的位置。
29、竖直向下照射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入涵洞中,请在上面图4中画出
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30、如图下图(1)所示,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
树枝上停留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使猎物落在水面上后进行捕杀,喷射出的
水在空中呈抛物线形状。关于这个情景,请你在下图(2)中作出光路图表示:猎物P 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鱼的眼睛E的。
四、实验探究题(31、32每题6分,33题8分,共20分)
3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
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3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
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先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如图甲所示,接着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到光具座。请回答下列问题: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____cm。
(2)在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__________、_________和烛焰的中心在____________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点燃蜡烛应在调整之_____________(填“前”或“后”)。
(3)如图,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__(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4)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填“变暗了”、“缺一部分”或“没有了”)一、选择题
1-5 CDBBB 6-10 BDACD 11-15 CDACD 16-20 DBBAC
三、作图题(28、29、30)
四、实验探究题
31、答案:答案为:(1)B、D;(2)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3)油.
32、答案为:(1)机械闹钟;(2)B;(3)泡沫、衣服、锡箔纸.
33、答案:(1)10(2)凸透镜、光屏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后(3)倒
立缩小的实像(4)变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