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要学习孙克会同志不畏艰难、身残志坚、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孙克会同志是在13岁上山砍柴时,不慎摔断左大腿,因耽误救治最佳时机,左腿被高位截肢。在家庭贫困和生活不方便的情况下,孙克会同志坚持读完了小学、初中。由于家庭及身体原因,他直到29岁才结婚。然而上天并没有就此眷恋这个原本就多灾多难的人。妻子长年患病住院,儿子又患上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生活行动不方便,高额的医疗费用让他一次次陷入窘迫困境。但孙克会同志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向生活屈服,他与灾难、疾病、贫困顽强斗争,他用超乎常人的顽强意志勇挑家庭重担,无怨无悔照顾患病妻儿;他用残疾的身躯,一刻不停地耕耘在教育的百花园里,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爱心滋养着山区的孩子们成长成才。学习孙克会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这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身残志坚、敢于向困难挑战、向自我挑战的顽强意志,做生活的强者。
二、要学习孙克会同志扎根山区、爱岗敬业、安贫乐教、忠诚教育的职业操守
在偏远山区的36年里,他每天要拄着拐杖爬过两座石桥、翻山五六里。尽管山路难行,但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无论酷暑寒冬,还是雨天雪天,他从没缺过一节课。谁也想象不到,一个独腿的残疾人在雨雪天里会摔过多少跤、在陡坡上会翻过多少次车。不管山区生活的条件有多差,不管走出大山的诱惑有多大,他始终没有动摇过奉献山区农村教育的信念。他常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带着感情回报这块家乡的热土。”从教36年来,他用全部热情和勤奋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为了孩子们的全面成才,他潜心钻研教法,因人施教、循循善诱。他创设展示平台,在教室设立书法、绘画、优秀作文、优质作业等4个“展示区”,鼓励每一位学生拔高强项、发展个性、增进自信。他在班里提出“创最佳班级、做最好自己”的口号,印制“礼貌星”、“纪律星”、“卫生星”、“学习星”等星章,全方位、多角度地促使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正得益于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授课生动灵活、辅导扎实有效,36年来,他所教班级在乡统考中始终名列前茅,并把560名学生送出大山。学习孙克会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不怕困苦、勇于追求的崇高境界,学习他扎根山区三十余载的孜孜追求和为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做高尚师德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