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19:15
文档

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方案

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方案某林资证字乙99号-6933-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长沙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九八五三年四十九月项目名称: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设计单位:长沙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项目设计证书等级:某林资证字乙99号-6933-项目编号:武林资6933-项目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报告编写人员:(工程师)勘察设计人员:(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制图人员:(助理
推荐度:
导读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方案某林资证字乙99号-6933-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长沙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九八五三年四十九月项目名称: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设计单位:长沙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项目设计证书等级:某林资证字乙99号-6933-项目编号:武林资6933-项目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报告编写人员:(工程师)勘察设计人员:(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制图人员:(助理
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方案

某林资证字乙99号-6933- 

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 

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 

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 

长沙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九八五三年四十九月 

项目名称: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征占

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 

设计单位:长沙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项目设计证书等级:某林资证字乙99号-6933- 

项目编号:武林资6933- 

项目负责人: (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编写人员: (工程师) 

勘察设计人员: (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制图人员: (助理工程师) 

第1章 总论…………………………………………5 

1.1 项目名称………………………………………5 

1.2 责任单位…………………………………………5 

1.3 建设地点和范围………………………………5 

1.4 法人代表…………………………………………5 

1.5 建设内容和规模………………………………5 

1.6 建设时间…………………………………………5 

1.7 投资规模…………………………………………6 第2章 基本情况………………………………………7 

2.1 地理位置…………………………………………7 

2.2 社会经济概况……………………………………7 

2.3 自然概况………………………………………8 第3章 外业调查……………………………………11 

3.1 小班调查…………………………………………11 

3.2 GPS测量记录……………………………………12 

3.3 立地类型调查表…………………………………12 第4章 作业设计……………………………………13 

4.1 建设任务及分解……………………………13 

4.2 建设内容和建设程序…………………………13 

4.3 立地类型……………………………………14 

4.4 造林典型设计……………………………14 

4.5 人工造林作业设计…………………………15 

4.6 种苗需要量测算…………………………17 

4.7 用工量测算………………………………18 第5章 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19 

5.1 经济技术指标……………………………19 

5.2 资金来源及所占比例………………………19 

5.3 投资预算……….…………………………19 

效益评价……………………………………19 5.4 

第6章 项目实施管理及保障措施……………………22 

6.1 项目管理……………………………………22 

6.2 保障措施…………………………………22 

附件:1、小班调查卡 

2、立地类型调查表 

3、GPS测量记录 

附图:1、恢复森林植被造林模式图 

2、恢复森林植被造林典型设计图 

3、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地理位置图 

4、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图 

第1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

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 1.2 责任单位:本次森林植被恢复的组织实施单位为武昌区林业局和汉口区林业局。 

1.3 建设地点和范围: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位于长沙市武昌区将军镇、牧业公司,汉口区习水河村境内,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范围内没有足够可用于恢复森林植被的土地面积,所以在长沙市武昌区补隆乡柏树沟、汉口区白龙江进行恢复,具体GPS点附后。 

1.4 森林植被恢复责任人: 

孙悟空(武昌区林业局) 

南天门(汉口区林业局) 

1.5 建设内容和规模: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包括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浇水、补植、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管护等内容。项目征占用林地总面积5.9570公顷(其中武昌区境内2.8500公顷,汉口区境内3.1070公顷),按照森林植被恢复面积应达到被征占用林地面积的2倍以上的原则,本次设计森林植被恢复11.9140公顷。

1.6 建设时间:森林植被恢复时间为2010年4月,2011年、2012年进行补植。 

1.7 投资规模:该建设项目森林植被恢复工程总投资35.8251万元,其中:整地费6.1638万元,造林费1.4177万元,苗木费22.5856万元,抚育费3.6983万元,护林防火费用0.1787万元,病虫害防治费0.3574万元,资源管护费0.1787万元,调查规划设计费1.2449万元。 

第2章 基本情况 

2.1 地理位置 

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项目位于长沙市武昌区补隆乡柏树沟、汉口区白龙江,交通十分便利。 

2.2 社会经济概况 

武昌区共辖6个镇(乡),2个企业(牧业公司、农场),1个国营林场,共129个村委会,全区总人口为27.73万人,农业人口22.8万人,劳动力12.38万人。武昌区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27亿元。其中,农林牧业产值为8.22亿元,财政收入7.4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5540元。武昌区属城郊区域型经济,工农副业发展较快,农业大部分以蔬菜为主,是长沙市副食品生产基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形成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武昌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长沙市武昌区成立于1990年,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 区,是全国668个国家汉口区中唯一冠有专业名称的汉口区,也是内蒙古省唯一的国家级汉口区。 汉口区规划面积9.56平方公里,目前有注册企业界1300多家,主要集中于能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有上市公司投资企业18家,三资企业43家,能源企业57家。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41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

总数的50%左右,占长沙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主要集中于能源、IT、生物制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全区2005年末总人口为6.5万人,全社会就业人员6.7万人。2005年GDP52.2181万元,第一产业0.471万元,第二产业37.5009万元,第三产业14.2462万元,是长沙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旗县区。 2.3 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武昌区北部山峦叠嶂,二龙山和祁连山横卧相连,南部黄河东流.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的大桦背是群峰之巅,海拔2324米,东部黄河平原最低处海拔997米,自然形成山区、山前冲积扇裙区和黄河平原区三大部分. 

汉口区处于山前冲、洪积平原的黄河?级阶地,地形平坦,北高南低,自然坡度仅3‰,海拨高度1000米左右。 

(2)气候:项目区地处北纬中温带,典型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多雨且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严寒少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6.5?,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35.6?,大于等于10?年积温1677?,年日照时数3148小时。年平均湿润度为0.56,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2160毫米,是降水量的6.2倍。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冻结期,最大冻土厚度为2.1米,无霜期近135天。主风方向为北风,最大风速24米/秒,平均风速3.4米/秒。 

(3)水文条件:山区是平原区地下水补给区。山间沟谷潜

水埋深较浅,含水层一般为20-30米。主要由卵砾石组成,补给来源充分,径流条件好,单井出水量可达60-120吨/小时,风化带厚度一般为10-30米,水量较少。 

山前倾斜平原区由冲积扇裙组成,含水层主要由粗粒和砾石组成,地下水己大量开采。 

黄河平原区潜水层底板埋深20-80米,含水层厚10-30米间,水位埋深1-5米,单井出水量20-70吨/小时。境内水资源属黄河流域,除过境黄河水外,大气降水是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来源,地表、地下水总量为41200万立方米,可利用量为31527万立方米。 

(4)土壤及植被条件:武昌区土壤分5个土类,10个亚土类,25个土属,个土种。主要土壤分为灰褐土、草甸土、栗钙土、盐土和风沙土。灰褐土分布在二龙山、祁连山中低山、低山丘陵及山前洪积扇上,占土壤总面积的54.3%;草甸土广泛分布在黄河冲积平原和山前洪积扇缘及山间沟谷阶地上,占土壤总面积的26.9%,为武昌区主要耕作土壤;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后营子至哈业脑包镇的低山丘陵及山前洪积扇上,占土壤总面积的14.28%;盐土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哈业胡同、哈林格尔、麻池、古城湾、莎木佳等地的沿河冲积平原区,占土壤总面积的3.16%;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哈林格尔乡境内,占土壤总面积的0.65%,多为林业用地。 

北部山区森林植被乔木有侧柏、杜松、山榆等;灌木种类主

要有黄刺梅、绣线菊、山樱桃等;草本植被以禾本科、蒿类为主。 

南部黄河冲积平原乔木以人工杨树、榆树为主。草甸植被多为杂类草。 

汉口区土壤主要是沙壤土、盐土。植被相对较单一,乔木树种有杨树、果树和一小部分柳树。草本有针茅、冷蒿、白草等,盖度在15%-25%之间。 

10 

第3章 外业调查 

3.1 恢复植被小班调查 

3.1.1 小班面积调查: 根据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区划界定成果,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以及征占用林地项目森林植被恢复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对恢复地块进行认定,采用GPS定位仪实地测量拟造林地边界及范围。数据精度完全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可靠性高,并进行实地调查,落实森林植被恢复范围、地块位置、地块面积、适宜造林树种、适宜造林方式、适宜整地方式等内容。 

经现地调查,将作业区划分为两个小班地块。 其中汉口区划分为1个小班,拟造林面积6.2140公顷;武昌区划分为1个小班,拟造林面积5.7000公顷。 

3.1.2小班因子调查: 

(1)空间位置 

作业地块位于长沙市汉口区和武昌区,共划分为2个小班。 

(2)权属调查 

武昌区作业地块林地权属为集体,林木权属为集体 

汉口区作业地块林地权属为国有,林木权属为国有。 

(3)地形地势调查 

作业地块地形地势小班武昌区为山前冲积扇区,海拔高度1100米;汉口区为平原区,海拔高度1000米。 

(4)土壤调查 

11 

武昌区作业地块土壤种类为石砾质沙土,土层厚度20厘米,PH值7.0。 

汉口区作业地块土壤种类为沙土,土层厚度100厘米,PH值7.5。 

(5)植被调查 

武昌区作业地块现地草本植物有蒿草、针茅等,分布较均匀,植被覆盖度40%。 

汉口区作业地块现地草本植物有白草、菅草等,分布较均匀,植被覆盖度50%。 

(6)立地类型调查 

根据地形地势、土壤、植被等因子确定武昌区为洪积砂砾质沙土立地类型,汉口区地块为平坦沙地立地类型。 

(7)灌溉条件调查 

武昌区作业地块位于山前冲积扇区,采用水车灌溉。 

汉口区作业地块位于平原区,采用水管灌溉。 

详见附件:小班调查卡。 

3.2 GPS测量记录 

现地采用GPS定位仪测定小班拐点,GPS实测点坐标详见附件。 

3.3 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立地类型调查表 

对作业地块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土壤厚度以及植被覆盖度等因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详见附件:立地类型调查表。 

12 

第4章 作业设计 

4.1 建设任务、任务分解和布局 

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项目位于长沙市武昌区补隆乡柏树沟、汉口区白龙江,武昌区划分1个小班,造林面积5.7000公顷,汉口区划分1个小班,造林面积6.2140公顷。 

4.2 建设内容和建设程序 

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建设内容包括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浇水、补植、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管护等。 

根据项目区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然后在造林前按照设计进行整地,到造林季节时,采用?级苗木造林,具体执行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起苗严禁在大风天气和日照强烈时进行,起苗后按规定及时进行分级、打捆和假植,苗木装车后及时洒水保湿并覆盖,苗木运到造林现场后,待用苗应及时假植,对林木进行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造林时用苗木桶提苗,桶内适量装水,造一株取一株,栽植时苗木放于穴,不窝根,分层覆土踏实,沿穴外边修筑浇水埂,造林第2年春季乔木用同龄苗木进行补植,造林后进行幼林抚育,抚育内容包括扩穴、松土、除草、浇水、培根、扶苗、适当剪枝,对造林地以委托或承包方式确定专人进行资源管护和护林防火。 

13 

4.3 项目区立地类型 

汉口区项目区地处平原区,海拔高度1000米;土壤为沙土,

土壤厚度100厘米,PH值为7.5;植物种有白草、菅草等;立地

类型属于平坦沙地类型。 

武昌区项目区地处山前冲积扇区,海拔高度1100米;土壤

为石砾质沙土,土壤厚度20厘米,PH值为7.0;植物种有蒿草、

针茅等;立地类型属于洪积砂砾质沙土立地类型。 

4.4 造林典型设计 

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武昌区确定造林

树种为侧柏,株距2.5米,行距2.5米,品字型排列。 树种 配置方株距行距混交比苗木规格 需种量 需苗量 

式 (米) (米) 例(%) 苗龄 种类 公斤/公顷 株/公顷 侧柏 品字形 2.5 2.5 100% 5年生 实生苗 1600 

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汉口区确定造林

树种为杨树、柳树、油松、槐树,株距2米,行距2米,品字型

排列,块状混交。 

树种 配置方株距行距混交比苗木规格 需种量 需苗量 

式 (米) (米) 例(%) 苗龄 种类 公斤/公顷 株/公顷 杨树 品字形 2 2 25% 5年生 嫁接苗 625 柳树 品字形 2 2 25% 5年生 嫁接苗 625 油松 品字形 2 2 25% 10年生 实生苗 625 槐树 品字形 2 2 25% 7年生 实生苗 625 

14 

4.5 人工造林作业设计 

(1)根据造林地条件及所属立地类型,选择典型设计 

武昌区造林地土壤为石砾质沙土,A+B层厚度为20厘米,水车灌溉条件,立地类型属于洪积砂砾质沙土,选择侧柏纯林。 

汉口区造林地土壤为沙土,A+B层厚度为100厘米,水管灌溉条件,立地类型属于平坦沙地,选择杨树、柳树、油松、槐树块状混交林。 

(2)林种选择:森林植被恢复林种九原确定为防护林,汉口区确定为风景林。 

(3)树种选择:根据作业区立地类型、树种的生物学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本着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优先利用乡土树种,先取经本地实验成功的优良树种。主要造林树种选用以下树种: 

侧柏:侧柏喜光,浅根性,须根发达,极耐干旱瘠薄,耐盐碱,生长稳定,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生长最好,但山地土层浅薄的粗骨土、石灰性土、岩缝土,中、弱度盐渍土、沙丘上均能生长。 

杨:杨具有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烈,生长速度快,抗病虫害能力强,需要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在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水肥条件好的地段营造杨树林带。 

柳树:柳树根系发达,喜光喜水,耐潮湿,树形美观,适生于疏松湿润沙质土壤,萌芽能力强,生长快,在土壤通气好,

15 

肥沃、湿润的河流两岸及潮湿谷地营造柳树林带。 

油松:油松具有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烈,生长速度快,抗病虫害能力强,抗瘠薄,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 

国槐:中等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石灰性及含盐不超过0.3%的盐碱土均能生长。在深厚湿肥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寿命长。根系深,萌蘖力强,较耐旱。 

4)混交方式:武昌区营造侧柏纯林,汉口区营造杨树、柳(

树、油松、槐树块状混交林。 

(5)整地:武昌区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雨季或当年造林前整地;整地方式:穴状整地,品字型配置;整地规格:长×宽×深为60×60×60厘米(武昌区),长×宽×深为80×80×80厘米(汉口区)。 

(6)栽植:造林时间: 2010年春季栽植;造林方式:人工植苗;造林密度:武昌区株距2.5米,行距2.5米,汉口区株距2米,行距2米;植苗要求:苗木放于穴,不窝根,分层覆土踏实,沿穴外边修筑浇水埂;造林第2年春季用同龄苗木补植,补植方式为人工植苗。 

(7)造林设计表 

16 

旗整地 苗木 小株行立地设计县班面积 林种 树种 距规格(厘数量类型 类型 方式 规格 区 号 (米) 米) (株) 武洪积5.7000昌砂砾典型防护60×602.5×1 公顷 侧柏 穴状 5年生 10488 区 质沙设计 林 ×60 2.5 土 

汉杨 5年生 4466 口柳 5年生 4467 6.2140平坦典型风景80×801 穴状 2×2 区 公顷 沙地 设计 林 ×80 松 10年生 4466 

槐 7年生 4467 

(8)造林模式图:附后 

(9)抚育设计: 

旗除草松土 施肥 灌溉 责任县小班单位面积 方次区 号 或责时间 名称 数量 次数 次数 时间 式 数 任人 武武昌5.7000昌1 区林公顷 第1年2次,N、春季区 业局 人20公2-35-105 第2年2次,P、K到秋工 斤/亩 次 次/年, 汉汉口第3年1次 肥 季 6.2140口1 区林公顷 区 业局 

(10)保护管理设计 

旗县责任单小班区 面积 林木管护 病虫害防治 森林防火 位或责号 任人 武昌

人工看护:防止人、畜严把苗木检疫关,禁止制定防火安5.7000武昌区区 1 破坏,以委托或承包方使用有病虫害感染的全条例,成立公顷 林业局 

式确定护林人员人工苗木造林,对林木进行领导小组,责汉口看护。 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任到人,防火6.2140汉口区1 区 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措施具体。 公顷 林业局 

4.6 种苗需要量测算: 

17 

种苗需要量估算表 

树种苗木(株) 种子(斤) 合计 侧柏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合计 28354 10488 4466 4467 4466 4467 

苗木种子平衡表 

苗木 单位 需要量 实有量 平衡(+、-) 备注 侧柏 株 10488 11000 +512 

杨 株 4466 4500 +34 

柳 株 4467 4500 33 

松 株 4466 4500 34 

槐 株 4467 4500 33 4.7 计算用工量,分析劳动力供求关系 

劳动力平衡测算表 

乡镇、林场 实有劳动力 可出工日 项目建设需工日 劳动力平衡 备注 补隆乡 500 3500 903 +2597 白龙江 100 1500 1496 +4 

18 

第5章 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 

5.1 投资预算的经济技术指标 

工程投资标准:整地费2.5元/坑,侧柏苗木费4.5元/株,杨树苗木费10元/株,柳树苗木费10元/株,松树苗木费50元/株,槐树苗木费50元/株,植苗费0.5元/株,补植费按造林密度和补植率15%计算,抚育费1.5元/株(其中包括浇水1.00元/株,幼林抚育0.50元/株),病虫害防治费300.0元/公顷,资源管护费150.0元/公顷,护林防火150.0元/公顷。 5.2 资金来源及所占比例 

资金来源主要是森林植被恢复费,不足部分由地方配套。 5.3 投资预算:见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汇总表 

5.4 效益评价: 

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是该项目建成后可以促进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体系。二是项目征占用林地后,根据临时征占用林地项目建设完成后恢复原状的原则进行恢复森林植被,项目占用林地面积为5.9570公顷,根据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项目退1还2的原则,拟恢复林地面积11.9140公顷,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林地面积5.9570公顷,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将保证森林资源总量不减少,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利用。可

19 

以提高人们对保护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三是营造的林木成熟更新采伐时,将产生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 

20 

投 资 预 算 及 资 金 来 源 汇 总 表 

资金来源 工程量及投资 总投资 项目 森林植被恢地方配套(万合计 防护林 风景林 (万元) 合计(万元) 复费(万元) 元)(汉口区) 工程量 投资(万元) 工程量 投资(万元) 工程量 投资(万元) 

9.56 26.2587 合计 35.8251 35.8251 35.8251 15.7234 20.1017 

2.2800 3.8838 1、整地 6.1638 24655穴 6.1638 9120穴 15535 6.1638 3.9281 2.2357 

4.7196 17.8660 2、种苗 22.5856 22.5856 22.5856 4.7196 17.8660 

4.7196 侧柏 4.7196 10488株 4.7196 10488株 

杨树 4.4660 4466株 4.4660 4466株 4.4660 4.4660 

柳树 4.4670 4467株 4.4670 4467株 4.4670 4.4670 

松树 4.4660 4466株 4.4660 4466株 4.4660 4.4660 

槐树 4.4670 4467株 4.4670 4467株 4.4670 4.4670 

0.5244 0.33 3、造林 1.4177 28354株 1.4177 10488株 17866 1.4177 1.4177 

1.3680 2.3303 4、抚育 3.6983 24655株 3.6983 9120株 15535 3.6983 3.6983 11.9140公0.0855 0.0932 5.7000公6.21405、护林防火 0.1787 0.1787 0.1787 0.1787 顷 顷 公顷 

11.9140公0.1710 0.18 5.7000公6、病虫害防6.21400.3574 0.3574 0.3574 0.3574 顷 顷 治 公顷 

11.9140公0.0855 0.0932 5.7000公6.21407、资源管护 0.1787 0.1787 0.1787 0.1787 顷 顷 公顷 

0.3324 0.9125 8、规划设计 1.2449 1.2449 1.2449 1.2449 

第6章 项目实施管理及保障措施 

6.1 项目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层层落实责任制,由武昌区和汉口区负责计划制定,并由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长沙市森林资源管理站(长沙市林业规划调查队)抽调技术成员进行现地调查,编制作业设计;在项目组织实施中,新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其主要领导为项目实施的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建设,接受检查和督促,对项目实施承担直接责任。 6.2 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措施:使用林地位置、面积、林分因子由长沙市林业规划调查设计队、武昌区林业局、汉口区林业局的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现地调查核实。植被恢复工程由武昌区林业局、汉口区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恢复面积11.9140公顷,树种配置武昌区采用侧柏纯林、汉口区采用杨树、柳树、松树、槐树混交林,三年内完成植被恢复。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造林质量,确保成林。 

工程施工要严格按设计执行,工程建设单位和武昌区林业局、汉口区林业局共同派驻技术人员,对使用林地进行监督。 

(2)资金保障措施:由于项目得到了各级的高度重视,加之建设资金已经到位,可保障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相关补偿费用的落实。 

小班调查卡片 

武昌区 补隆乡 柏树沟村 

1号小班 地权 集体 林权 集体 

面积5.7000公顷 地形地势:坡度0-5?坡向:无 坡位:无 土壤名称:石砾质沙土 A+B层厚度20厘米 PH值7.0 植被种类:蒿草、针茅 盖度 40% 立地类型 : 洪积砂砾质沙土 灌溉条件:水车灌溉 

土壤 植被 小班地形地水份经营措施 A+B层厚号 貌 条件 土壤名称 PH值 主要种类 盖度% 度 

山前冲石砾质沙蒿草、针水车松土、除草、抚1 20厘米 7.0 40 积扇区 土 茅 灌溉 育、管护、防火 

23 

小班调查卡片 

汉口区 白龙江 

1号小班 地权 国有 林权 国有 

面积6.2140公顷 地形地势:坡度0?--5?坡向:无 坡位:无 土壤名称:沙土 A+B层厚度100CM PH值7.5 植被种类:蒿草 盖度 50% 立地类型 : 平坦沙地 灌溉条件:水管灌溉 

土壤 植被 小班地形水份经营措施 A+B层厚号 地貌 条件 土壤名称 PH值 主要种类 盖度% 度 

平原白草、菅水管松土、除草、抚1 沙土 100厘米 7.5 50 区 草 灌溉 育、管护、防火 

24 

作业地块GPS实测点 

武昌区阿嘎如泰柏树沟1小班 

测点 1 3 4 5 纵坐标 0384276 0384312 0384536 0384493 横坐标 4505498 4505297 4505234 4505548 

汉口区白龙江1小班 

测点 1 2 3 4 纵坐标 0402165 0402170 0401855 0401858 横坐标 4488450 4488261 4488260 4488457 

25 

造林模式图 

26 

造林模式图 

27 

造林典型设计图 

一、 位置:武昌区补隆乡柏树沟村1小班 

二、 树种配置 

树种 配置方式 株距行距混交比苗木规格 需种量 需苗量 

(米) (米) 例(%) 苗龄 种类 公斤/公顷 株/公顷 侧柏 品字型 2.5 2.5 100 5年生 实生苗 1600 

三、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1、整 地:造林前整地,采用鱼鳞坑整地,规格为长×宽×深60×60×60厘米,

品字型配置。 

2、栽 植:春季栽植,人工植苗。要求苗木直立于,不窝根,分层覆土踏实,

沿穴个边修筑浇水埂。 

3、幼树抚育:抚育次数为3年5次。即2、2、1型。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在6月上

旬和8月上旬抚育,第三年在8月上旬抚育。抚育内容为松土、扩穴、

除草、培根、扶苗,要求除净穴内杂草,松土深度适宜,不损伤苗木

根系。 

4、补 植:造林第二年用同龄苗木补植,补植方式为人工植苗。 5、抗旱措施:3年10次浇水抗旱。 

6、保护管理:(1)看护方式:人工看护,防止人畜破坏。 

(2)病虫害防治:把住苗木检疫关,禁止使用有病虫害感染的苗木,

对林木进行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28 

造林典型设计图 

三、 位置:汉口区白龙江1小班 

四、 树种配置 

树种 配置方式 株距行距混交比苗木规格 需种量 需苗量 

(米) (米) 例(%) 苗龄 种类 公斤/公顷 株/公顷 原地面线

土埂宽杨树 品字型 2 2 25 5年生 嫁接苗 625 土埂高I 纵断面部位部位单位(cm)柳树 品字型 2 2 25 5年生 嫁接 625 长径80油松 品字型 2 2 25 10年生 实生苗 625 短径60槐树 品字型 2 2 25 7年生 实生苗 625 深度60

15长土埂高II 平面径15四、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土埂宽

1、整 地:造林前整地,采用鱼鳞坑整地,规格为长×宽×深80×60×60厘米,

品字型配置。 

2、栽 植:春季栽植,人工植苗。要求苗木直立于,不窝根,分层覆土踏实,

沿穴个边修筑浇水埂。 

3、幼树抚育:抚育次数为3年5次。即2、2、1型。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在6月上

旬和8月上旬抚育,第三年在8月上旬抚育。抚育内容为松土、扩穴、

除草、培根、扶苗,要求除净穴内杂草,松土深度适宜,不损伤苗木

根系。 

4、补 植:造林第二年用同龄苗木补植,补植方式为人工植苗。 

5、抗旱措施:3年10次浇水抗旱。 

6、保护管理:(1)看护方式:人工看护,防止人畜破坏。 

(2)病虫害防治:把住苗木检疫关,禁止使用有病虫害感染的苗木,

对林木进行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29 

文档

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方案

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方案某林资证字乙99号-6933-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长沙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九八五三年四十九月项目名称:长沙至西宁铁路通道扩能改造工程(长沙段)项目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设计单位:长沙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项目设计证书等级:某林资证字乙99号-6933-项目编号:武林资6933-项目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报告编写人员:(工程师)勘察设计人员:(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制图人员:(助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